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包一中历任体育老师(包头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本文目录一览:

求塘沽一中初中老师简介

塘沽一中初中校区云集了一批优秀教学骨干。在初中校区这“育人的沃土,成才的摇篮”他们如鱼得水,成为塘沽父老乡亲最可信赖的名师名教。现在初中校区一线教师中46℅为中学高级教师。近年来,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中坚,共有80多人次被评为历届“区级首席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区校级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比例达到48%,另有近二十位教师取得了研究生结业证书。有多位教师被命名为市、区级“十佳教师”、“十佳青年教师”、“十佳班主任”等称号。学校重视师资培训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现代化教育意识,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掌握现代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管理。厚实的积淀,广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全新的理念,“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精益求精”的教风成为莘莘学子景仰的引路人。

历年来,在塘沽区、天津市所举办的青年成才竞赛、双优课比赛、教师技能竞赛、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各项比武大赛中,一中的教师捧取了一面面的奖牌,可谓是硕果累累 。很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极强,写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编撰了具有科研价值的书籍,获奖并都有所发表。 有的语文教师已成为某些市级专题刊物长期的撰稿人。多位教师的论文曾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国家级子课题《应用运动处方提高初中学生体能的研究》已获奖,有三项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相继结题,学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重点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的优秀实验校等。

塘沽一中初中校区在历年的中考中,一直以绝对的优势保持全区中考第一,近乎包揽每届的区状元,成为社会各界重视和青睐的焦点。天津市高考状元张继涛、袁长锐已成为学校史册上最光辉的一页。在天津市的各类学科竞赛中,一中的学子屡拔头筹,十几年来,有几百名学生获市级以上奖项,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占据了塘沽一中高中实验班的席位。

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发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塘沽一中初中校区励精图治,在“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必将成为滨海教育名都、培育人才的一片沃土。

- -我就是塘沽一中的,其实老师根本不是当初我想象的那么好

对成绩好的像对亲儿子一样;成绩不好很受奚落,老师总骂总骂同学也看不起你,很有“人吃人”的感觉

莆田现代名人

林兰英(1918- 2003)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世界级的科学家:1918年生,福建莆田县人。1940年毕业于协和大学,1955年获美国宾州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常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次在我国返回式卫星上生长生长砷化镓单晶,在空间晶体生长、材料物理研究及器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世界同行瞩目的科研成果。1989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霍英东成就奖。

吴淞笙(1945年4月4日-2007年12月23日)

围棋名手。九段。福建莆田人。1960年入上海棋社集训,受前辈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汪振雄等指导。1961年被选入国家队。1972年起任国家队教练。1964年、1966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亚军。1974年访日成绩是六胜一负,其中包括胜十段棋手桥本昌二。1978年在首次中、日“三番棋”赛中,以二比一胜九段牛之浜撮雄。年国家体委批准授予九段段位,是中国最早的九段棋手之一。吴淞笙棋风浑厚自然,刚柔兼备,官子细腻。198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荣誉奖章”。曾任国家围棋集训队教练员。1985年移居澳大利亚。1999年回国,任东北棋牌学校副校长。2000年,定居北京,任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高级教练。NO.3 翁祖烈

翁祖烈

男,福建省莆田市城厢人。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省体委、全国田径协会委员,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裁判、中学特级教师等。1931年7月上海东亚体育专科毕业,同年8月起在莆一中执教,在莆田一中辛勤耕耘60个春秋。

荣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裁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誉裁判员”称号,荣膺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颁发的荣誉奖状。入选“中国名人辞典”。他以莆田一中为基地,精心抚育人才,艰苦开拓莆田的体育事业。翁老师师德高尚,谦虚谨慎,爱护学生,关心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受学生爱戴和全社会敬重。历任莆田第一中学体育专利号,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福建省分会副主席,国家级田径裁判员。从事体育教育五十多年,培养出一大批体育人才,为莆田荣获“田径之乡”作出贡献。

陈肇雄

国际机器翻译科研领域的知名专家,曾经是我国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时年33岁)。

陈肇雄连续三届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还连续三届受聘担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当选国际机器翻译和语言信息处理会议主席(1999)、国际信息处理协会(IFIP)中国委员会主席,并受聘担任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教授。此外,陈肇雄还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全国十大优秀发明企业家”、“联合国发明创新之星”、“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等众多荣誉称号,现为湖南省副省长。

陈宜瑜

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原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鱼类学家、动物分类学家。1944年4月22日出生于福建仙游。196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同时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2004年1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等学术刊物编委,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陈兰通

陈兰通 (1938.01-)籍 贯 福建莆田 现任职务 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中国侨联顾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副主席

1989~1999年 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顾问。

林文肯

林文肯 男,汉,1945年11月出生,福建莆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曾任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厅级,主持工作),中央办公厅法规室主任,中央纪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中央纪委委员,中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组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纪检组组长。

林元培

林元培(1936.2.8 -) 桥梁专家。出生于上海市,福建省莆田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林元和

林元和:男,1950年11月生,福建莆田人,汉族,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在职研究生(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工程师。现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兼任市委党校校长。 2006年11月任佛山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林超伦

林超伦;福建莆田,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高考恢复后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研究生,1986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后,1990年获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BBC工作7年。

元阳一中发展简史的获得荣誉

体 育

元阳一中于一九八二年首次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体委联合命名为“云南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多年来,学校在各级教委、体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加之学校领导的重视,经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艰苦奋斗,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逐年在提高。经过多年努力,中长跑、竞走两个项目已形成“龙头”项目、传统项目和优势项目。迄今为止,红河州田径项目的32项纪录仍是该校学生所保持。现有国家级健将级运动员2人,二级运动员18人,三级运动员34人。

元阳一中摔跤队声名在外。摔跤队的训练也较辛苦,也有成绩,如:一九六六年,元阳一中的摔跤队,由王鸿昌老师带队,去路南参加省摔跤运动会,获精神文明奖第一,全体总分第三。当时的学生,国家级摔跤健将高文和,七八年在师宗举行的全省摔跤运动会上,获全省轻量级第一名。后来,摔跤队由李文宽老师负责,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所有这些,为元阳一中后来体育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

该校的运动员和该校送出的运动员在州级、省级、全国大赛乃至国际大赛中,都有骄人的成绩。

李桂清:元阳一中高中九0届学生。在校时就是中长跑骁将。她先后在红河州举行的中长跑中取得过400米、800米、500米跑的19个冠军,6次打破州记录。一九九0年八月,在大理举行的云南省第八届运动会上,她以2′22〃6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800米跑的亚军。这一年,她被云南师范大学特招为体育系学生。

在一九九一年和一九九二年两年的春城10公里环城赛跑中,李桂清都获得了女子冠军。李桂清以18′27〃12和39′28〃28的成绩分别夺得女子5000米和10000米跑的冠军,在为云南省代表团唯一取得金牌的运动员。

该校校友高文和,我国第一位哈尼族摔跤运动健将,一九七八年获全省摔跤金牌,第二年夺得全国比赛金牌。一九八一年九月获南斯拉夫世界自由式摔跤锦标赛第6名;一九八五年六月,获英国曼彻斯特“大不列颠战杯”国际邀请赛的冠军,为我国夺得了国际比赛的首枚金牌。

龙贵祥,元阳一中八九届初中学生。一九九0年二月在思茅举行的云南省竞走比赛中,他以47′20〃1的成绩获10000米竞走第一名。一九九一年五月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竞走比赛中,获得男子成人组10000米竞走第一名。一九九二年八月,他又在成都举行的竞走比赛中获20公里第二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现在云南省体委做教练工作。

其他如何正华、何进春、段春丽、华沙、杨勇俊等多位运动员达国家级二级运动员标准,并保持多项红河州纪录。

到二00五年九月止,该校共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84人之多,其中升入大专院校62人,进入云南省体工大队2人。

学校行政组织

元阳一中行政,在校级一般设有校长、副校长。校内中层行政机构一般设有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后发展完善后增设政教处、教科处、团委,教导处改设为教务处,加强了教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管理体制方面,从八十年代以后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展为校长负责制。

学校行政组织的情况大体是:党支部领导下设工会、团委、妇工、教代会、少先队,于二00五年元阳一中党支部发展为党总支,下有两个支部;学校行政中层机构有校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教科处。但在不同时期,校内中层行政组织的设置略有不同,在早期只有教导处和总务处。如下为领导更迭情况表:

校长、书记(主持工作) 副校长、副书记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吴尚达 1954.8-1956.11 教导主任 吴尚达 1960.3-1966.7 副校长

吴尚达 1956.11-1958.9 副校长 张景谷 1971.7-1972.3 革委会副主任

许尔康 1958.10-1966.7 校长 可自明 1972.3-1976.3 革委会副主任

军代表 1966.11-1969.8 主持工作 许尔康 1972.3-1976.11 革委会副主任

许尔康 1969.9-1971.7 革委会主任 杨官有 1976.11-1979.7 革委会副主任

可自明 1971.7-1972.3 革委会主任 杨官有 1979.8-1982.4 副校长

军代表 1972.3-1976.11 主持工作 洪章科 1979.8-1982.4 副校长

吴建钧 1976.11-1979.7 革委会主任 吴廷文 1979.8-1982.4 副校长

可自明 1979.8-1981.6 校长 姚永勤 1982.5-1985.1 副校长

洪章科 1981.6-1982.3 副校长 何作良 1985.1-1990.7 副校长

洪章科 1982.4-1985.1 校长 李松林 1985.1-1986.12 副校长

瞿鸿万 1985.1-1988.6 校长 卢跃祥 1989.6-1990.4 副校长

梁 森 1988.6-1992.6 校长 曾隆泽 1990.6-1993.8 副校长

车佳皇 1992.7-1993.7 代理校长 车佳皇 1990.6-1992.6 副校长

车佳皇 1993.8-1996.7 校长 陶宝生 1993.8-1996.10 副校长

王国频 1996.8-2001.10 校长 王国频 1993.8-1996.7 副校长

白海荣 2001.10-2003.5 校长 吴志成 1997.6-2000.9 副校长

黎国成 2003.5-2004.12 校长 李志军 1997.6-2005. 副校长

白光文 2004.12-今 校长 白海荣 2000.9-2001.10 副校长

钟相达 2003.5-今 副校长

许尔康 1958.10-1972.2 书记 沈红 2005.3-今 副校长

可自明 1972.3-1976.3 书记

许尔康 1976.3-1976.11 书记 许尔康 1972.3-1976.3 副书记

吴建钧 1976.11-1981.6 书记 杨官有 1976.11-1979.7 副书记

杨官有 1981.8-1983.7 书记 郭思应 2000.1-2005.3 副书记

洪章科 1983.9-1986.12 书记

李松林 1987.1-2000.2 书记

李志军 2005.3.15 书记

元阳一中历届中考情况统计表

年度 毕业

生数 实考

人数 中专

重点 中师

一般 高中 职高 技校 最高分 总平

均分 升学

率%

1977

1978 112 154     35

1979 320 301 6   107     323 128 27.7

1980 112 137   7 31     302 131.55 27.7

1981 112 167   11 47     364 168.45 34.7

1982 117 154   6 50     472 156.48 36.4

1983 181 242 2 8 43     470 176 21.9

1984 204 198     46     404 194.78 23.2

1985 165 239 6 5 81     425 188.92 38.5

1986 204 287 2 8 68 2 8 295.5 139.82 30.7

元阳一中历届高考情况统计表

年度 毕业生数 实考人数 本科重点 本科一般 专科 预科 中专 最高分 升学率%

文科 理科

1963 23 23 1 4.35

1964 24 24 4 16.7

1965 31 31 5 5 4 45

1977 83 83 1 2 10 15.6

1978 110 83 3 2 1 272.5 318.5 7.23

1979 113 113 3 6 1 54 266 386 56.6

1980 112 112 6 12 8 23 305 368 44

1981 204 204 6 15 7 33 383 414 30

1982 101 187 13 25 25 30 381 361 49.7

1983 两年制改为三年制,无应届毕业生。 54 3 13 2 393 372 33

1984 102 107 15 14 7 33 468 467 64.5

1985 103 112 11 13 12 35 434 499 63.4

1986 116 155 7 13 21 13 465 523 35

1987 201 219 9 20 24 16 433 468 31.5

1988 205 301 4 13 30 19 451 477 21.9

1989 186 267 6 23 33 9 467 539 26.6

1990 181 265 4 14 34 15 412 448 25.3

1991 146 194 2 12 25 23 467 431 32

1992 158 238 6 4 32 27 381 539 28.9

1993 168 211 7 5 25 17 526 529 25.6

1994 166 186 1 3 23 18 456 397 24.2

1995 125 198 4 8 13 17 24 437 505 33.3

1996 139 190 1 5 12 12 11 454 434 21.6

1997 153 192 6 2 14 14 14 440 527 26

1998 159 209 4 16 15 5 23 463 566 30.1

1999 133 148 6 5 21 22 15 463 494 46.6

2000 93 154 4 14 31 31 9 514 440 58

2001 115 148 8 28 32 27 1 512 552 65

2002 212 268 12 65 63 28 497 502 62.7

2003 272 352 10 128 91 47 1 527 570 78.7

2004 344 411 10 104 94 33 574 494 58.6

2005 308 383 12 89 133 25 526 574 67.6

注:66届高中毕业生41人,67届39人,68届48人,73届111人,74届34人,75届96人,76届147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无参加高考学生。

元阳一中教职工姓名录

(1954年10月—2004年10月)

吴尚达 张稚喜 白恒生 刘寿棋 肖志祥

张金文 黄天福 倪德本 苏 荑 沈光中

袁灿华(女) 顾文慧(女) 金树华 杨存仁 王济光

张丛辉 许尔康 张梧英(女) 侯世华 叶思明

周云鸣 王德甫 李必玲(女) 邹桂迟 卢启兴

周益谦 谬宝忠 方晓光(女) 杨 林 付道征(女)

刘彩齐 朱碧华(女) 赵钟玖 陈金鏊 杨玉华

赵月娥 苏斗祥 可志明 谷 勇 孙玉凤(女)

李玉珍(女) 颜绍林(女) 苏琼芬(女) 普献贞 吴建钧

杨官有 吴延文 洪章科 姚永勤 李福顺(女)

岳勤勉(女) 张景谷 寸心贤(女) 王克定 普玉林

颜延顺 白玉京 杨庆祖 邱锡侯 李松林

方晓光(女) 廖宝忠 何成贵 李启学 许群利

宋珠珠(女) 车佳皇 江宝华(女) 王鸿昌 徐治涛

董 杰 全廖文 张 春 李 信 向灿英(女)

宋文治 瞿宏万 李文宽 孙秀珍(女) 杨 红(女)

邵景康 叶镜东(女) 黄友竹(女) 蔡玉仙(女) 李朝福

谭德勇 陈祖发 李云珍(女) 丁华芬(女) 陈镇文

李 凡(女) 李永祥① 吴跃南 李进萍(女) 武显芳(女)

李文学 孔祥钧 王 瑾(女) 何作良 舒振萍(女)

李绍熙 瞿伟宏 马树修 彭丽萍(女) 钱正光

沈宪兰(女) 麻延英(女) 李丽辉① 李翠俊(女) 徐振中

李志凌 李玉英(女) 李正华 张春燕(女) 刘 航

李志恒 王石宝 王秀英(女) 侯丽华(女) 梁 森

范学文 符 勇 陶宝生 廖明宝 谭应莲(女)

王国民 刀刃萍(女) 李少林 杨建华 曾隆泽

王文烈 唐友益 邹永静 熊爱莲(女) 黄兆秀(女)

刘正玉(女) 周美玉(女) 余志华(女) 许桂英(女) 杨青珍(女)

章秀华(女) 赵桂珍(女) 李 金 王凤英(女) 朱 艳①(女)

周林俊 钟 兰(女) 颜允盛 何义荣(女) 钱 芳(女)

代映立 玉银仙(女) 高菊英(女) 李 刚 罗泽祥

杨迎春 何建刚 唐 静(女) 李正葆 孔祥元

梁达寿 李世铭 李 明 杨秀芬(女) 王崇善

杨绍武 余 莉(女) 喻 玲(女) 何作庆 李祖文

何丽荣(女) 杨 勇 潘晓顺 郭思应 陆跃萍(女)

李豫山 罗荣章 段惠莲(女) 戴惠芳(女) 王国忠

朱琼芬(女) 张福琼(女) 张志远 张 伟 伍志义

李桂林(女) 谭少华(女) 赵 霜(女) 杨菊华(女) 曹文兴

杨盘灿 焦炳跃 李 想(女) 林犹卿(女) 张明良

李志军 车佳洪 普正兴 朱建明 张静华(女)

杨建云 陈春梅(女) 白海荣 卢跃祥 何春万

李 芳(女) 李家文 汪继辉(女) 石 玮 郑红艳(女)

普国献 洪 兵 张凤萍(女) 王 敏 普正来

沐正有 卢跃德 赵德平 吴俊明 白光文

钱丽娅(女) 张艳①(女) 张 娟(女) 陈 静(女) 杨梅①(女)

蔡俊锋 杨家福 田国疆 田志勤(女) 曾盛美(女)

宁志民 莫 艳(女) 代金芬(女) 张爱祝(女) 张继达

易晓英(女) 刘朝云 李庆文 高 英(女) 张富才

卢跃保 鲁丽华(女) 张 坚 白永明(女) 刘金辉

陈玉昌 吴 睿 黄竹英(女) 沈 红 何文亮

卢建宏 余绍兴 胡贵安 罗自成 王国频

杨贵红 李发宽 张国良 张元莉(女) 唐文敏(女)

卢 苇 黄美艳(女) 龚丹梅(女) 吴绍忠 黄冬梅(女)

尚芋吩(女) 钱光田 李祥福 雷素萍(女) 徐永祥

王世团(女) 吴丽芬(女) 汝海燕(女) 符 明 汪 萍(女)

白美珍(女) 李振光 李 青(女) 李秀芬(女) 马荣新

卢建兵 张建玲(女) 陈俊梅(女) 王庆学 陈继春

陈绍国 朱 蓉(女) 符 晖 韦春艳(女) 栗丽波(女)

刘 丽(女) 汪润龙 李红艳(女) 吴志成 田金惠(女)

钟相达 马启英(女) 杨道坤 李丛孝 邓菊兰(女)

黄庆林(女) 段宝林 白玉明 蒋顺法 邹静梅(女)

李志刚 白永明 刘 苗(女) 李琼芳(女) 李忠文

李文景 李 颖(女) 普 梅(女) 杨 梅②(女)许丕红(女)

袁若芳(女) 蒙正敏 罗绍文 白 爽(女) 王秋梅(女)

张 艳②(女)李文华 谭玉仙(女) 卢皓东 丁建芳(女)

胡纯国 王 锐(女) 李华顺 李跃飞 包丽芳(女)

王立兵 黄永臻 杨振辉 高勤英(女) 白红梅(女)

孙树凡 牟爱华(女) 李 钧 肖 燕(女) 施 碟

李义开 赵 坤 朱振江 范凌波(女) 陈光能

高红秀(女) 刘凤萍(女) 蒋凤玲(女) 罗正兴 刀鸿凭

李智光 谢宏祥 袁晓芳(女) 杨小九 李 晗

包长春 李志武 白丽云(女) 黎国成 李 玲(女)

孔德盼(女) 李丽辉②(女)李永祥② 蔡正学 李彩香(女)

杨丞斌 王红春(女) 王永梅(女) 李小庆 朱艳②(女)

蒋玉珍(女) 陈 景(女) 尹秀华(女) 李家和 罗成新

杨建村 白学亮 张舜聚 亚保昌 王 凯

李重照(女) 葛在伟

(由原创元阳一中提供)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一、历史沿革: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第一小学)于1997年9月成立,是一所国办全日制中学(2001年9月第一小学迁出独立)。建校至今在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延瑞的带领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以崭新的办学理念和勤奋务实的作风,带领十几位教师开创出一片广阔的天地。经过8年多的努力奋斗,建成了占地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园林式校园。现有在校生1752人,教学班46个。

建校至今学校先后被批准或评为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天津市首批31所示范性高中校之一;“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称号;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会员校;天津市义务教育先进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校;依法治校先进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 ;天津市中小学落实《德育规程》先进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几十项国家级和市级荣誉称号。

二、办学宗旨、校长语录:

办学宗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度的自我表现力和创造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型人才。”

校长语录:“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为所有学生服务是我的领导理念。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是我的工作宗旨。”

三、学校全貌:

1、师资队伍:

开发第一中学的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现在拥有教职员工168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45名,中级教师67名。其中党员63名,入党申请人20名,形成了创新、奉献、蓬勃向上的群体,全体教职员工以“开拓,奉献,争创第一”的精神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拥有“感动泰达20年20人”之一的王延瑞校长,市、区级先进教师、十佳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数十名;获国家级、市级、区级论文类、教学类、软件类、指导类等奖项达数百个,涉及各个学科领域,校风、教风受到社会普遍好评,被誉为开发区最好的学校,现在开发区一中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八方人才,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办学特色

教育也是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即:“以生为本、优质服务”是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办学的核心理念。学校坚定不移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关注人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把服务当产品,学生是服务的对象。

作为展示开发区改革开放形象的一扇窗口,学校始终把办学质量的高低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起来。凡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校和开发区的发展就大胆改革,大胆创新。

学校要求教师树立现代人才观,从多个角度来判定人才,关注人的发展,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遇,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还要求教师:制定标准要“高”、遵守师德要“严”、各种学习要“联”、素质教育要“实”、改革创新要“敢”、业务提高要“苦”。让学生作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者。人性化的德育“润物细无声”,且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不仅如此,教师有个性,学科有特色,学校有特点。

天津市教育督导组督导检查、验收我校,分别给予“学校新,体制新,观念新;目标实,措施实,效果实。”和“求真务实、求新务实、高效务实”的评价。

四、设施、设备情况

拥有教室52个,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11个,计算机、语音、劳技、美术、形体、音乐等专用教室及多功能教室21个,另有图书馆、体育馆、阶梯礼堂以及全塑胶足球场、400米环形跑道、网球场、校园电视台等设施,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现有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99个,如:历史文物欣赏与仿制、法制社团、环保社团、生物社团、电脑机器人小组、桥牌小组、十字绣小组、数码照相小组、书法小组、舞蹈团、合唱团、男、女排球队等,涉及中学教学全部学科类、艺术类以及形体、礼仪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并在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例如:在第三届“碑林杯”国际书法美术大赛中,第十二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我校分获一等集体奖;在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科技之星”科普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比赛暨“天津市首届大中小学校歌演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获天津市第四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初中组报刊一、二、三等奖;获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天津赛区初中组一、二、三等奖,崔含章获初中组第一名;在2004年天津市排球冠军赛青少年组比赛中,我校荣获男子乙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三名;还在全国、天津市各类学科竞赛中曾获一、二、三等奖数十名。

学校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翔实路21号

邮编:300457

联系电话:66219739 66219720 66219721

电子邮箱:teda999wang@eyou.com网址:

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内蒙古集宁一中

集宁一中建校于 1954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集宁一中就以其连年的高升学率和十多名自治区文理科高考状元而创出了

名牌。

1995 年起,乌盟盟委和行署在集宁一中推行“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改革试点,依托自身的名校优势,实现了学

校的滚动发展——在校生由 1995 年的 2100 多人增加到了 2005 年的 10500 多人,十年累计自筹资金 1 . 2 亿元,实

现了办学条件的历史跨越,高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现在,学校占地面积 35 万平方米(分南北两个校区),共有三层

及三层以上的楼房 35 栋,建筑面积约 16 万平方米;教职工近 600 多名,教学班 156 个,是内蒙古自治区占地面积最

广、建筑面积最大、在校师生最多、独具特色的“塞外名校”。

集宁一中作为自治区重点中学,一直面向乌兰察布地区招生。 2002 年国家资助的“宏志班”落户集宁一中后,生源

覆盖自治区中东部六盟市的五十多个旗县市区及周边盟市省区,尖子生相对集中,学生竞争起点高,竞争意识强,竞争风

气浓,特别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冒尖。

集宁一中连续六年面向全国诚聘名师,做大做强了师资队伍这个核心竞争力。一

线教师 95%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他们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二十多所高校。这

种籍贯构成“五湖四海”和就读高校“天南地北”,以及加盟机制的“竞争择优”,

不仅使集宁一中的信息触角伸到了祖国各地,而且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学术氛围和和谐

工作环境,既有利于教师自身才华的施展,又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集宁一中的硬件设施、电教设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达到全国同类学校的一流水平。校园宽阔,生均占地面积、生

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绿地面积,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设计独具匠心,环境美丽诱人,设施设备完善,文化气息浓厚,

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集宁一中办公、学习、活动、食宿条件优良,有近 90% 的学生住校,学校实行寄宿制、封闭式管理。

“让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是集宁一中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培养特长、全面发展”上不断

创新,尖子生突出冒尖,升学率大面积丰收,特长生大放异彩。

近几年,集宁一中先后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

被自治区有关部门评为“文明单位”、“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卫

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绿色

学校”,捧回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优胜杯”;还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专局批

准,取得“聘请外教”资质, 2003 年通过评估验收而被命名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

级中学”。

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集宁一中独具特色且最有优势。因为,学校最小学科的任科教师也不少于5人,多的则接近50人。每个学科的老师,群星闪耀,优势互补,十几乃至几十位教师从事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彼此切磋和交流同一课题,共同解析教学中的难点、热点。学科内部的竞争与协作,年级之间的赶超与配合,学科间的联手与互补,使这支精英荟萃、高手云集的队伍成了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集团军”。正是他们铸就了这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近年来的辉煌,用连年高考的优异成绩消融了人们对“优质高中扩招”的担忧和疑虑。

这支精锐之“师”中,特级教师13名,高级教师159名,一级教师185名,硕士研究生14人,95%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青年教师,有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安徽、宁夏、广东、等省市以及呼和浩特、赤峰、呼伦贝尔、乌海、额尔多斯等盟市招聘调入的,也有从北师大、东北师大、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长沙铁道师范学院等高校毕业分配引进的,还有从周边旗县选贤接纳的。这种籍贯构成的“五湖四海”、就读高校的“天南地北”、加盟机制的“竞争择优”,不仅使集宁一中的信息触角伸到了祖国各地,而且形成了这所“名校”特有的文化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还构建了一个自我加压、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的舞台。

这是集宁一中师资阵容有别于兄弟学校的最大亮点,也是集宁一中“名校品牌”的根本保障。

1、“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

2、“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3、“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4、被自治区有关部门评为“文明学校”

5、“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

6、“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7、“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8、“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

9、捧回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优胜杯”

10、2002年3月,被子自治区文明办确定为中央“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对象,并成为获准开办“宏志班”的两所省级示范学校之一(另一所为包九中 )。

  • 评论列表:
  •  余安吝吻
     发布于 2022-07-30 02:13:08  回复该评论
  • 00米、800米、500米跑的19个冠军,6次打破州记录。一九九0年八月,在大理举行的云南省第八届运动会上,她以2′22〃6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800米跑的亚军。这一年,她被云南师范大学特招
  •  掩吻可难
     发布于 2022-07-29 19:49:32  回复该评论
  • 赛中,我校荣获男子乙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三名;还在全国、天津市各类学科竞赛中曾获一、二、三等奖数十名。学校地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翔实路21号邮编:300457联系电话:66219739
  •  拥嬉怯慌
     发布于 2022-07-30 00:43:37  回复该评论
  • 小组、桥牌小组、十字绣小组、数码照相小组、书法小组、舞蹈团、合唱团、男、女排球队等,涉及中学教学全部学科类、艺术类以及形体、礼仪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并在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在第三届“碑林杯”国际书法美术大赛中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