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周洋2010冬奥会速滑资料
短道速滑运动员
周洋(1991年6月9日—),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强项是1500米,多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以一敌七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随后又和队友联袂获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周洋
性别:女
籍贯:吉林省长春市
生日:1991年6月9日
身高:1.65米
体重:57公斤
项目:短道速滑
令人感动的冠军感言:“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辉煌战绩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团体接力冠军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第五名
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
2008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单项赛女子1500米接力冠军,500米亚军,1000米亚军,3000米接力季军
2008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团体赛冠军局长,看看!难道周洋心里没国家?
2007-2008赛季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哈尔滨站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日本站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成员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荷兰站女子1500米季军,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加拿大站女子1000米冠军,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意大利站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美国站女子1500米冠军(并以2分16秒729的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女子3000米接力亚军
2006年短道速滑世青赛女子超级1500米冠军,女子1000米季军,女子2000米接力金牌
2006-2007全国短道速度滑冰联赛长春站女子1000米冠军。
2007年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
温哥华冬奥会战报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北京时间2月25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继续展开激战,在万众瞩目的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里,由王蒙、周洋、孙琳琳和张会组成的中国队以4分06秒610夺得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第一个通过终点的韩国队因犯规被取消成绩。从1992年开始,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冬奥会六次冲击接力金牌,近20年来终于圆了金牌梦。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金牌得主。作为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在高手云集的8个人的拥挤跑道上(在历届冬奥会和世界杯等比赛中非常罕见)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在受到美国选手凯瑟琳干扰的情况下,冷静坚韧、奋力冲击,以传奇般的爆发力战胜了包括三名韩国选手在内的多国集团,令人叹为观止(并以2分16秒993刷新奥运会记录),为中国队夺得在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冬奥会中夺得三枚金牌。周洋的这枚金牌也创造了另外两个纪录,她打破了韩国选手连续两届垄断,成为中国短道历史上首位短道速滑1500米冬奥金牌得主。也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18岁)。
家庭状况
重奖在冬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这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这无可非议。但夺冠前无人问津,拿金后扎堆献花的现象,使人多少有点世态炎凉的感慨。拿周洋来说,在本届冬奥会之前,周洋家里的收入主要是靠她的父亲经营彩票投注站,而周洋的月工资也只有500元。因此,在夺冠后激动不已的周洋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家贫出孝女,周洋这一番真诚实在的话语,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周洋的话也表明,周洋家里虽然并不富裕,但她从小并不缺少关爱。周洋的家位于长春市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内,一栋红色的老式楼房,几乎所有的邻居都换了塑钢窗,只有周洋家还是老式的钢窗。周洋的父亲周继文和母亲王淑英都腿有残疾,都没有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基本靠夫妻俩给别人打短工。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周继文就拎个冰糕箱子,在周围的小区和学校里卖冰糕,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周洋总是穿别人的旧鞋,常常磨出水泡。在周洋8岁的时候,老师为鼓励周洋夺冠,说:“你若是能拿冠军,我就为你买一双溜冰鞋。”为她买了一双单排旱冰鞋。这双旱冰鞋花费800元,差不多是家里两个月的收入。为了供周洋继续滑冰,父母亲开设了一个彩票投注站。谈起这个投注站,周继文说:“当时实在没有什么出路,更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就连周洋在学校的住宿费都拿不出,真是没有办法,我跟亲戚借了些钱,开了这个彩票投注站,总算是可以把三口人的嘴喂饱。”母亲王淑英说:“我当时就靠给别人织毛衣,但这点儿钱真是太少了。”于是,在周洋家的窗前挂了一个大大的彩票投注站牌子,家里一个房间用来做投注站,另一个房间三口人住,60多平方米的小屋既是彩票投注站,也是一个温暖的家。
周洋未感谢国家挨批
[1] 周洋得到冬奥会冠军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周洋并没有首先感谢国家,而是感谢自己的父母;对此,被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批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谈起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于再清说:“小孩儿有些心里话没有表述出来”,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一席话激起千层浪,在网友热议冬奥冠军被体育总局批评的同时,各路名嘴也对此事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对于一个90后的小姑娘来说,要求未免太苛刻了。
冬奥会短道速滑双料冠军周洋做客一门户网站时表示周洋在接受网站访谈时,被主持人问及夺冠后要感谢的人,“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去征战奥运会,也要感谢支持我们的人,感谢教练,感谢工作人员,感谢我爸妈。”细心的网友发现,继网上热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称冠军应该首先感谢国家后,周洋再讲感谢语时,把爸妈排在了最后。而在两会上政协体育组小组讨论前,众多委员则为于再清鸣不平,都表示所谓“先感谢国家”报道失实。记者连线周洋父母,其父母表示周洋年龄小、经历少,希望领导不要挑字眼,“当然,爹妈培养完,最后不都归国家了吗?始终是为中国争光。”周洋母亲王淑英称,她和周洋再交流时,会告诉她先感谢国家,后感谢父母。
周洋伤势牵动人心
周洋的伤势一直牵动人心。昨日,记者经过多方了解,最终确定周洋只是脚踝扭伤,并没有出现骨折等现象。
“开始我还以为孩子在安慰我,后来听队里的领导说了,确实只是脚踝扭伤,这我才放心。”昨日,周洋母亲王淑英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语气也比比赛当天晚上轻松了不少。
不过,昨日从保加利亚传来消息,由于王蒙在本次女子短道速滑世锦赛前的训练中不慎把手割伤,而因伤缺席了冬奥会的另外一位主力选手刘秋宏恢复不算理想,周洋的受伤使得中国女队雪上加霜。三位主将受伤病困扰,主教练李琰经过慎重考虑,中国女队决定退出即将开始的意大利世界团体锦标赛。但男队参加团体赛的计划不变,我省选手梁文豪将继续为中国男团出战。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国务院于2010年4月24日下发《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周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据悉,共有2985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体育界包括冬奥会冠军王蒙、周洋,花滑金牌教练姚滨,CBA卫冕冠军广东宏远队长朱芳雨等在内的21人获此殊荣。
中国冬奥人物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冬奥会可以说是全球最为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每四年举行一次。到今天(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行,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来回忆一下,我国冬奥史上的6位传奇人物:赵伟昌、叶乔波、杨扬、韩晓鹏、赵宏博和申雪等等。
1、赵伟昌,我国第一位冬奥旗手
1980年,第13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我国共派出2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现代冬季两项的18个单项比赛。
当时,30岁的赵伟昌被视为我国最为出色的速度滑冰选手,因此被选定为我国代表团首位冬奥会开幕式旗手,可谓是新中国奥运会(含夏奥)旗手第一人。
赵伟昌是吉林长春人,生于1950年,在20世纪70年代,他可以说是国内最出色的冰上运动员之一,几乎年年霸榜。
在出征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前,赵伟昌曾连续11次夺得男子全国速度滑冰全能冠军,26次打破全国纪录,并在1975年奥斯陆世锦赛上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亚军。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夺目的成绩,所以赵伟昌被选定为我国首位冬奥会开幕式旗手。当他手举五星红旗,迈进冬奥会开幕式的那一刻,不仅对我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他个人来说更是无上的荣誉。
在第13届冬奥会上,赵伟昌参加了速度滑冰男子500米、1000米以及1500米三项比赛,分别获得了第31名、24名、25名的成绩。
2、叶乔波,突破零奖牌
在第13届、14届、15届冬奥会上,我国都没有获得奖牌。直到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我国女子速滑选手叶乔波才获得第一枚银牌,从此实现了我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叶乔波是吉林长春人,生于1964年,10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速滑班,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可以说从小就在冰滑道上长大,为她后来的滑冰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叶乔波凭借优异成绩入选国家队,此后,她不仅在国内舞台上所向披靡,在国际舞台上也是大放异彩。
到了1992年的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叶乔波直接一鸣惊人,先后夺得女子1000米和500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刻,前三届冬奥会我国一枚奖牌都没获得,那种压抑已久的憋屈和不甘,在这一刻得到了全部的释放,我国经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那一刻扬眉吐气了一回。
此后,从1992年3月到1993年3月,叶乔波先后参加了世界杯系列赛、世界女子锦标赛和世界短距离锦标赛,夺得女子500米项目的全部冠军、女子短距离全能冠军、世界杯总决赛女子500米冠军,共获金牌17枚,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世界冠军。
而连续的赛事也让叶乔波受了重伤,她的左膝盖基板粉碎、大面积软骨断裂。但伤病严重的叶乔波还是出现在了1994年的第17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她带伤参赛,以1分20秒22获得1000米比赛的铜牌,这是那届冬奥会开赛10天中国代表队获取的第一枚奖牌。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后,伤病缠身的叶乔波宣布退役。叶乔波,挂着冰刀上阵,坐着轮椅凯旋,成为当年的一个体坛神话。
3、杨扬,突破零金牌
叶乔波之后,中国代表队在冬奥会的舞台上,无论是成绩还是士气都逐年攀升,但遗憾的是始终与金牌无缘。
直到2002年,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第19届冬奥会上,杨扬艺压群雄,获得了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比赛的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杨扬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
杨扬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生于1975年,她从小就对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喜爱,在她8岁时,被家乡的业余体校教练王春尧看上,从此开启了她一生的冰雪之途。
1986年,11岁的杨扬进入七台河市业余体校,开始接受滑冰训练;13岁时,她进入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练习短道速滑 。此后,杨扬开始在国内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先后获得全国短道速滑1500米、3000米的冠军。
1995年,杨扬由黑龙江省队进入中国国家队,自此,杨扬开始从国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在国际舞台上,杨扬开始大放异彩,开启了她的传奇一生。
从1995年到1997年,杨扬先后获得了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的全项冠军,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
到了1998年的第18届长野冬奥会上,杨扬在女子3000米接力赛中与队友以4分16秒383的成绩获得第二名,夺得银牌,这个结果对杨扬的打击非常大,曾几天几夜没合眼。
此后的四年里,为了冬奥会金牌这个目标,杨扬更加刻苦了。在2002年的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中,杨扬顶着巨大压力,终于斩获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和1000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那一刻,举国上下,无不欢腾,国人都为这个27岁的姑娘感到骄傲。一时间,杨扬之名也享誉海内外,在业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6年,杨扬宣告退役。
4、韩晓鹏,男子金牌第一人
如果说杨扬是我国冬奥史上女子组的尖兵,那韩晓鹏就是男子组的骄傲。
2006年,在意大利都灵的第20届冬奥会上,韩晓鹏异军突起,斩获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金牌,这是我国男选手在冬奥会上拿到的第一枚金牌。
韩晓鹏是江苏徐州人,生于1983年,5岁时,韩晓鹏就在家乡的体校练习,12岁时,被沈阳体育学院的杨尔绮老师选中,正式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1999年,韩晓鹏被选中进入国家队,开始在国内大小赛事上崭露头角,从1999年到2006年期间,韩晓鹏参加了国内不少赛事,但其成绩并不是那么耀眼,不像前面说的叶乔波和杨扬那样,一开始就是冠军收割机。
韩晓鹏多数时候是亚军和季军得主,离冠军始终差那么一丢丢。然而,在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中,韩晓鹏却犹如一匹黑马一般,异军突起,一鸣惊人。
在男子空中技巧资格赛中,韩晓鹏以250.45分获得第1名,给了国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决赛时,韩晓鹏以250.77分的成绩击败各路强敌,夺得男子空中技巧赛的金牌,那一年他23岁。
这是中国代表队参加冬奥会以来的首枚雪上项目金牌,也是中国男选手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韩晓鹏用自己完美的飞翔向世人演绎了“鲲化为鹏”的中国神话。
韩晓鹏一举成名,那一刻,他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我国奥运史的荣誉榜上。此后,韩晓鹏开始在国际赛事上大显身手,先后在亚洲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等赛事中获得冠军。
2008年,韩晓鹏担任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在沈阳传递火炬;2010年,在温哥华冬奥会中,韩晓鹏担任旗手,带领中国队入场。同年,韩晓鹏因伤宣布退役。
5、赵宏博和申雪,花样滑冰首枚金牌,冬奥四朝元老
赵宏博和申雪都是黑龙江哈尔滨人,赵宏博生于1973年,申雪生于1978年。
1992年,两人开始搭档练习双人滑,一起在赛场上度过了18个春秋,堪称是国人心目中一对完美的荧幕CP,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俩最后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98年,两人参加了在日本长野举办的第18届冬奥会,这是他们首次走上冬奥会的舞台。
此后,他们连续三次在世锦赛上保持着前三名的高水准,先后夺得了1999年和2000年的亚军以及2001年的季军。一时间,他们成为了继陈露之后在花样滑冰项目上最具奥运冲金实力的选手。
2002年,在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他们的“杀手锏”抛四周跳失败,无缘金牌,只夺得双人滑铜牌。2006年,在都灵冬奥会上,他们仍与金牌无缘,获得双人滑铜牌。
连续三届冬奥会无缘金牌,成了赵宏博和申雪最大的遗憾。此后几年,虽然他们在其他国际赛事上,连续获得多枚金牌,但冬奥会金牌却是他们最大的心病和心愿。
终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赵宏博申雪得偿所愿,以总分216.57分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这一战,他们改写了中国花样滑冰冬奥会无金牌的历史,也打破了俄罗斯人46年来连续12届冬奥会对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垄断,圆满地完成了最后一次奥运会之旅。
温哥华冬奥会后,两人宣布退役,同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世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而作为四届冬奥会元老,他们的双滑传奇,也一直鼓舞着后来人。
2022冬奥会夺冠运动员名单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9金4银2铜的好成绩,金牌数创下了历史新高。
今天我们聊一聊在本次冬奥会上为国夺冠的8位冠军运动员,他们无疑是本届冬奥会最耀眼的明星,让人惊艳。
01.任子威,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24岁的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任子威199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能与短道速滑项目结缘,纯属“机缘巧合”。
任子威读小学一年级时,他的母亲忙于工作,父亲又在部队带兵,夫妻两人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接任子威晚点放学回家。
凑巧的是当时任子威所在的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小学正在建设短道速滑人才基地,只要报了这个人才基地的培训班,父母们就能晚接孩子一个小时。
于是,任子威的父母一拍即合,就给任子威报名了学校短道速滑的培训班。
从此,任子威和短道速滑的故事开启。
任子威在短道速滑上颇有天赋,又加上他不怕吃苦,在培训班的首次测试后,只有任子威一人留了下来。
进入初中后,他依旧一边认真完成学业,一边进行训练。
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实在太好,他的老师还希望他走学业这条道路。
不过,任子威的父亲坚信任子威有滑冰天赋,应该坚持到底。
最终,任子威还是选择了短道速滑这条路。
2010年,13岁的任子威进入了哈尔滨体工队,走上了职业的滑冰之路。
2014年,17岁的任子威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短道速滑国家队。
在国家队,任子威每天从早上8点训练到晚上7点,即使他饱受膝伤疼痛的折磨,他也不会缺席训练。
最终,在2018年任子威第一次站在了冬奥会的赛场上。
在这一年的平昌冬奥会上,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亚军。
没能拿到金牌,任子威感到遗憾。他下定决心,要做“冰上尖刀”,在接下来的北京冬奥会上努力摘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月5日晚举行的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任子威和武大靖、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一起摘金,为中国队在本次冬奥会上摘得首金。
紧接着在2月7日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比赛中,任子威以1分26秒768的成绩获得冠军。
任子威真不愧是“冰上尖刀”。
02.谷爱凌,获三金一银,惊艳世界
在本次冬奥会上,如果要问哪个运动员最耀眼?非18岁的谷爱凌莫属。
2月8日,谷爱凌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2月15日,谷爱凌获得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银牌。
2月18日,谷爱凌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
谷爱凌成了第一位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三枚自由式滑雪奖牌的运动员,也是最年轻的获得三枚冬奥会奖牌的运动员。
又加上她是学霸,还酷爱长跑、骑马、足球、攀岩、射箭、体操、篮球、瑜伽等运动,她收获了“天才少女”的称号。
不过,对于这个称号,谷爱凌觉得并不适合自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坦言深知自己不是天才,如果非要说是,那也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都不重要。
她说现在大家只看到了她的成功,其实她也有失败,而取得成功的背后是她刻苦的训练,她说她取得现在的成绩是靠99%的努力。
这样优秀、清醒、谦虚的谷爱凌真是让观看比赛的观众不得不爱。
03.高亭宇,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高亭宇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不仅打破了奥运纪录,还赢得了中国历史上首枚冬奥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
高亭宇199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县,他第一次滑冰时就爱上了在冰面上自由自在的感觉,他深感神奇,又特别享受其中。
不过,他的家人一开始没想过让他走上滑冰运动员之路,他的家人觉得滑冰这项运动有点危险,害怕他受伤。
可因为热爱,高亭宇偷偷报名了学校的滑冰课。
2008年,11岁的他被刘德光教练发掘,刘德光将他带到牡丹江市进行专业的训练。
经过3年的训练,成绩优异的他在2011年被选拔进入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
不断追求进步的他,又在进入省队5年后,在2016年进入了速度滑冰国家队。
在国家队,高亭宇依旧努力训练,不喜欢追星,不喜欢热闹,不爱打游戏的他就喜欢滑冰,他希望自己能在冰场上为国争光。
高亭宇没有耽于想象,他做到了。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高亭宇以34秒65的成绩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铜牌,实现了中国男子速滑选手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但这还不够,高亭宇势要拿下冬奥会金牌。
当时间来到2022年,高亭宇成了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在2月12日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之前,高亭宇在训练中拉伤了大腿,又加上“旗手魔咒”和在比赛前一天没睡好,很多人不看好高亭宇能夺金。
但在2月12日这天,在赛场上,高亭宇展现了什么是王者实力。
他以34秒32的成绩获得冠军,打破挪威选手哈瓦尔·霍尔默菲尤尔·洛伦森创造的34秒41的奥运纪录,为中国赢得冬奥会上的第一枚滑男子项目冬奥金牌。
在比赛结束后,面对媒体的采访,高亭宇更是霸气直言:“人家(对手)都到家门口,谁惯着谁啊,干就完了。”
不愧是速度滑冰领域的王者啊,硬气!
04.徐梦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
在本次冬奥会上,徐梦桃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
为了这枚金牌,徐梦桃整整拼了12年。
徐梦桃1990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在进入自由式滑雪领域之前,她是体操领域的佼佼者。
徐梦桃的父亲是一位体育迷,在发现徐梦桃柔韧性极佳之后,摆烧烤摊谋生的他就自制简易的训练场帮徐梦桃训练。
在徐梦桃4岁时,徐父就让徐梦桃跟随鞍山市军事体育学校教练张丽萍练习体操。
凭借出色的表现,徐梦桃在8岁时入选了辽宁省体操队。
12岁,她就在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上获得3金2银1铜的优秀成绩。
只是,在获得这样优异成绩的同时,徐梦桃的身高也突破了1.60米,这样的身高不利于继续练习体操。
最终,徐父经过慎重考虑,让徐梦桃转型从事自由式滑雪项目,跟随当时的沈阳体院教师陈洪彬训练。
从此,徐梦桃与自由式滑雪的故事开启。
在自由式滑雪上,徐梦桃的成绩是骄人的。
在2022年2月14日之前,她是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是女子最高得分纪录保持者,还获得了28次世界杯冠军。
虽然这样的成绩很耀眼,但徐梦桃一直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那便是在冬奥会上拿下一枚金牌。
在2010年她就参加了冬奥会。在这一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因为在第二跳出现失误,她只获得了第六名。
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她获得了银牌。
在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上,因为在第二跳出现失误,徐梦桃和金牌失之交臂。
在平昌冬奥会后,徐梦桃曾宣布退役 ,但为了梦想,她再度复出了。
她要再拼一次。
最终,在不断和伤病作战,在不断地训练之后她来到了2022年冬奥会的赛场。
2月10日,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中,她和贾宗洋、齐广璞一起获得银牌。
紧接着在2月14日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徐梦桃一举摘得金牌。
徐梦桃圆梦了,这位“雪上公主”的追梦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05.苏翊鸣,一金一银,收获最好的成人礼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以及大跳台金牌,他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
苏翊鸣2004年2月1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他的父母都是单板滑雪爱好者。
受父母影响,在4岁时苏翊鸣就开始练习单板滑雪。7岁以后他就在各大青少年单板滑雪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正是因为他在单板滑雪上的突出表现,2014年,《智取威虎山》剧组注意到了他,并邀请他出演电影中的“小栓子”一角。
在这之后,苏翊鸣一边进行单板滑雪训练一边拍电影,他找到了一种平衡。他出演了《摇滚小子》《生逢灿烂的日子》《狼殿下》《林海雪原》等影视剧。
不过这种平衡在2015年被打破了,这一年,苏翊鸣决定成为职业运动员,决定备战北京冬奥会。
为了全身心投入做好一件事情,他便决定暂时先不拍戏了。
不拍戏后,凭借在单板滑雪上的优异表现,2018年苏翊鸣入选了国家队。
一年后,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他获得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冠军。
当2021年走上国际赛场,他又获得了中国男子单板滑雪第一个世界冠军。
当他来到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他的表现依旧惊艳,一金一银的成绩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苏翊鸣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不敢相信冬奥已经结束。一银一金的奖牌,是我送给自己最好的成年礼。我会继续努力,在更多的赛场上为国争光。四年后,敬请期待一名21岁的老将再战2026年冬奥会吧!
期待苏翊鸣在2026年的冬奥会上再创辉煌。
06.齐广璞,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军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齐广璞摘得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这是继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摘得首金后,中国空中技巧男队再次夺得该项目金牌。
齐广璞1990年出生于江苏徐州沛县,他5岁就开始练习技巧,8岁在全国技巧锦标赛上获得少年组技巧男子双人第五名的好成绩。
9岁,他被调到蹦床队训练。同一年他就在江苏省蹦床比赛上获得了冠军。
2000年,他又改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被选拔到长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
从此,他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结缘。
因在2013年的世锦赛上,秀出了难度系数高达5.0的动作,齐广璞还收获了“世界难度第一人”的称号。
作为“世界难度第一人”,齐广璞拿过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可在2022年之前就没拿过冬奥会冠军。
齐广璞和徐梦桃一样,都参加了温哥华冬奥会、索契冬奥会、平昌冬奥会,但都无缘冠军。
在平昌冬奥会后,他选择了退役,但因为不甘心,退役一年后他又复出了。
在备战北京冬奥会期间,他曾遇到困难,因精神压力大,还曾长时间失眠,好在他都一一克服了,他说:“因为有梦想,什么都不是问题。”
最终站在北京冬奥会上的赛场上,齐广璞圆梦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永不服输的豪情,让他最终站上了冬奥会的领奖台。
07.隋文静、韩聪,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冠军
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隋文静、韩聪摘得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金牌,这是两人搭档15年来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也是中国花样滑冰队时隔12年再次获得的双人滑金牌。
隋文静和韩聪自2007年开始搭档,被称“葱桶组合”。
在搭档的15年里,他们获得世锦赛2金3银,获得6次四大洲锦标赛冠军,还获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银牌。
在这15年里,他们相互扶持,当他们先后受伤,差点退役时,他们彼此鼓励,相互陪伴。
如今在北京冬奥会上摘得金牌,是两人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两人默契的表现。
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观众以为他们是一对,纷纷在网上留言要吃喜糖。
结果隋文静对此回应了,她说:“我们两个一直是相互鼓励的好朋友,两个人一直是好朋友,会互相鼓励对方,慢慢地去拿到两人想要的一个成绩和目标。”
网友吃喜糖的愿望落空了,但还是非常祝福他们。希望他们再创佳绩。
冬奥会运动员有武清区曹子里镇的吗
必须有,你好,朋友,一个曾经叱咤世界排坛的体坛精英,赢得里约奥运女排冠军,她所创造的辉煌成绩曾让国人为之振奋!她就是我们武清人--郎平。2022年1月8日,杨村六小收到国家“奥组委”的邀请函,邀请龚虎跃老师为“冬奥会”的技术官员,龚老师于1月21日出征奔赴河北张家口冬奥赛场,投入紧张的北京冬奥、冬残奥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冬奥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龚虎跃,2009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同年进入武清杨村第六小学担任体育老师,现任体育学科教研组长,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工作负责人,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参与的各种比赛屡创佳绩。
自杨村第六小学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冰雪运动特色校”以后,龚老师勇挑重担,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学校的冰雪教学活动中来,在校领导的支持和龚老师的努力下,学校开展了滑冰、滑雪、冰壶、冰球等各项运动项目的培训,冰雪课程也作为学校素质拓展课程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冬奥运中国代表队176名运动员中还有2人来自天津武清,他们分别是: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以及雪车运动员丁嵩。
男子运动员闫文港1997年7月出生于武清曹子里。2009年8月入武清体校,在教练员崔景辰老师带领下成绩优异。2016年第一批被选拔进入国家队冰雪队备战2022冬奥会。原本是跳远专业运动员的闫文港,2016 年才开始接触钢架雪车运动,在 2018 年 12 月份进行的国际雪车联合会欧洲杯德国国王湖站比赛中,他以 1 分 42 秒 85 的成绩夺得冠军,一战成名。转年 10 月份在挪威利勒哈默尔赛道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钢架雪车比赛中,他又以 3 分 32 秒 07 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为天津夺得冬运历史第一金。当然,全运会赛场的成功并没有让闫文港止步不前,作为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队员,他的目标也锁定在了北京 2022 的赛道上。2月10日及11日,闫文港将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出战男子钢架雪车项目的比赛。其中第四轮比赛将在11日21:55进行,随后产生最终排名。闫文港具备争夺奖牌的实力,期待他的发挥。
来自天津曾经的标枪全国青年冠军丁嵩,也在雪车项目上不断完成着技术的精进。1996年出生于崔黄口北靳庄的男子运动员丁嵩,小学五年级进入武清体校,师从张书安教练。后来被选入国家冰雪运动队。他将代表中国出战雪车项目的比赛。作为男子推车手,尽管履历并不突出,但经过一系列国内外比赛,丁嵩与队友都积累了许多比赛经验。作为需要队友之间配合的项目,丁松将与队友为了中国代表团的荣誉而奋斗。2016 年雪车国家集训队成立,1996年11月出生的丁嵩开始跟随国家队训练。随着强化的不断深入,对自我近乎苛刻的要求让丁嵩在雪车项目上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进步。2019 年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雪车比赛,男子四人雪车项目的争夺中丁嵩为天津收获铜牌;在男子双人项目的较量中,丁嵩斩获第四名。
2020年,随着延庆赛区冬奥会场地 “雪游龙” 赛道投入使用,丁嵩开始跟随国家队投入新赛道的适应训练,在双人车项目中不断校准自己,在四人车项目中加速和队友磨合,使得丁嵩对于如何驾驭好这条总长度 1975 米的赛道积累了不少体验和心得。2021 赛季,作为国家队的重点选手,丁嵩参加了雪车世界杯德国站、拉脱维亚站、奥地利站等多站比赛,在成绩方面取得了明显提升。正是因为出色的发挥,丁嵩和李纯键、孙楷智等名将一起获得了出战北京 2022 冬奥会的资格。
北京冬奥会四人雪车项目的比赛将于 2 月 19 日在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正式展开,站上冬奥会的赛场,丁嵩也将以推车手的身份和队友一起向领奖台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