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津市体育局的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文档工作和政务公开、督查督办、信息、信访、提案办理工作;负责体育外事工作;承担体育总会日常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拟订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草案,提出政策建议;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调查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方案;负责体育宣传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管理体育行政许可工作。
(三)群众体育处
拟订群众体育发展规划草案和相关政策;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指导和协调全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指导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负责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训练竞赛处
拟订竞技体育发展规划草案和相关政策;统筹规划竞技体育项目的设置和重点布局;负责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管理,组织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及重大比赛;制定体育竞赛计划;组织开展体育科研;负责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相关工作。
(五)青少年体育处
拟订青少年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和青少年竞赛管理制度;指导监督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负责全市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
(六)体育经济处
编制全市体育服务市场的发展规划;制定体育服务业相关政策;培育体育服务市场;推行体育服务标准,对体育服务市场进行监督;负责管理体育彩票的发行和销售工作;负责本系统经营活动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七)计划财务处
负责局机关和监督指导直属单位的财务工作;负责直属单位审计和局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负责体育设施的整体规划及体育用地的审核;负责局系统基本建设及相关工作;负责局机关后勤服务和局系统后勤管理工作。
(八)人事保卫处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协调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负责局系统科级干部管理;负责办理优秀运动员招收、退役手续;负责局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
(九)组织处
负责局党委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的组织;负责局党委年度计划和重点任务的督办;处理局党委的日常工作;负责局党委办公会议纪要和重要文件的起草;负责处级干部管理。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滨海新区具体包括范围及具体优惠政策是什么?
滨海新区是天津辖下新建的行政辖区。集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运输业于一体,自建区以来成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政策惠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津滨轻轨一期、津滨高速、海河大桥、滨海立交桥等等)。现代制造业基地投资(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化学工业、汽车制造、冶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型材料等为特色的产业群)。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投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资以及商业服务投资)。环保投资(塘沽海河外滩公园和开发区森林公园等)。
天津市是不是有个新开发的渤海新区?
【地理位置】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
【周边环境】
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面积】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在1993年建成区110.8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面积350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221.95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
重点规划建设的350平方公里,包括:
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全部;
三个行政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
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区:东丽区6个街镇、津南区葛沽镇。
【人口】
1993年户籍人口99.2万人,常住人口103万人。
2002年户籍人口106万人,常住人口126万人。
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
2007年户籍人口114.41万人,常住人口172.09万。
2008年常住人口202万人。
【“十一五”的发展】
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随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之后,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三个发展极。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
交通优势: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同时拥有跻身世界20强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资源优势:在滨海地区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的荒地、滩涂和少量低产农田。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98亿吨,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近2000亿立方米。
工业基础优势: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业名列全国前茅。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
体制创新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发展潜力巨大:滨海新区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盐碱荒地,油气和地热资源丰富。已探明渤海海域石油资源储量98亿吨,天然气1937亿立方米,年可开采地热2000万立方米。
【注释】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环渤海湾的中心,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距首都北京120公里,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2006年7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天津的城市定位,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人口152万。
这里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
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
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务院2006年20号文件对滨海新区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坚持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境保障,滨海新区将努力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区。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
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塘沽、汉沽、大港三个生态城区和八个产业功能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区、临空产业区、滨海化工区、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打造特色突出的现代制造业集群和我国自主创新的领航区。
中心商务区、海港物流区、滨海旅游区,以金融、物流、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汇聚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着力构筑发展的新优势。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又一个重大合作项目,将创造21世纪人类居住的新模式。
这是一方改革开放的热土。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和完备的配套设施,造就了投资的良好条件;一流的政府服务和完善的法制环境,成为各国投资者创业的理想之地;高效率、低成本为各国企业提供了通往成功的捷径;科技、金融、体制等10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为企业插上了起飞的的翅膀。
摩托罗拉、丰田汽车、三星电子、空中客车等1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汇聚,15000多家外资企业生根。
花旗、渣打、汇丰、瑞穗等一批外资银行纷至沓来,租赁公司、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竞相进入,滨海新区成为跨国公司的竞技场。
这是一个激情创新的舞台。环抱滨海新区的北京、天津科技圈是中国知识最富集的区域,所拥有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人工细胞、电动汽车、微纳技术等20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冶金、化工、医药等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0多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正在建设之中。30多家国际工程中心、150多家中外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已建成运营。
每年有数百家高成长型企业脱颖而出,三千多项专利在这里诞生。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百万吨乙烯、300万吨造船等引擎项目构筑起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滨海新区将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
这是一座和谐生态的魅力之城。600多平方公里湿地,150多平方公里的水库,构建了独特的基础条件。
一片片人工森林,一块块绿地草坪,一条条绿色长廊,五条婉延的河流,绘制了滨海新区优美的生态韵律。
百鸟迁徙,群鸥飞翔,织就了滨海新区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感画卷。
足球场、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文体设施相继建设,社区文化中心、体育健身场所、医疗保健网络遍及城乡,中小学校、职业教育、高等院校科学布局。
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一流的购物环境,安全的生活保障,吸引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尽享舒适与惬意。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滨海新区这个中国最有潜力、最具活力、最富魅力的现代化经济新区,将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请大家介绍一下“天津塘沽”怎么样?
今日塘沽
优越的地理位置
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塘沽
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西岸,在碧波荡漾的渤海湾畔,在九曲十八弯的海河下游,有一座魅力无穷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塘沽。
塘沽距天津市中心45公里,距北京160公里,素有"京畿门户"之称。改革开放为这座依海而生、依港而兴的城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先后在这里兴建。
如今,面积85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的塘沽,正强烈地吸引着来自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的眼光,塘沽人民将与各国友人一起,加快海洋经济和海河经济的发展步伐,力争早日把这座滨海新城建成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
塘沽拥有92.16公里海岸线,盛产近百种海产品,可供开发的土地120平方公里,滩涂130平方公里,宜于工业、仓储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塘沽拥有丰富的海洋化工资源。海水含盐量3.5%,宜于制盐,并可提取钾、锂、溴、硝等90多种化工原料。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坐落于此的渤海石油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石油企业,渤西油田是中国第一个海上油气田,现每天输送天然气45万立方米。
便捷的交通网络
塘沽海、陆、空交通便捷。天津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业务往来,定期班轮航线70多条,拥有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是亚欧大陆桥国际运输线的起点之一。
华北、津晋等高速公路将塘沽与中国东北、华南、西北相连。京津塘高速公路将北京、天津、塘沽连成一线,从塘沽驱车90分钟即可到达北京。轻轨铁路、津滨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齐全,大大缩短了塘沽与天津的距离。塘沽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纵横交错,上海道、河北路、杭州道、铁西路、海防路等道路保证了城市交通快捷、畅通。目前,塘沽内环线已经贯通,中环线和外环线建设正在抓紧建设。三条环线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塘沽城市功能,改善滨海新区投资环境,促进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塘沽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近在咫尺,从塘沽驱车至机场仅需20分钟,到北京机场也只需90分钟。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把港城塘沽建成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是塘沽人追求和发展的目标。按照现代化港口城市标志区的标准,塘沽区把建设和管理好城市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50亿元,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一)路桥建设:塘沽区新建的10余座城市立交桥和拓宽改造的85条骨干道路,即将建成的内、中、外三条环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世界第三大独塔斜拉桥-塘沽海河大桥和全国最大的城市互通立交桥-滨海立交桥,不仅交通地位重要,也成为城市一景。
(二)水电气暖:塘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供水能力40万吨/日,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兴建的天然气管道和"渤西"天然气配套工程,使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721万立方米,居民住宅气化率达到94%;集中供热自1997年筹建以来,供热热化率达到75%以上;塘沽地区拥有110千伏以上变电站5座,是全国电力供应最充沛的地区之一。
(三)信息网络:塘沽区通讯设施的先进程度和普及程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区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23万,全区宽带综合信息网覆盖率达100%,家庭固定电话拥有率达98%,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65部。全区共有信息咨询服务机构80多家,从业人员近千人。信息产业已运用到全区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四)城市绿化:塘沽中心城区建有10片高品位的绿化广场,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平方米。滨海世纪广场位于塘沽城区中心,面积达24000平方米。包括石刻浮雕世纪柱、世纪墙、铜铸浮雕、喷泉水景四大景观,其势壮观、其景瑰丽,令人叹为观止。文明居住区和文明示范路遍布全区,塘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滨海龙都、莱茵春天等一批现代化住宅小区成为风景线。
(五)经济服务:塘沽区政府经济服务中心以审批发放各种证照和服务为一体,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中心从设施设备到环境面貌以及服务形式都具备了国内一流水平。
(六)社会服务:塘沽区建立的"961001"城市管理为民服务中心,"9999"社区服务中心,"148"法律服务热线,"120"医疗服务热线,"12315"工商服务热线等6条服务网络织遍全区,可及时解决市民生活困难,并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开辟了"绿色通?quot;。
迅速发展的商贸金融
塘沽区把发展商贸业作为兴区之策,强区之道,紧紧围绕建成天津滨海新区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培育大流通,建立大市场,打响大品牌,初步形成了建立在港口运输基础之上的南货批发业、进口商品批零业、北货批发业、海货批发零售业和为集疏港运输消费服务的行业等。目前全区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有8座,商业营业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已构筑起大商贸、大流通、大发展的现代化商贸经营格局,形成了具有港口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塘沽解放路商业街全长1350米,工程总投资3.9亿元,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12.76万平方米。林立的商场,良好的环境,使解放路商业街成为滨海新区商贸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并以其服务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完备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环境,构成一道精彩的人文景观,被人们誉?quot;滨海新区金街"。
塘沽新洋市场成立于改革开放初年,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如今名扬四海。2002年,塘沽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全长375米、宽1628米的新洋市场步行街,建筑突出古典欧式风格,着意体现"洋货、洋味、洋品牌",被世人誉为"沽上明珠"。
10余家金融、保险机构和5个证券交易市场,可十分便利地办理金融信贷、有价证券、股票买卖和各类保险业务,为贸易往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欣欣向荣的旅游业
海河外滩公园占地13万平方米,分为文化娱乐区、商业休闲区、绿化景观区和高台景观区,是天津滨海新区最大的休闲广场。坐落在此的"东方公主"号游轮,曾经名扬世界,如今成为一个集观赏、休闲、餐饮、住宿、演艺为一体的大型水上娱乐场所。位于公园对面的响螺湾商贸娱乐区,初期规划占地1.2平方公里,是集主题性、综合性、开放性、文化性、知识性、艺术性、经济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景区。
以海为特色的蓝色旅游走廊,吸引八方游客。天津海滨旅游度假区位于塘沽东南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海滨浴场,是天津市唯一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也是全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在北塘和驴驹河地区的"出海当一日渔民"活动,可让游客尽情体验渔家生活气息。
紫云公园位于塘沽中心城区,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利用560万立方米碱渣堆积成山,是一座城市环保大花园。滨海森林公园位于塘沽区北部,昔日曾为一片盐碱荒滩,经过三年开发,如今已植树30晚株、挖湖10万平方米、堆山20万立方米,成为一座以森林草地、湖泊水系为主、配套开发综合娱乐服务项目的大型城市公园,是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塘沽的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历史见证,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海门古塞"的美称。潮音寺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其全国少有的坐西朝东的庙宇,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基地"的强势工业
过去的塘沽,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百里盐田是闻名世界的"长芦盐"生产地。以生产"红三角"著称的天津碱厂,是1917年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著名爱国实业家、科学家在塘沽创办的近代亚洲最早的大型制碱工厂,现已发展成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的国内最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43年,是全国大型现代化氯碱生产企业。除制盐、化工、造船、石油等工业门类外,以电子工程、海洋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今日的塘沽,强化区域发展意识,积极整合地区综合优势,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一个中心"是以天津港为依托,构建东北亚国际港口航运中心;"五大基地"是,以渤海石油和渤海化工集团为依托,构建我国北方最大的海洋石油与海洋化工基地;以海洋园区为依托,构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新港船厂、勤美达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构建北方重要的现代修造船和机械制造业基地;以海珍品养殖工厂化设施和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依托,构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海产品繁养与加工基地;以塘沽港城地位和基础设施为依托,构建滨海新区现代商务、物流与旅游服务基地。
以水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渔农业
塘沽农业以沿海都市型为特色,是天津市水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一百个水产先进区县之一,。
塘沽工厂化养殖车间10万平方米,水产育苗总量达到10亿尾,具有国内规模最大、国际设施一流的水产珍品繁养基地。东方红鳍豚、牙鲆、河豚、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协调发展的社会事业
塘沽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区有10家在全国有一定地位、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有118所各级各类学校,有20多所综合性和专业性医院,120多个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新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塘沽图书馆设施先进,景观独特。
塘沽曾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和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称号,是全国"版画艺术之乡"。
塘沽被国家教委命名为"特殊教育先进区"。
天津滨海新区什么时候成为经济特区的
天津滨海新区于2006年5月26日成立。
国务院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发〔2006〕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了更好地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内陆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增长潜力巨大,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促进这一地区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出一条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
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发挥优势,坚持高起点、宽视野,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特色,改善发展环境,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推动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用改革开放促开发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增强服务功能,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切实发挥土地对经济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是: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研发转化体系,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采取有力措施,节约用水、集约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搞好环境综合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三、切实发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近期工作重点是:
——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推动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适应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分步实施的原则,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合。
——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对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四、认真做好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各项工作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主要靠天津自身的力量和加强区域合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采取有力措施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方面要加强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研究建立必要的协调和协作机制。天津市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面分析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精心筹划,周密部署,通力协作,使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顺利有序推进,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完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金融、土地改革等专项方案,并按照有关工作程序报批后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要认真研究解决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各有关方面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同心协力,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国务院
二○○六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