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队列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一、队列练习
(一)原地队列动作
1、常用队列动作
(1)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是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动作同前。
(3)看齐
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领:排头(或排尾)不动,其他人员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人腮部,并通视全线。后列人员向前对正、看齐。
向中看齐的口令:以某人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教师指定“以某人为准”时,基准学生左手握拳高举(体育课不持器械时,可举右手),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将手放下,其他学生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看齐时,左右间隔(指两肘间的间隙)为10厘米(约以拳),前后距离为75厘米(约一臂之长)。看齐完毕则发“向前——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立即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4)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宏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数路纵队时,右路最后一名报“全到”或“缺×名”。
(5)踏步
体育课,如何调整队列队形(附常见口令及具体调整方法)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下落时,前脚掌先落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行进。听到“立定”口令,左、右脚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势。做原地跑步时,口令是:“原地跑步——走!”
(6)集合(横队、纵队)
口令:成某列横队——集合!或成某路纵队——集合!
要领:集合时,教师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体(或某组)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某队——集合”的口令。学生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教师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迅速跑向集合地点(凡是在教师后侧的人员,均应从教师右侧绕过)。横队集合时,第一列排头站在教师的左前方。纵队集合时,第一路排头站在教师的右前方。其他学生以排头为准,按指示队形迅速依次排列起来,自行对正、看齐。
上体育课时上课队形要做到哪三方面?
上体育课时上课队形要做到集合迅速训练有素,全体学生安静悄无声息,队伍整齐精神饱满这三方面。队列和体操队形练习,是培养组织纪律性,形成集体意识与观念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培养朝气蓬勃精神风貌的有效方法,因此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求学生做到静、快、齐。
体育课上课队形的合理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选用有利于示范、讲解和练习的队形,队形变化的衔接要流畅自然,要根据人数,分组具体确定,要根据场地与设施的多少与位置合理选用,要与注意自然环境的配合,如光照、风向、阴影。
上室外体育课时队形的要求是四列横队,从左向右按大小个的顺序排列,男女生同班上课时男生排在队列的左侧女生排在队列的右侧,这是体育课教学队列的基本要求,也是便于教师在讲解示范过程当中,能够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看得清楚或者听得到。
体育课向右看齐间隔距离为左右间隔一拳远,前后间隔一大步,这是体操运动队列项目的内容之一,我们通常叫密集队形看齐,体育课向右看齐用专业术语来讲叫做整队,是体育上课前的一部分,便于体育老师统计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等。
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队列队形课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队列教材内容占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队列队形训练也始终贯穿于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队形队列训练,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调一致的动作,使队伍形成一个整体。它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和行走等身体姿势,锻炼学生的意志,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对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