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哪些?
民族式摔跤、中国式摔跤(绊跤)、毽球、花炮、高脚竞速
、珍珠球运动、木球、蹴球、陀螺、射弩、押加、板鞋竞速等等
...
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哪些?越具体越好,具体到规则和方法就最好不过了!
从其特点来看,一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鲜明的从业特点。例如:从事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等,由于生产需要而必须精骑善射,于是便产生了马术、跑马射箭、马上摔跤、赛马、叼羊、“姑娘追”等马上竞技运动;而从事农业或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的民族,其传统体育便大都是爬山、摔跤、角力、跳跃、射弩、射箭以及手上技巧等运动。
二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并且许多项目都是通过风俗习惯的沿袭而流传发展,在节日、喜庆等习俗上尤为突出。例如: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摔跤、赛马、射箭三项竞技是其必不可少的内容;藏族在藏历年和“望果节”都要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赛牦牛等体育活动;傣族泼水节划龙舟、瑶族“六月六”游泳、彝族火把节摔跤、侗族“三月三”抢花炮等等,都已成为传统。
三是伴以歌舞、音乐,许多项目都与歌舞艺术融为一体。例如:黎族的“跳竹竿”、彝族的“阿细跳月”都是在且歌且舞中进行;苗族的“跳芦笙”是将歌舞、音乐和运动技巧紧密结合,维吾尔族的“达瓦孜”是在鼓乐声的伴奏下完成;而壮族、布依族的“抛绣球”、“甩糠包”也都是从对歌的形式开始。
四是场地、器材简便易行。山坡、河流、场院、沙滩、草地等都可成为表演和比赛场所,所需器械用品大多是生产、生活用具和可就地取材自制而成的、不需花费很多的财力和物力。
从其形式来看,大致可分为空中运动、马上运动、水上运动和陆上运动四大类。空中运动主要有秋千、跳板、沙哈尔地(空中转轮)和达瓦孜等;马上运动主要是赛马、马术、马球、跑马射箭、跳马、跳骆驼、姑娘追、赛牦牛等;水上运动主要有赛龙舟、赛皮筏、游泳比赛、潜泳比赛、水中捉鸭子和踩独木滑水等;陆上运动更是门类繁多,有摔跤、角力、登攀、跳跃、射弩、射箭、投掷、球类、武术、技巧等,而且每个门类项目众多,别具一格。
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般有珍珠球、花炮、木球、毽球、龙舟、射弩、押加、民族马术等等这几种。
1、珍珠球
珍珠球来源生产劳动-采珍珠,是中国满族人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
2、花炮
花炮也叫“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3、木球
木球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回族青少年放牧时“打篮子”“赶毛球”活动演变而来。
4、毽球
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
5、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6、射弩
射弩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在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7、押加
又称“大象拔河”和“藏式拔河”,在西藏已有百年的历史。
8、民族马术
也叫做“骑术”,中国最早发明骑术的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代中原地区调教马匹和驾驭马车在商、周时期也已经出现。
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有哪些?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的表现,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掼牛、舞龙、划龙舟、抢花炮、手打毽子等。
1、掼牛
掼牛,流行于回族民众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掼牛来自游牧劳作生活,是宰牲节必备项目。回族掼牛散见于浙江、河南、山东等回族聚居地。
2、舞龙
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爱舞龙。龙用竹扎成,用画有龙鳞的花布或色纸裹着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21~25节,龙下撑着10多个把柄,舞龙者每人拿着一个把柄。有的龙身内有灯座,晚上可以点灯。在前面一个人拿着龙珠来指挥舞龙。
3、划龙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划龙舟活动。傣族人民每逢泼水节举行龙舟赛。龙舟用优质木材制造,长约40~50米,宽1米多,50人分两排席坐划桨,锣声一鸣,竞相飞速向前。
4、抢花炮
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花炮用铁筒制成,里面装火药和一个铁环,环上缠有彩色的线绳。比赛场是直径超过100米的圆形场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分成甲、乙组,站在场地的边缘,每组人数相等,一般10~30人。
5、手打毽子
苗族的青少年喜欢手打毽子。毽子的底座由2寸长的竹子做成,上边插鸡毛。打毽子的人手中拿四方形带把的木制拍(比乒乓球拍大一点)。比赛办法是轮流发球、接球,接不住者为输。每年春节期间经常举行单打和双打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