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明星事迹500字(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4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体育明星的事迹?

1、在职业生涯的同时,科比投身于慈善事业,从各种途径帮助贫困儿童。他不遗余力地对社区作出贡献,其中,许愿基金会、圣犹达儿童医院和美国男孩女孩俱乐部(Boys Girls Clubs of America)是他慈善活动最重要的三个舞台。

2、科比是美国全国性慈善组织全明星课后辅导协会(After-School All-Stars,简称ASAS)的大使,曾经访问过由协会创办的多所学校,并为合适的年轻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他的篮球训练营(科比·布莱恩特篮球训练营,Kobe Bryant Basketball Academy)免费学习和训练。

3、科比还发起了他自己的基金会:科比·布莱恩特家庭基金会(Kobe Bryant Family Foundation),进一步为全球的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

扩展资料

全称:科比.比恩.布莱恩特(Kobe.Bean.Bryant)昵称:Kobe the Kid     生日:1978年8月23日     身高:2.013米 体重:95.3kg     语言:英语   家庭:父亲乔,母亲,两个姐姐莎拉、莎亚     学历:费城劳尔梅里恩高中(Lower Merion)。 

科比经历:科比.布莱恩特在高中时期代表学校出赛共获得了2833分。(这打破了由威尔特.张伯伦创造了2539分并保持38年的记录)。“科比”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的一道风味牛排,售价420里拉。科比的跟腱长达30厘米,迈克尔.乔丹为28.3厘米。他十四岁时垂直弹跳离地以达到135厘米。 

NBA历程:科比.布莱恩特是1996年选秀会首轮的第八顺位 ,签定的第一份职业合同是在1996年与湖人队签订的合同3年350万美元。(这在NBA的工资中居于中等偏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比

体育明星的故事

★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一个9斤重的男孩儿在上海降生了,他就是大宝(小名)。

★1990年,刘翔7岁时,被上海市管弄新村小学的校田径队教练仲锁贵选中练习田径,从此与体育结缘。

★1993年,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高、辅练100米短跑等,开始了职业运动生涯。

★ 1996年,一次市100米跑比赛的机会,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市体校简称二少体)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进入开始练习跨栏。 1996年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

(13—14岁)冠军。这是刘翔记忆中获得的第一个跨栏冠军。 ★ 1997年刘翔又一次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13—14岁)冠军。 随后转入普陀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宜川中学,一边读书,一边训练。

★ 1998年8月初,江苏徐州举行全国青少年分龄赛田径比赛中,刘翔带伤打着封闭获得了全能项目的全国第二名。

★ 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随后的1999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在上海莘庄举行,刘翔14秒19取得第四名,冠军被刘翔当时的师兄曹靖获得;1999年5月,参加河南少年锦标赛,以14秒56夺冠。

★ 2000年10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3秒87获得第4名;2000年11月,法国里昂室内赛,获得第三名。

★ 2001年4月,广东中山 13秒70夺得亚军;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系列大奖赛上,刘翔以13秒32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在这次新老跨栏王“争霸赛”上,刘翔战胜了他心目中的第一个跨栏对手陈雁浩。也是从这一次开始,刘翔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超越。2001年5月28日,刘翔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10米栏冠军。2001年刘翔获得全运会、东亚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冠军。

★ 2002年7月,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了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

★2003年3 月16日,英国伯明翰第9届国际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栏,第三名,7秒52,打破亚洲室内纪录,成为参加本次比赛唯一获得奖牌的亚洲选手,实现中国男选手在该项赛事18年来奖牌“零”的突破。

★ 2004年5月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刘翔以13秒06的成绩夺得冠军并创造了当时个人最佳战绩,战胜了美国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13秒12。这是刘翔第一次面对面地战胜了阿兰·约翰逊——他心目中的偶像,也是第二个重要对手。

★ 2004年7月2日,国际田联大奖赛罗马站上,刘翔以13秒11,比阿兰·约翰逊慢千分之一秒的广东亚运会瞬间(图一)(18张)速度屈居亚军。不过与阿兰·约翰逊的成绩持平,为刘翔决战雅典注入了无穷的信心。

★ 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 2005年8月12日,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成绩是13秒08屈居亚军,以0.01秒的微弱劣势遗憾错失集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宝贵机会,但创造了中国男选手在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 2005年9月17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刘翔以13秒05夺冠,并创造了当时个人运动生涯第二好成绩。

★ 2006年7月12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这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也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回国时穿上了耐克公司赶制的带有1288标志的衣服。

★2006年9月9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国际田联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2秒93夺得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国际田联总决赛冠军。(古巴新秀罗伯斯排名第二,取得13秒的当时个人职业生涯最好成绩;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排第三,13秒01是他该赛季的最好成绩。)

★ 2007年2月,在德国田径室内赛上,刘翔以7秒42打破了60米栏亚洲纪录。

★ 2007年6月2日,纽约锐步大奖赛冠军,成绩12秒92。(获得第二名的美国名将特拉梅尔跑出了12秒95的个人最好成绩。)

★ 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创造了第九道奇迹,以12秒95获得冠军,成为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2008年3月,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室内世界锦标赛上,以7秒46秒获得60米栏冠军。

★2008年3月31日上午,刘翔从胡锦涛主席手中接过火炬,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火炬接力手,为奥运火炬接力拉开了序幕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5月14日刘翔和教练孙海平在国家体育总局捐款50万元。20日,刘翔的父亲刘学根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代表刘翔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款300万元。这是继5月14日刘翔和教练孙海平在国家体育总局捐款50万元以后的又一次爱心奉献。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8日上午11点举行的男子110米栏预赛第一轮第6组比赛中,刘翔由于右脚跟腱伤复发 ,遗憾地在首轮就退出了比赛。

刘翔

★2008年10月29日,刘翔在师傅孙海平等人的陪同下,踏上前往美国的班机,开始求医问诊之旅。

★2008年12月5日晚,刘翔在美国休斯顿赫曼纪念医院进行脚部手术,这是中国飞人第一次被推上手术台。手术取得顺利成功。当地时间6日中午11时(北京时间7日凌晨),刘翔出院。

★2009年3月7日19时,刘翔正式结束为期三个多月的美国疗伤,一行六人出现在休斯敦国际机场,提前踏上回国的航班。3月8日晚上,刘翔一行人飞抵上海浦东机场。

★2009年04月21日刘翔捐出北京奥运火炬

★2009年9月12日下午,上海黄金大奖赛组委会对外正式宣布了刘翔将参加9月20日的上海黄金大奖赛的消息。这意味着刘翔在伤退13个月之后将在家乡的跑道上复出。

★2009年9月20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刘翔跑出和冠军特拉梅尔同样的13秒15的成绩屈居亚军。(原因是特拉梅尔有效部位先撞线,刘翔可能比他慢千分之几秒。)这是刘翔在北京奥运会退赛后首次参加比赛。

★2009年10月24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以13秒75小组第二的身份顺利晋级决赛。

2009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34获得冠军。成为全运会史上第一位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三连冠!

★2009年11月11日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预赛中,以13秒82小组第一的身份顺利晋

刘翔

级决赛。

2009年11月12日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50顺利夺冠,实现该项目亚锦赛上的三连冠!

★2009年12月11日,东亚运动会以13秒66夺冠。

★2010年3月12日 多哈室内田径锦标赛预赛以7秒79获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

2010年3月14日 多哈室内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7秒68小组第二晋级决赛。

在3月14日的多哈室内田径世锦赛60米栏决赛中,获得第七名,7秒65也刷新了个人赛 季最好成绩;但创下参加四届室内世锦赛的最差战绩。

★2010年5月23日的钻石联赛上海大奖赛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40获得第三名。

2010年11月24日广州亚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09获得冠军。

★2011年2月12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室内田径赛男子60米栏决赛中,以7秒60拿到第三名。

★2011年2月14日,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际室内田径赛男子60米栏决赛中,以7秒55拿到第三名。

写一篇关于体育明星励志故事500字以内,要打字,先答先采

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 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 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 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 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 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上世纪八 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 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 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 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 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 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可是,这 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 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 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 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 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 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林丹的爸 爸和妈妈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 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游泳,还打篮 球,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 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 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 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 着玩。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 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 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有一次,林丹 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 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 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 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 觉。那一年,林丹5岁。很快,林丹就 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 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 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 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 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 的。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 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 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 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 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 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 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 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 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 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 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 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 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 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 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 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在 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 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 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 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 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 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 列前茅。 在泪水中成长 1992年,9岁的林丹顺利进入福 建省体校,来到了距上杭县600公里 远的福州。在省体校的第一个学期, 林丹是伴着泪水度过的。林丹是在那 年的冬天进的省体校,一向怕冷的他 很不习惯宿舍的生活。自从把他送到 福州的爸爸妈妈走后,他就开始哭, 几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场。甚至有时在 训练的时候,练着练着想家了,小林 丹就哭起来了,教练一看,就先让他 站在一边,哭完了再练。训练完了, 回到宿舍,他独自一人常常发呆,不 知不觉中又开始哭起来。后来,林丹 开始给家里写信,一天一封,主题基 本都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 来看我吧。直到今天,林丹妈妈还保 留着其中的一些信。好在外婆外公和 舅舅在福州,稍微缓解了林丹的思家 情绪。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 点好吃的,给妈妈打个电话,周日再 回到体校。刚到省体校的时候,从小 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林丹根本没有照顾 自己的能力,衣服不知道换,床铺不 知道怎么整理,更别说换洗床单枕套 了,整个人都邋邋遢遢的。到体校的 第一个星期,因为总是一个人发呆想 家,在宿舍里哭,也想不起来去洗 澡,他居然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洗澡。 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从家里再回到体 校的时候,林丹想家的情绪才缓解了 一些。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哭了,家信 也减少到一星期写一封了。在挺过了 最初的适应期后,林丹不服输、自尊 心强的特点便显现出来。很快,他学 会了换衣服、洗床单,独立生活的能 力明显增强,在训练中更是特别要 强。林丹妈妈说,有一次,林丹发烧 打点滴,但他却不愿耽误训练,没有 向教练请假,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 训练了。林丹 在部队经受洗礼 1995年,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 林丹获得了男单冠军,被解放军队看 中,让他到队里试训了10天。之后没 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军队的录取 通知,12岁的他就这样跨进了军队的 大门,成为一名军人。到解放军队 后,队里给林丹发了很多新装备,好 像还是凯胜的,有服装、球拍等,抱 着这些装备,林丹别提多开心了。因 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的是木头拍 子,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装备。除 了新装备,林丹还拥有了自己的军 装。当时他的个子特别小,还不到1.4 米,帽子戴在头上像扣了一口锅,腰 带系到最里面的扣眼还是松,裤子直 往下掉,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1997 年,林丹随解放军队到南日岛体验部 队生活。在那里,他们这些专业羽毛 球选手每天要跟部队官兵一起出操、 站岗,在大太阳底下站几十分钟、夜 间紧急集合等,林丹都一一体验过。 除了操练,他们还要跟部队同吃同 住,在解放军队训练的时候,大家总 觉得伙食不好,挑来挑去的。到了那 里,吃饭的时候,大家左看右看,看 不到饭里的肉。据林丹说,那里讲究 的是“看菜吃饭”,也就是说看没什么 菜就多吃饭,即使有菜也要看着吃。 有一次,林丹跟连长、班长几个人一 起吃饭,一个盘子里只有几条小咸 鱼,林丹上去就夹了两条放到自己碗 里吃,班长后来质问他:“知道什么 叫‘看菜吃饭’么?旁边还坐着连长 呢!”刚去部队的时候,林丹要洗澡, 就问澡堂在哪儿,几点有热水。班长 告诉他这里洗澡不用热水。结果在部 队的20天,林丹只洗了3次澡,也就 是用凉水冲一下便赶快穿上衣服。经 过那段时间在部队的锻炼,林丹充分 感受到了当军人的不容易,体会到了 军人的可贵可敬,也让他平添了身为 军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种感情后 来在林丹得胜后的标志性动作——行军 礼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林丹说自己 在赛场上的那股霸气是与生俱来的, 事实上,这股霸气是缘于他从小不服 输的性格。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林丹 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

体育明星励志曲折故事400字

小时候,性格内向的他很少给家里惹事,如没有妈妈的允许,是不敢接受别人东西的。但有一件事,姚明至今难忘。

1为打游戏机,姚明从妈妈的兜里偷了100元钱。这是姚明10岁的事,每当钱花光后,姚明都会从妈妈的兜里偷出几块钱,随着次数增多,拿的数目也越来越大,最后一次,竟然拿了妈妈100元。这次,姚明被发现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还给了他一些零花钱。正是因母亲这种做法,使姚明更深地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所以如今,他会语重心长地讲起这些。

2第一次投篮

姚明站在罚球线后,两手卡着篮球,屏住呼吸。他心跳得很快,双臂与贴在胸口的篮球,似乎都随着心跳在颤抖。

这是姚明第一次投篮,那时他上小学一年极。小学生们就像玩一样,跑跑圈,看谁跑得快,投投篮.看谁投得准。

“同学们,投蓝比赛让谁参加好呀?”老师在讲台上问,眼睛瞅着坐在最后一排的姚明。小朋友们已齐刷刷地叫了起来:“姚明”大家都知道姚明的爸爸妈妈是打篮球的.而小学一年级就长到了1米50的姚明,更让老师和同学对他充满期望。

姚明双手贴着裤缝站了起来,满脸自豪。这位多年以后的NBA状元秀就在简陋的篮球架前开始了平生第一次投篮。但是,没有投中,篮球有气无力地碰了一下蓝板,然后落在地上蹦了几蹦,歪歪斜斜地滚远了。

3进体校为喝牛奶

“我当时叫他打篮球,只是希望让他活动活动。”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说。即使送姚明去了少体校,他也是这么想的:会打篮球,将来考重点中学和大学,有加分优惠。

姚志源退役后,分配到上海海事局。方凤娣算是“专业对口”,进了体育科研所。姚明出生后,夫妻俩工资的大部分都用在伙食上:一对亚洲身高第一的夫妻,再加上一个猛长的儿子,那点儿工资愈发显得菲薄了——即便是前国家女篮队长,方风娣很长一段时间每个月只有四十多元的收入。

“姚明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很大,一只红烧蹄膀,被姚明一顿吃光。方风娣这时又得为下一顿发愁了……”东方男篮领队俞小苗回忆说。为了保证姚明的营养,姚志源夫妇只得自个儿省吃俭用了。姚明进入少体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少体校的学生有伙食朴助,起码每天有一瓶牛奶供应。

姚明9岁的时候,去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姚志源有时兴之所致,就在宿舍前的旧车棚旁,跟姚明玩玩篮球——姚明显然还缺乏“敬业”精神,因为每当儿子投进几个球后,姚志源就得给他买点小玩意

儿进行奖励,后来姚明调侃道:“刚开始时我是靠接受贿赂打篮球的。”

脸上贴的纸条最多

姚明的童年在上海康平路95号度过。姚明记忆中朴素而又快乐的童年,是铺在一条今天看起来又窄又短的走廊上的。

男主人姚志源身高2米08,女主人方凤娣1来88。两人均是打篮难出身,有“亚洲第一夫妻”的美誉。姚志源是上海队队员,上个世纪 70年代方凤娣曾担任过中国女蓝的队长,大名鼎鼎。

楼里住的都是上海体委的职工,现在的国家网球队教练王良佐、上海男排主教练沈富麟等当年都与姚家比邻而居。房子小,走廊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姚明与张窗、王佳音、孙怡、孙家传一起长大。张窗最大,也最调皮,像个男孩子。姚明在5个孩子中排第二,却温顺得像个女孩子。大家一起玩牌,姚明脸上贴的纸条最多,因为其他几个人联合起来整他。姚明,也不急,一胜憨笑。

他挨了张窗的打,不还手,也不争辩,而是去找张窗的爸爸:“张窗爸爸,张窗又打我了。”“她打你一下,你还她两下。”“不行啊,我妈妈说,不能打人的。”

姚明1980年9月12日出生在当时著名的以篮球为职业的"亚洲第一夫妻"家里。第一夫妻指的是身高:父亲姚志源身高2.08米,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但如果说姚明的成功都得益于身高,得益于父母的职业遗传,那就错了。其实姚明小时候对篮球并不喜欢,更谈不上出色,是父母对姚明既顺其自然又积极引导,不急于求成,不拔苗助长,尊重他的职业选择,对他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培养,才让这颗体坛明星冉冉升起。

敦厚谦让 乐于助人

姚明记忆中的朴素快乐的童年是在一条今天看起来又窄又短的公用走廊里度过的。上海住房紧张,他家住的是那种12平方米加6平方米的一室半型集体宿舍。公用地方小,势必多了那种小伙伴间的摩擦。姚明小时人高马大,但与同伴玩不但没占便宜反而吃亏。一次,邻家孩子向姚明母亲告状,说姚明欺侮他,母亲便批评儿子,姚明也不解释。后经过了解,母亲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这时有邻居说:"姚明这么单纯老实,长大要吃亏的。"母亲则说:"我相信姚明以诚待人,别人也会对他好的。"以后母亲碰到什么事就都先问清楚,并经常教导姚明为人要宽厚大度,还告诫说:"你被别人欺侮,总有讲理的地方。千万不要别人不对,你也跟着不对。"

父母的教育使姚明敦厚谦让。学校每次组织春游,他都让座给弱小的同学,自己总是站在车后。小学四年级时他长到了1.70米,先是自己班里的高玻璃窗归他擦拭,到后来任何老师、同学都可以对他说:"姚明,你帮忙擦一下我们教室的高玻璃窗!"他总是乐意地答应,从不斤斤计较。最后他"承包"了整所学校所有的高窗户。这种敦厚善良在球场上也不时地显现出来。

姚明小时候就有很强的荣誉感,排在队伍后面的他在国歌声中一脸羡慕地望着前面的少年升旗手将国旗徐徐升起。这种荣誉感也是促进姚明拼搏的动力。

循序渐进 不骄不躁

姚明小时候成绩一般,小学一年级参加运动会才第一次投篮。在篮球架前,老师问:"同学们,投篮比赛让谁投好呀?"其实目光已经投向姚明。谁都知道姚明父母是篮球运动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姚明。姚明两手捧着篮球,屏住呼吸,心怦怦跳,也许是紧张,他没投中,篮球有气无力地碰了一下篮板,落在地上蹦到一边。他平生第一次投篮就在同学的期待中失败了。而另一个小朋友用俗称的"倒马桶"业余动作倒准确投进了。姚明尴尬得满面通红。姚明其实并不喜欢篮球,他像一般的男孩一样喜欢枪,喜欢看书,尤其爱看地理方面的书,甚至还对考古发生兴趣。他还爱做航模,爱游戏机。总之,他爱好广泛。

为篮球事业拼搏一生的父母,身上带有伤病,一开始并不想儿子子承父业。父母还是想让他读个好学校,考重点中学。可以说,父母在姚明9岁那年送他去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无非是想沾打球的光考学校时加几分。

从此,每当休息天或课余时,父亲就在宿舍前的旧车棚边与孩子玩篮球。父亲做了个篮球网,投进了便买小玩意儿奖励他。再看姚明,未满14岁身高近2米。就身高来说是打篮球的好料。因此,父亲也着意对儿子进行培养。渐渐地,篮球给姚明带来越来越多的成就感。他也越来越发觉其中的魅力。

徐汇区少体校分尖子、重点、普通三种班。姚明一开始在普通班,每天只有5元钱补贴。人高马大的篮球队员对父母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他家境贫寒,父母两人的收入只有100元,只能节衣缩食省给儿子。姑姑带来的鸡,他一下子能吃1只,蛋一口气能吃6个。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父母到处托人弄牛奶票。

刚到少体校时的姚明,除了身高,没别的优势。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认真。凭着这点,他的天赋一点点得到开拓,很快从普通班跳到重点班再到尖子班。

指导切磋 走向世界

父母对姚明比较低调。姚明在少体校的训练中由于认真刻苦,不久便成为一颗少年新星进入了上海市少体校。这时媒体要采访姚明,母亲拒绝了。母亲认为媒体的宣传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她希望儿子脚踏实地而不是在媒体的夸耀中飘飘然。也应该说姚明正碰上好时候:体改风起云涌,全国篮球赛专业联赛从12座城市开始,CBA诞生。1996年姚明16岁,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正式成立,有了高水平外援,对帮助姚明提高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父母也是姚明最好的老师。看球赛时,一家三口围着讨论技艺。一次,看了一场北京队的比赛,打单涛和巴特尔的"双塔"战术。姚明记得单涛有一个动作,是用肘直接架着别人上去的。母亲说,你要学学这种动作,要学会利用自己的身体。后来姚明回忆说:"母亲的话提醒了我,至少我会用肘了。这样我的进攻性比较强了。"

父母经常指点姚明。东方男篮主场比赛,父母每场都去,在球场可以与儿子聊一会儿,探讨球艺。打客场,父母坐在电视机前,讨论着儿子的球艺。对儿子防守、进攻、打球态度一一细评。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前几场姚明发挥得不好,父母便在电话里安慰他、鼓励他。

姚明于1997年八运会开始了他的篮球生涯。从CBA联赛到亚锦赛、奥运会,南征北战四处奔波。每年就几天在家里,他不要父母休假陪他,而是一个人在家睡觉。母亲知道儿子最需要的是睡眠,也就由他去了。春节也就是在家吃顿年夜饭,年初一就得赶回去。可以说,姚明的每一步成长,都有父母的心血。

父母、老师、教练对姚明的培养是量体裁衣式的,从单独为他设计训练方案到不忙于让他过早进入NBA,他们不急于求成而又严格要求的科学方法,都表明了顺其自然而又积极引导的策略。正是这些铸就了他一连串扎实成长的足迹:16岁进上海男篮,17岁出战八运会,19岁进国家队,21岁被NBA选为状元秀,成为休斯顿火箭队主力。

在雅典奥运会上,姚明成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有多少人在呼唤:“姚明,姚明,中国人,了不起!”这时的他是多么自豪!

这是素材你可以自己总结下。

关于体育明星的故事

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一个9斤重的男孩在上海降生了,他就是刘翔。

1990年,刘翔7岁时,被上海市管弄新村小学的校田径队教练仲锁贵选中练习田径,从此与体育结缘。

1993年,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远。

1996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步比赛后,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 刘翔在1996年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这是刘翔记忆中获得的第一个跨栏冠军。

1997年刘翔又一次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随后他转入普陀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宜川中学一边读书,一边训练。

1998年8月初,江苏徐州举行全国青少年分龄赛田径比赛中,刘翔带伤打封闭获得了全能项目的全国第二名。

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1999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在上海莘庄举行,刘翔以14秒19取得第四名,冠军被刘翔当时的师兄曹靖获得。1999年5月,刘翔参加河南少年锦标赛,以14秒56夺冠。

扩展资料:

巅峰时期刘翔: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8月12日,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成绩是13秒08屈居亚军,以0.01秒的微弱劣势遗憾错失集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宝贵机会,但创造了中国男选手在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9月17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刘翔以13秒05夺冠,并创造了当时个人运动生涯第二好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翔

  • 评论列表:
  •  余安渔阳
     发布于 2022-06-29 06:59:28  回复该评论
  • 都是上海体委的职工,现在的国家网球队教练王良佐、上海男排主教练沈富麟等当年都与姚家比邻而居。房子小,走廊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姚明与张窗、王佳音、孙怡、孙家传一起长大。张窗最大,也最调皮,像个男孩子。姚明在5个孩子中排第二,却温顺得像个女孩子。大家一起玩牌,姚明
  •  鹿岛眼趣
     发布于 2022-06-29 06:17:05  回复该评论
  • 年来奖牌“零”的突破。 ★ 2004年5月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刘翔以13秒06的成绩夺得冠军并创造了当时个人最佳战绩,战胜了美国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13秒12。这是刘翔第一次面对面地战胜了阿兰·约翰逊—
  •  酒奴殊姿
     发布于 2022-06-29 02:20:46  回复该评论
  • 循序渐进 不骄不躁姚明小时候成绩一般,小学一年级参加运动会才第一次投篮。在篮球架前,老师问:"同学们,投篮比赛让谁投好呀?"其实目光已经投向姚明。谁都知道姚明父母是篮球运动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姚明。姚明两手捧着篮球,屏住呼吸,心怦怦跳,也许是紧张,他
  •  惑心风渺
     发布于 2022-06-29 11:04:10  回复该评论
  • 米栏冠军。 ★ 2002年7月,瑞士国际田联大奖赛,刘翔跑出13秒12的成绩,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了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 ★20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