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可以戴口罩跑步吗?
不可以的。
带着口罩跑步,是有风险的!因为跑步时,肌肉糖原的消耗必须要大量氧气参与,而口罩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会大大减少氧气的流入。这就意味着,随着跑步时间的增长,我们的身体就必须要在缺氧的状态下进行有氧运动,结果就是强行增加心肺系统的压力,甚至对其造成损害。
实不相瞒,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尝试过戴口罩去跑步了,而且戴的口罩只是薄薄的气密性最差的防护口罩。
按照我平时的跑步习惯,要么就是14分钟跑三公里,要么就是28分钟跑五公里。戴着口罩跑步,刚开始的感觉其实还行,跑着跑着,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才跑500米,我的呼吸就急促得像是跑了5公里那样,而且就算我的呼吸那么急促,但我还是觉得氧气不够,我的大腿变得无力,根本没办法像平时那样逐渐提速。
因为我也不敢摘口罩,只能咬牙坚持跑,结果大腿越来越沉重,速度越来越慢,跑到两公里时,我就双眼发黑,只能停下来了。跑这两公里,我用了14分钟,这样的效果和体验,让我感觉自己像个智障,为何要那么傻戴口罩去跑步。
总之,戴口罩跑步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不可取的。
再加上现在疫情控制得不错,不戴口罩跑步还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做到跑步前后带好口罩,跑步时尽量避开行人。
戴着口罩上体育课?
上体育课戴口罩不可取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全国各地陆续开学复课。有些家长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让孩子佩戴N95口罩上学,个别孩子甚至佩戴N95口罩进行体育锻炼。专家提醒,少年儿童的心肺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长期佩戴N95口罩会对孩子的心肺功能产生损伤,进行体育运动时不可佩戴N95口罩,以免发生窒息危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唐勇军告诉记者,少年儿童选择口罩的首要原则就是通气舒适,N95口罩虽然防护性高,但不利于透气,所以不能佩戴N95口罩进行跑步、打球等运动。有些孩子在上体育课时也佩戴口罩,其实这是不可取的。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进行激烈的运动训练,以免发生头晕、胸闷等症状。
医生提醒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授王月丹提醒:即便是大人在佩戴N95口罩时,一次时间也不能超过4个小时,如果长时间持续使用N95口罩,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会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问题。同时每个人的呼吸量、讲话次数及运动量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口罩一天一换就足够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专家宗志勇、王妍潼建议:不要给7岁以下的儿童戴N95口罩,哪怕是做了特殊空气阀设计的N95口罩,因为呼吸阻力会太大,小朋友会有窒息风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何浩表示:N95口罩能过滤掉95%的微小颗粒,这势必会影响它的透气性。戴久了会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而感到困倦、头晕、胸闷。不建议孩子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引起缺氧。如果孩子需要上体育课的话,建议在通风的户外进行,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戴口罩,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比如做操,避免密切接触。
开学体育课是不是不能上?戴口罩?不好跑步,不戴做运动飞沫更多。
以目前情况来看,开学的体育课应该是不能够上的,如果上的话,应该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之类。
学生戴口罩跑步导致猝死,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口罩由于密封性太好,透气性很差。容易使人出现呼吸不畅,缺氧等情况,所以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尤其是学生上体育课,突然加大运动量,肺部需氧量陡增,会直接让大脑缺氧。加上肺部呼吸系统紊乱,最后逼得左心室血液流出减少。
上体育课时学生应该注意些什么?
1.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 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对大部分时间关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出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如以“动”制“乱”、以“趣”治“乱”)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乱”。 3.注意“活”而不“放” 让学生“活”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弛有度,做到“活”而不“放”。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另一面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活泼地发展。
学生不得佩戴N95口罩 进行体育运动
据新华社电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体育课如何开展?是否需要戴口罩?教育部20日公布指导意见,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提出要求指导。
指导意见提出,根据本地疫情防控总体要求,要为师生配备好参加体育活动必要的防疫物资,在课前课后及时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适度消毒防护,合理安排使用运动器材,避免交叉使用。师生体育活动应安排在户外或通风较好的体育场馆进行,一般保持1.5米间距,或对间隔距离进行最大化安排,尽量减少接触。不得佩戴N95口罩进行体育运动。低风险地区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时不需戴口罩。
经过较长期的居家学习,学生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有所下降。为此,指导意见强调,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体育情况进行摸底和诊断,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起点,加强居家学习和复课后体育教学的衔接。在确保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要错时分段上好体育课。
指导意见还明确,各地要根据实际,科学研制并及时发布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体育教育专业高考运动技能测试、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单考、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工作方案。可适当调整有关体育考试内容,并精心设计和组织考场,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参加考试。
学生体育课戴口罩跑步猝死,各专家对此有何见解?
专家认为做剧烈运动时 尽量不要带N95口罩,避免因缺氧导致呼吸不畅。所以大家在平常运动或者空旷的地方,可以不用戴口罩。
上体育课戴口罩跑步有何风险?
体育课戴口罩,人体的耗氧增加,需要吸入非常多的氧气,戴口罩后氧气的吸入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缺氧,这一行为不仅会对人体的肺部造成损伤,还会对人体的全身造成损伤,严重可能会发生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