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发挥幼儿主体性对体育活动有什么影响
培养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幼儿,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任务决定了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特殊意义。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总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表现出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就是幼儿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挥对幼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们一切活动的基础,幼儿能够做什么,主要是由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来决定的,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确认,有可能成为其“自我概念”的一个中心。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渐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行为积极主动,经常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即在活动中的主体精神。相反,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动作笨拙,迟钝且常失败,很晚才能建立起自我服务的幼儿,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否定“自我”的概念。这种幼儿经常会表现出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行为消极、被动和退缩,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而且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我曾对我园中班年级段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发现有59%的
幼儿不喜欢玩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游戏活动,如攀登网、羊角球、投篮等;有18%的幼儿很少或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领操或领头做游戏,被老师请到后,常表现出犹豫和为难的神情;有20%的幼儿在自由体育活动中无所事事,或旁观别人或经老师提醒和安排下才开展活动;有50%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学会的动作。以上情况表明:中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较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心、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基于上述现状,我试图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产生成功愉快的情绪体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帮助幼儿形成主体的精神。于是我在班内对幼儿进行了“在体育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精神”的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设愉快情绪,得到成功体验。
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刺激要能起到积极的有教育价值的作用,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经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评价幼儿游戏时,要更多的关注幼儿活动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活动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关心最终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进步,对他进行纵向比较,而不将他与其他幼儿作横向比较;要更多的关注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点,特别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如我班的王家耀小朋友身材瘦小,走、跑、跳协调性差,但钻爬动作灵敏,我让他给同伴表演钻爬,充分发挥他个小灵活的优势,使这位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从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功。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体育活动之中,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进步。在
组织教育活动时我做到:(1)给予幼儿一定的结伴自由;(2)在结伴活动中,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方式方法,鼓励幼儿相互交流;(3)通过互补配对活动,让能力较差,但在某方面占优势的幼儿与另一位能力发展较好但恰好缺乏前者的优势与长处的幼儿配对,有意识安排他们在一起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互相学习,感受互助的快乐,学会合作,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3、提供和选择难度不同的器械,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难度不同的体育材料,并注意到器械的一物多用,供高中低水平的幼儿选择,如沙包有大有小;高跷有高有低;平衡木有宽有窄;跳跃触物架上,悬挂了几种不同高度的物体,如让幼儿练习“从高处往下跳”时,如果以 60厘米的高度来要求能力弱的孩子往下跳,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同时安排了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三个不同的高度,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鼓励幼儿在初次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向新的高度冲击的信心。再如玩“冲过封锁线”游戏时,为了让所有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将原来宽4米的平行线改为扇形线,提供幼儿的沙包也有轻有重,让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沙包与位置进行游戏,这样就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每个
幼儿的活动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独立选择器械,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并鼓励幼儿逐渐增加难度,使幼儿玩得有劲、有味。
4、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首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既适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在进行走、跑、跳、钻、爬的综合训练时,我设计了“寻找宝藏”的游戏,把各种动作都编排在一个游戏情节之中,幼儿对“寻宝”活动兴趣盎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其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活动形式的变化,例如集体游戏,它能使幼儿产生相互接触的愉快情绪,提高自我控制、适应环境的能力,但集体游戏人数较多,有时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些规则和约束,这样就不能让幼儿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因此,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集体游戏时,较多的运用松散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分小组、性别或个人自由结伴的形式,鼓励幼儿在活动
中创造自己的游戏方式,这样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意愿、速度进行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幼儿交往、学习、成功的机会更多,活动更投入,活动效率更高。他们会感到心情愉快、乐观且自信,能积极主动、感兴趣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让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不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明确的目的,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参与、尝试和体验,针对幼儿以过程体验为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凡是能够让幼儿自己选择、计划、准备和作出决定的地方,都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把幼儿看作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扮演实现某一教育目标的事先规定好的角色;教师要敢于“冒点风险”,让幼儿对他们自己的活动负责,从而使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加强。
1、让幼儿参与
活动计划的制定。
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我经常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或用手势、动作等方式表示他们的意见,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意向,学会确定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轻易帮助他们选择,如在晨间活动或户外活动中当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多种体育器械材料后,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制定活动计划,我常用民主的口吻问幼儿:“今天晨间活动,你准备干什么?”、“你想玩球,你准备怎么玩?”,这一过程给教师和幼儿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使幼儿明确了自己的活动计划并开始执行计划,使教师也知道了自己随后观察的内容,以便帮助、指导幼儿。
2、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准备。
以前每一次体育活动,我总是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游戏用的头饰、活动器械都由老师亲自制作和准备,现在,
我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准备,如练习投掷前,我请幼儿自己折小飞机;练习变速跑前,我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风车;把头饰改为胸饰,图案简单了,就可以让幼儿自己制作或老师绘制,幼儿涂色。这样幼儿就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
3、让幼儿参与活动场景的布置。
过去在游戏前,总是由教师设计和布置活动场景,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活动前摆好和提供有利于幼儿参与的材料后,提出任务,引导幼儿动脑想象设计,动手摆放材料,布置活动场景。如中班幼儿玩“小解放军”游戏前,教师在提供沙包后,提出问题:“小解放军”训练时要爬过草地,跳过小河,我们用什么当草地,用什么当小河呢?幼儿纷纷动脑筋、想办法,最后搬出垫子当草地,用两根绳子系在小凳上成平行两条线当小河。由此可见,幼儿在参与游戏环境布置中,思维活跃,想象力和动手力都能得到发展。
4、让幼儿参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
鼓励幼儿大胆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设计,有利于幼儿自己学习和掌握活动的技能,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活动。这时,教师绝不能因为幼儿参与活动组织和设计而袖手旁观,而应与幼儿一起参与,并认可、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充分挖掘幼儿自己的运动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精神。如学习助跑跨跳时,我们先设定情境,让幼儿自由选择硬纸板做成的“小河”进行跨跳练习,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如果再宽一点的“小河”应该怎么过?让幼儿尝试发现助跑跨跳的方法,在练习中我请几位助跑跨跳能力较强的幼儿给大家做动作示范,结合老师的讲解,再引导幼儿练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学会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尝试活动中,幼儿既是组织者、领导者,又是追随者、探索者,由被动模仿变为了主动参与活动。这样使他们既获取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又从亲自体验中逐步认识肯定了自我。
5、让幼儿参与活动的评价。
通过参与活动的评价,幼儿能看到他们所制定的计划与活动之间的联系,能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认识。成功评价的关键是成功活动,只要幼儿参与他们真正感兴趣和对他们具有挑战意义的活动,他们在评价时就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所做的事。如果幼儿对自己和自己所参
与的活动均感满意和自豪,他们就会迫不急待地和别人分享快乐,从而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6、让幼儿参与活动后的整理工作。
在活动结束时,鼓励幼儿参与整理活动器材。这既能帮助幼儿树立起责任心,又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当幼儿整理时,我总是给予幼儿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而不是袖手旁观或包揽一切。
三、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引导幼儿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如果只是机械地模仿,那么幼儿即使学会了什么,也不懂为什么这样做,长期下去,幼儿会形成依赖性,影响主体精神的发展。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我总是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独立的时间,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戏时,请幼儿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体育活动中的探索活动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师所采取的指导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皮鞋旅店的小松鼠前三段的读后感
(1)我读了这个故事后,知道故事的大概情节是:小兔、小刺猬、小熊和小松鼠相约上山为动物运动会采果子。大家都忙着采果子、运果子,而只有小松鼠是坐着看果子,还独自一人悄悄吃着果子。运动会真热闹,大象伯伯给所有的运动员分了果子,最后剩下一个大苹果,请小刺猬吃,小刺猬让给小熊吃,小熊让给小兔吃,小兔又让小刺猬、小熊吃,最后他们把苹果分成四块,坚持请小给松鼠自由的空间。这才是爱它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学习文中“我们”那善良的本质,去保护小动物!松鼠一起吃。小松鼠脸红了,双手捧着苹果,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2)故事读完了,让我想想、想想、再想想,为了大家的事要一起努力,不能只顾自己,不付出是得不到收获的。文中说:“松鼠礽保留着老习惯。”它的老习惯是搭窝和储备冬粮。松鼠若是被关在笼子里,它的老习惯就会慢慢消失掉。而“我们”一家人扔让松鼠保留着老习惯。可以看出我们懂得怎样去爱松鼠,去保护小动物。
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幼儿园《五只小松鼠》教案
目标:
1、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跳跃和跑的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体育游戏的兴趣。
准备:
布置好场地,磁带,请一名教师当大灰狼。
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做韵律操
2、游戏:快乐的小松鼠
(1)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带领小松鼠跳到“草地”上,练习向前跳。
(3)在“打蚊子”的游戏中,练习向上跳,鼓励幼儿大胆跳跃。
(4)当听到“大灰狼来了”的信号时,快速跑回家里。
(5)游戏反复一遍,第二遍为摘苹果。
3、自选器械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4、听音乐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