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生心率低会长寿吗(为什么体育生心率低)

本文目录一览:

心率决定寿命,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

之所以会有静止使人长寿这个说法,是人们从动物身上发掘的,自然界中运动越是快的动物往往寿命较短,长期呆着不动的动物寿命反而越长,比如乌龟、甲鱼、蝾螈等。

但物种并不相同,即便你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躺在床上,也不能变成长寿的乌龟,每天上蹿下跳,也不会和蜜蜂、老鼠一样的生命短暂。所以不可一概而论。而运动是良药,这句话是被得到了无数次科学验证的。

 该研究对中年、老年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访

该研究对中年、老年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访,结果显示:这些人群,不管是之前的体力体力活动水平和已确定的风险因素怎么样,只要增强身体活动,就可以获得长寿的目的。

如每年身体活动量都增加1kJ/kg/天,那么,5年就可以达到市卫组织建议的150分钟/周的中等强度活动水平,10年后可以降低将近30%的全因死亡风险以及31%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由此可见,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是不可否认的

由此可见,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同的人群,适合的运动类型是不一样的,只有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才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老年人,要求会稍微低一些,但也建议一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剧烈强度有氧活动;老年人活动类型的话,更倾向于中等或更高强度的功能性平衡和力量训练,如太极拳等,一周练个3天及以上的时间,对于增强功能性能力、防止跌倒有明显效果。

 运动只是延寿的方法之一,想要延长寿命,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运动只是延寿的方法之一,想要延长寿命,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怎么吃才可以达到延寿的目的呢?不是每种蔬果都可以达到这种好处,比如土豆、果汁、豌豆、玉米等。

对于降低全因或特定慢性病的死亡风险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而菠菜、莴苣和羽衣甘蓝等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浆果和胡萝卜,以及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才可以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

 合理的运动与健康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运动与健康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建议多运动,多吃蔬果,相信只要你稍微花点心思在你的健康上,你就能收获一定的好处。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老年人群来说,想要更好地进行身体锻炼,快走绝对是一项绝佳的运动方式。相较于运动量较大,运动幅度较大的跑步等锻炼项目来说,快走的频率更适合中老年人,且快走对慢性病的治疗以及术后的恢复都有奇效。

 对于年龄较小或者身体比较强健的人群来说,更加建议进行跑步运动

对于年龄较小或者身体比较强健的人群来说,更加建议进行跑步运动,毕竟相较于其他运动,跑步对人体的益处要更多些。这里建议每天跑3-5公里左右就可以,不宜过多,且之间没有长期运动习惯或者身患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的人群不建议进行跑步,中老年人群即使要跑也建议慢跑为主,注意控制运动时间。

游泳对于增强人体骼密度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游泳相对于前面两项来说,局限性更小,更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周可以到游泳馆进行2-3次的游泳训练,每次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对延长人体寿命有奇效的运动项目,建议大家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多多进行体育锻炼

对延长人体寿命有奇效的运动项目,建议大家可以利用闲暇的时间多多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免疫能力以及抵抗各类疾病的能力。

不过,多多运动固然很好但也一定要适度,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身体状况进行运动项目的规划,而且安全很重要,在进行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保护措施,避免出现意外状况。

心跳慢的人寿命长?

丁香医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医学上,评价心跳快慢的指标叫心率,是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的确有临床研究证实,安静时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

众所周知,运动员的心跳比正常人的慢,这可能让人觉得,好像心跳越慢代表越健康。

但是,心跳真的越慢越好么?

一、心跳快慢由什么决定?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泵血器官,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的范围为 60~100 次/分钟。心跳的快慢主要受到神经、体液和温度的影响:

情绪激动、紧张或运动的状态下,心跳会增快,反之,心跳会减慢;

体温每升高 1℃,每分钟心跳将增加 12~18 次;

新生儿的心跳较快;

成年人中女性的心跳比男性稍快;

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人心跳较慢。

二、心跳是越慢越好么?

飞行员、运动员等安静时的心跳可低至 45 次/分,我们称之为运动员心跳。

那么运动员心跳为何这么低呢?

原来,运动员的心跳慢,与他们长期训练有关:

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中,让心跳变慢的神经的兴奋性会增高;

运动员的心肌非常粗壮有力,能被拉伸的更长,这样心脏在每次泵血前就能储存更多的血液,一般心跳五十多次就能相当于一般人心跳七八十次泵出的血液,足以满足运动员正常的生理需要;

运动员负责携带氧的血红蛋白比一般人多,携氧能力更强,所以运动员心跳慢,大概每分钟四五十次应该属于正常。

正常人也可以达到这种心跳,不过是在睡眠的状态下,睡眠时心跳降低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不过,心跳过缓也有可能是由药物或疾病引起的。

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等,由于发起心脏跳动的细胞变性、坏死,引起心跳减缓;

心脏外的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传染病等;

服用某些药物:如 β 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等,均可使控制心跳的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 造成窦性心动过缓。

因此,如果发现心跳变慢,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自己有了如运动员般强健的身体,还是先看看自己的心动过缓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三、心跳慢到哪种程度,需要去看医生了呢?

大多数情况下心跳过缓都是良性的,有些老年人发现自己的心跳慢了就害怕。其实只要观察一下,自己大力地做一下运动,如果心跳马上就大幅度增加,表明这种害怕没有必要。

因此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单纯心跳较低,可以不必治疗。但应密切观察,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 24 小时连续心电监测检查。

如果出现下列表现,则必须尽快治疗,部分病人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心跳 < 45 次/分;

头晕、心慌、黑朦。

四、想要长寿,控制心跳就能达到目的吗?

对于正常状态下的恒温哺乳动物来说,较慢的心跳可能与寿命的长短有关。

不过,人除外!

现如今并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处于健康状态下的人,心跳越慢就能越长寿。

只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安静时的心跳快,会大大加速心血管病的进展,所以,医生们给部分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 β 受体阻滞剂,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减慢心跳、保护心脏、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死、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使患者死亡率下降 30%~44%。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延长寿命呢?

1.运动: 就像运动员一样,锻炼多了,心脏就更有力量,每次泵出的血液增多,安静时的心跳就会减慢。

2.控制体重: 肥胖的人循环阻力通常比较大,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要通过饮食和锻炼来保持身材,良好的身材也有助于提高自信,保持愉快的心情。

3.戒除烟酒: 吸烟与饮酒均可使安静时的心跳加快,烟酒的危害绝不仅仅针对肺和肝,大部分的心脏慢性病,都和烟酒有关呢!

心跳是机体状态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不能为了长寿,盲目追求像运动员一样的心跳次数,只要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100 次/分)内,同时坚持这三种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心率慢不需用药因为心跳越慢越长寿,是这样吗?

心跳快慢在医学上有个专有术语叫做心率。心跳慢的人长寿,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往往还拿乌龟长寿作为佐证。甚至有人心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了,还以为是好事,拒绝去看医生,拒绝用药,这样做可以吗?这里我们先看看,到底心率多少才算慢?

心率范围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新生儿的心率可以达到140次每分钟;而老年人的心率比较慢,一般在50~60次/分。

运动员因为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心肌比较强健,每次心脏泵出的血液量大,所以同样的输出量需要跳动的次数就少,运动员的心跳一般50次/分左右。

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

心跳越慢越长寿?心率慢不需吃药治疗?

文章开头已经指出,很多人会拿乌龟来作为佐证,这样简单的类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乌龟的心跳每分钟只有6次,且常年处于静止状态,但显然,乌龟和人类是不同物种,没有可比性,人类的寿命,则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心率只能说是其中一个因素,只能说寿命与心率快慢之间的确有一定的关联性。

但显然,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心率如果过低,就是疾病状态了,反而会减少寿命,比如上面分析的,有些心动过缓是因为存在器质性疾病,比如脑膜炎、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心内膜炎、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会导致心动过缓,这时候会伴随这些疾病的其他症状,比如头痛、胸闷、胸痛等症状。

这时候医生会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可能一些急症,比如心梗,还需要应用阿托品或者异丙肾上腺素来提高心率。这些药物是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使用的,需要根据心率的快慢调整剂量的,不能自行f服药治疗。

血钾过高、药物等都能够引起心动过缓,这时候就需要去医院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分辨具体导致心动过缓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比如补钾、停用药物等方式,就能够尽早地得到缓解。

  • 评论列表:
  •  夙世艳鬼
     发布于 2022-07-09 06:18:02  回复该评论
  •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跳越慢越长寿?心率慢不需吃药治疗?文章开头已经指出,很多人会拿乌
  •  冢渊末屿
     发布于 2022-07-09 11:04:38  回复该评论
  • 下,心跳的范围为 60~100 次/分钟。心跳的快慢主要受到神经、体液和温度的影响:情绪激动、紧张或运动的状态下,心跳会增快,反之,心跳会减慢;体温每升高 1℃,每分钟心跳将增加 12~18 次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