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本文导读目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二者应是相交的关系。

( 一 )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 第一,理论基础不同。德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社会学、精神医学和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 ; 第二,目标侧重点不同。德育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重在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间题是人生观间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间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 第三,内容不同。德育的内容充满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观点和法制观念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其内容不外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心理适应三大类 ; 第四,学生观不同。德育多持评价性学生观,把学生当作塑造对象,在师生关系上重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在教育性与人性之间更强调教育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持移情性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具体的当事人,

把自己看作帮助者、服务者,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教育性和人性之间更强调人性。

( 二 )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第一,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 第二,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德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间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某些思想间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 第三,类似的教育途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通过课程、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家校配合等进行实施 ; 第四,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无论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遵循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等教育规律,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二者的相对独立,才有它们需要结合的必要性,而正因为二者的相互联系,也才有它们能够结合的可行性。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如果两者能够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便能达到优势互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 一 ) 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支持和补充作用,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消除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在德育过程中,由于教育者往往过分强调社会要求和外在的强化,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重于说教,生硬灌输,因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如果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易于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脉搏,找到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行为倾向防患于未然。

2.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德育的绩效取决于道德内化程度,而道德内化是道德教育信息通过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道德形成的内化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素质是内化的决策机关和重要的调控器。因此,将新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品德和行为,还得靠心理机制的调节活动才能完成。这种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调节机制,不是靠德育自身的作用,而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来承担的。

3.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因心理原因引发的德育问题。有些学生表现出的不关心集体、不团结同学、不尊敬师长、不遵守纪律等现象,表面上看属于思想道德不良的行为,但深人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不少是由于心理原因而导致的,如家庭教育畸形、青春期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等。这类间题单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而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但不会使当事人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使其在轻松偷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指导,使问题得以解决。

( 二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发挥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 德育对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是大德育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大德育观念的层面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较高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德育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和内容虽有独特之处,但都是落实和服务于德育要求,因此,在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上不能背离德育的方向,需要德育的导向指引。

2. 德育对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而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正是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道德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中属于核心地位”。实践证明,价值观间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要有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价值总则。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和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道德观念对个性发展及其行为具有调节制约作用,它或者支持、鼓励个性行为,或者否定、抑制不良的个性行为,从而使人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意义,体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定的后劲,使心理健康教育收到更扎实的效果。

3. 德育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是由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引起的。如面对某些不道德现象,学生会利用自己的道德判断力进行评判,当评判结果与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侯,特别是当学生所信赖的人的行为与他们的道德标准发生冲突时,就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对这类心理问题,如果简单的把问题定位于学生心理和精神本身,单纯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处理,效果就差。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结合德育的方法,从道德观念人手,帮助他们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不仅能考验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和思想境界,还能从学生的道德评价与选择的矛盾冲突中锻炼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受到单一

的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而不能达到的效果。

德育课程为什么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课程开设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就是让学生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德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有个道德的人。

心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道德的人怎样才能实现呢?道德是需要能力的,不是你想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就能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心理不健康,你再如何想成为道德的人,那也只是在想,没有能力成为道德的人。有想成为道德的人的想法,不代表有成为道德的 人的能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通过心育来实现。

心育是让人成为道德的人的工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会自然呈现出道德的样子。

道德分为两种,一种为自律道德,一种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能够做到有道德,让别人看到他的道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自然显现的结果。

他律道德是在外在规则下,不得不做出道德的行为,这种道德不是发乎内心的,严格的说,这不能算是道德。

心育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成为有个有自律道德的人,如果德育只从自律道德角度来说,心育和德育的共同目标都将是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道德的人。心理健康和心理道德是同时实现的,没有先后。

心育与德育的区别就是当德育里面的“德”说的是他律道德,那么德育就不是心育,如果当德育里面的“德”指的是自律道德,那么德育就是心育。

当心理学逐渐走进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很多学校都在用心育的方法来进行道德教育。

(作者:陈一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

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课程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当前,全国出现了许多起中小学生心理偏差的事故,引起了国家教委的重视。现在中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压力感:这个问题相当普遍。学生生怕考试成绩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理压力过大。

2.适应性差: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如同温室的花朵,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不适应学校生活和老师的指导方法及团队活动。

3.情绪不稳定;随着考试的成绩好坏,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

4.人际关系敏感:与别人不合群,同学之间、邻里之问、亲戚之间情感不能沟通,性格内向、孤僻

5.焦虑现象: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显得精神晃惚,紧张不安。

6.抑郁、自卑现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孤独感、自卑感严重。没有一点上进心。7.心理不平衡性:常常忌妒别人学习成绩比自已的好,别人各方面比自已强。忌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是一种痛苦又十分有害的心理。

8.敌对现象:在受到批评时,容易产生抬杠,产生敌对观象。

9.偏执现象: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及班级里,处处都以我为中心。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关于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预防、疏导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理解其科学内涵,而且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1. 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 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3.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处理与异性及他人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

4. 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心理品质。

5. 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未来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心理准备。

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1、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课程的特色是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心理卫生的内容,称为生理心理卫生。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特点,通过心理卫生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 ②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出现同类心理疑问的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③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登山、演讲,交友联谊会等等。④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尤其是学习心理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心理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途径首先,学校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心理咨询意味着存在心理疾病的不正确认识,鼓励需要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

3、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①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实施心理教育,我们还可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把这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如设立心理教育专题板报,成立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抄报等做法,可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教育意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②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心理教育网络.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仅来自于学校,也来自于家庭。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都会直接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应延伸到家庭中去,建立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意识。家长学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任务是:一是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教育知识,二是帮助家长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在这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三是向家长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心理动态及所出现的具体问题,使家长与学校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工作,加强科学研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做好心理教育的个案记录与教学研究,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为学生心理教育与科研积累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内容摘要:心育与德育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德育与心育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德育要具有针对性,需要心育工作的支持;德育要提升效率,需要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来实施,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对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助推、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心育,德育效率,态度转变理论

目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归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口,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统管,而且把心育内容设置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内,由此导致许多人、包括教育界内部的不少人,都以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其实,有这样一种体制安排,只是因为德育与心育关系极其密切,而且心育尚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各方面都极不完善,只好“挂靠”到德育身上,也是出于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考虑,而完全不能由此得出心育归属于德育的结论。。我认为,心育与德育应该是并列的关系,而且心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德育。本文就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试作以下浅析:

首先,心育与德育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目标、任务不同。心育的目标是:学生的人格健全、心理素质达到良好的状态,实现学习、生活和个体发展的高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心育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干预。而德育的目标则是:学生的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能够自觉承担各种按照社会伦理准则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应的,德育的任务就是:用先进思想影响学生,用道德规范教育学生,用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行为感染学生,简言之就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心育与体育卫生工作倒是更相似一些。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是高度相关的。

二、内容不同。心育的内容是关于心理卫生、心理素质的知识和相关训练;德育的内容是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相关活动。

三、工作的重点对象不同。心育的重点对象是心理不够健康的群体;德育的重点对象是思想道德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群体。

四、理论基础不同。心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科学;德育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教育科学。

五、方式方法不同。心育运用的是心理学的方式方法,不能也不必进行价值判断,即是与非、对与错的判断;而德育不但不能避开价值判断,而且要以价值判断作为基础、方向和核心。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决不能把心育与德育混为一谈的。

其次,心育与德育虽然区别很大,但是德育与心育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德育十分需要心育的支持。

一、德育要具有针对性,离不开心育的支持。

当前,在我国的学校、尤其是正规化程度较低、师资薄弱的学校,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不够科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缺乏科学的把握,基本上都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甚至是成见,想当然地实施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长期陷于经验主义的泥潭。

德育如果要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准确把握德育对象的心理,而缺乏针对性的德育无疑是失败的。学校的心育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调查、测量、评估(诊断)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就为实施德育提供了具体的、科学的依据,为德育的成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

所以,心育工作对于德育工作提高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要提升效率,离不开科学的心理干预(辅导)。(辅导)。

(一)德育效果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效率低,就是效果差的体现。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就是理想的德育效率。怎样提升德育效率?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实施教育,对于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还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辅导)。

德育的效果,不是体现在德育对象懂得了多少道理即道德认知,而只能体现在德育对象做出了多少道德行为。低效率的德育,就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仅仅停留在给德育对象灌输了一大堆大道理、小道理这个层面上。而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中间必须经过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这两个阶段,一如人们常说的“知易行难”,这就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心理规律,不遵循它,效果当然不会好。再者,根据心理学原理,要使接受对象对某项道德认知愿意接受、领会得更好、印象更深刻,也要“动之以情”在先,“晓之以理”在后,才会更有效。因为没有感动,就不会有感触,就不会有感悟,道德认知就不会在德育对象身上实现内化。根据心理学的态度转变理论,对于那些本来就存在反向认知的德育对象,若直接晓之以理不但无效,往往还会起到反向作用。在现实中,不少家长、教师对子女(学生)的“反复叮嘱”、“谆谆教诲”失去效力、甚至起了反作用,大多是因为没有按照上述心理规律行事。如果这些家长、教师不去反省自己,如此下去,不仅教育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极有可能发生恶性循环,即:说教—违背—严厉的说教—再违背—更严厉的说教(斥责)。

叙述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康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长处和局限性,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与措施改正心理的缺陷,发扬心理的长处或优势,并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人格平衡地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一定角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外乎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的外显形式是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也可以通过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行为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如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变化,而行为变化又依赖于心理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是解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问题。智育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掌握知识的标志就是将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大脑中的认识结构,其本身就是心理活动过程,其引起的变化也是心理变化。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发展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直接培养和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

加强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什么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在提高学校的软教育室质量

学生的成长来看,德体美劳和心理健康其实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现在加强学校德体美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标志着我国教育更文明化,更先进的一个表现。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20世纪90年代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方面。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一、体育教学中确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耐挫力。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一般都带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德和耐挫力,从而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勇敢顽强、互相帮助机智灵活等优质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发展学生稳定的情绪,提高情绪控制力。健康、稳定的情绪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与学习,表现出欢快高兴、愉悦、满意等现象。相反,会让人笼罩于消极情绪之中,表现出焦虑、恐惧、苦闷、烦躁等。如学生在面对成功与失败、公平与不公平、期望与失望、羡慕与嫉妒等现象时而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无法得到发泄,从而产生失眠多梦、郁郁寡欢、脾气暴躁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的机会,特别是对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进行升华和转移,消除心理不良情绪,提高情绪的自控能力。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宽容、热情、友爱等品质,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让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国度的人在一起,进行平等友好的练习与比赛。人们可以加强了解与沟通、互相之间产生亲近感。同时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体育活动学习与分工、合作及公平竞争,从而提高自身与他人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4.培养学生积极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导致体育教学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开放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学习中去。去了解学生学习,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例如:在实心球测试中,对那些确实因体质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导致不理想的学生,应该明确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没有成功只是素质和先天条件的差别,要正确面对现实,充分正视不足,利用本身的优势来弥补本项的差距,从而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方法

1.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内容的渗透。在教学中,通过游戏,让学生的思维、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而球类是集体项目,讲求整体配合。在球类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奋发拼抢、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

2.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内容的渗透。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敢做动作,敷衍了事,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在课上应营造融洽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如:教师安排勇敢大胆的学生带头练习,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比较、评价与保护的方法。对于一些还不敢练习的学生,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生耐力好;有的学生弹力好,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得较快等。作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树立自信心,并体验成功。

3.学生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内容的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都以集体形式出现,人与人之间发生频繁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协作和竞争意识。如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比赛活动。如:在百米跑练习中,把学生按身体素质分成若干等级小组,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名次得分,以个人得分累计之和决定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学生都注意自己的成绩,为集体争光。这样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教学,对培养学生竞争和团体合作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小结

1.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德育的范畴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独立一育。

2.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体育教学中育心功能应和育体同等重要,互为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第一功能是育体育心,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无法替代的。

  • 评论列表:
  •  只影晕白
     发布于 2022-06-01 02:36:27  回复该评论
  • 过体育活动学习与分工、合作及公平竞争,从而提高自身与他人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4.培养学生积极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导致体育教学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