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不是体育生可以报体育学专业的学校吗?
您好,体育学专业只能是体育生报读,非体育生是无法报读任何体育类专业的,因为体育类专业在填报时,除了需要有文化分数,还需要有体育专业分数,录取时是达到了文化分数线后,依照体育专业分数从高往低排序择优录取,或是采取一定的比率录取。所以不是体育生,就没有体育专业分数,也就不符合填报的要求。但是非体育生可以报读体育院校的普通类专业。
体育生可以报什么专业?必须是体育专业吗?
体育生不一定要报考体育专业。可以报考的专业推荐有:
1、运动康复专业:本专业培养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康复治疗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康复治疗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具备与竞技运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从事竞技运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依托重点大学的资源和优势,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项和强化副项,深受社会欢迎的运动项目的训练理论和实践为重点,提倡跨专业、跨学科、跨校选修,鼓励双专业、双学位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毕业生成为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体育人才。
3、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休闲体育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专业实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体育生上大学可以不学体育吗?
可以。但是分数要够其它专业的分数线,或者可以走高水平运动队,就像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一样,目的是为了替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体育比赛,大学也收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学习的专业和体育一般都没有关系。
体育生在填报志愿时,既可以填报体育类专业,也可以凭高考文化分兼报普通学校和专业。体育类专业实行提前批录取的办法,录取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在填报非体育类专业时,体育成绩无效,体育术科成绩不作为投档录取的参考,体育生要在文化课层面与普通考生进行竞争。
如果被相关学校录取到体育专业后,再想转到普通专业原则上是不可以的,不过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第二专业。第二专业指的是在一些大学里学生除了本专业以外,还可以通过申请选择修读的第二个专业。
适合体育生报考的专业
1、运动人体科学——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肯定没有那么宽,可以在各级运动队、医疗康复部门、体育科研机构、体育健身俱乐部等这些领域就业;总的来说北上广这些城市的就业机会要大一些。
推荐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
2、体育教育——一般来说如果学着个专业的话,大多都是去做健身教练,或者理疗师,要么就是进入学校当体育老师之类的,其实做健身教练的话会相对更好一些。
推荐院校: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体育特长生
不是体育生可以报考体育专业吗
首先,不是体育生当然是可以报考体育专业的。只需要满足了体育专业的学校招考的条件就可以。但是,一般体育类专业都是为体育生定的。
普通考生的身体条件一般跟体育特长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个差距你必须要用双倍甚至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上。
扩展资料
比较优秀的体育类大学推荐:
1、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组建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2001年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学校拥有马家庄校区(校本部)和藏龙岛校区(分校)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
武汉体育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号召,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体育学科优势明显、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特色突出、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
2、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建于 1952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体育学为特色,具有教育学、文学、管理学3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办学层次。学校在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