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俄罗斯的体育竞技水平,为何近些年来下降了不少呢?
- 2、近期去过莫斯科的朋友请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谢谢。
- 3、俄罗斯是传统的体育强国,这个国家的什么体育项目最厉害?
- 4、俄罗斯在奥运会上有那些优势项目?
- 5、体育强国俄罗斯,为何近年来体育水平呈现不断下滑趋势?
俄罗斯的体育竞技水平,为何近些年来下降了不少呢?
在球迷心中,俄罗斯女排的高光时刻当属年雅典奥运会上与中国女排奉献的经典冠亚军决赛,再到世锦赛摘得金牌的黄金时刻。至名将加莫娃和索科洛娃离开国家队后,俄罗斯再无进入半决赛争夺冠军资格。
锦赛新科冠军塞尔维亚派出替补阵容,亚军意大利无缘世界杯,俄罗斯10年来有幸登上领奖台获得季军。但是在世界排坛多强争霸的格局下,仍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份同中国、塞尔维亚、美国、巴西、意大利第一时间获得奥运会冠军,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支欧洲传统强队的实力变化
|俄罗斯女排实力下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下滑体现其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最为辉煌的战绩当属世锦赛,荣获2006和2010世锦赛冠军,自名将加莫娃和索科洛娃离队后,三大赛仅世界杯上获得一枚宝贵铜牌。
即便如此,世界杯的含量不比往届实力。世锦赛新科冠军塞尔维亚并未派出最强阵容,由于取得欧锦赛冠军,特尔季奇选择派二队出征,加之世锦赛亚军意大利并未获得参赛资格。如此一来,俄罗斯女排的铜牌实力值得考究。近10年的大赛战绩如图所示,大多时刻都是在第二集团行列徘徊,具备一定的冲击力,但是与强队交手时无绝对实力取胜。
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仅排名第9
首战连负美国、中国、意大利;时隔一周7.14-7.16回到主场俄罗斯,利用主场优势在实力稍逊一筹的比利时和多米尼加身上取得胜利,但是最后一场败给欧洲劲旅荷兰女排;第三站7.21-7.23的香港站俄罗斯输给塞尔维亚和日本,仅从二队出战的中国女排身上取得胜利;最终3胜6负仅排名第九无缘本年度的南京总决赛。并且从各项数据中可以看出仅有得分一项出任接应的沃隆科娃130分(118分扣球,5拦网,7发球)和巴西接应坦达拉位居得分榜第八位。
2.年女排国家联赛俄罗斯女排仅排名第7女排国家联赛俄罗斯以8胜7负积23分位居第7位,依旧无缘南京总决赛。队中第一进攻手沃隆科娃在主攻排行榜位居第三,总共得分210分;帕鲁贝茨主攻榜位居15位,得分149分。
3.女排国家联赛俄罗斯女排排名下降到第14位
女排国家联赛更是仅有3场胜利最终以10积分排名第14位,均无缘总决赛。下滑体现其三:欧锦赛4强不入郎导经常说欧洲无弱旅,欧洲女排整体实力比较强,即便如此俄罗斯女排也该有一席之地,但是在2019年欧锦赛中俄罗斯无缘4强。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俄罗斯不敌埃格努领衔的实力强劲的意大利女排,最终0-3完败给意大利女排,无缘4强。
下滑体现其四:奥运资格赛艰难3-2取胜韩国,差一点与奥运会失之交臂奥运会女排世界资格赛,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举行的E组比赛中,由名将金软景领衔的韩国女排2-0领先俄罗斯女排,且第三局22-18领先4分,但是被底蕴较足的俄罗斯女排逆风翻盘,最终俄罗斯第一时间拿到奥运会资格。在其他各组中都有冷门爆出,只有该组俄罗斯差一点翻车,这样的过程暴露出俄罗斯已经失去绝对统治力,面对韩国女排均无胜利的把握。
俄罗斯女排为何掉出第一集团?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实力下滑原因一:东京周期三度换帅,队伍失去打法特色东京周期的俄罗斯女排有点像伦敦周期的中国女排,两队在上届奥运会上无缘4强后,主教练都引咎辞职。俄罗斯女排在里约后,主教练马里切夫辞职后,2017年70岁的老帅库兹尤特金再度执掌俄罗斯女排,当时战术体系实行双塔加压+冈察洛娃的三叉戟进攻体系,效果不错;但是不久又换帅由潘科夫执教俄罗斯女排,但是赛季成绩不佳,世界杯前称病辞职,由助理教练意大利布扎托扶正成为主帅。
不得不说,俄罗斯女排和当时的中国女排一样具备一些条件不错的球员,但是由于各个主帅执教风格不同,球员无法凝聚一体,也无法形成固定的进攻核心和打法体系。如今的俄罗斯女排没有以往高举高打的特色,将这一打法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是新科冠军塞尔维亚女排。要知道当年塞尔维亚俗称小俄罗斯队,但是如今却远远超越俄罗斯女排。
放眼世界排坛,能够排在世界前列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打法特色。反观俄罗斯女排因换帅如今已无鲜明特色,队伍的进攻实力和身高都再无绝对实力,这是实力下滑的一大原因。
实力下滑原因二:仅依靠球星冈察洛娃一人进攻,独木难支俄罗斯女排一直以来,进攻是第一利器,也是在世界排坛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前有加莫娃和索科洛娃;上周期由冈察洛娃和科舍列娃,但是本周期无新秀产生,依旧是冈察洛娃和科舍列娃为重点进攻人,随着科舍列娃本周期因为伤病未出现在队中,仅靠冈察洛娃一人进攻,被重点盯防。
实力下滑原因三:保障环节,自由人和二传实力不如往届世界杯二传榜的排名,俄罗斯主力二传斯塔特塞娃以2.51平均有效传球位居第16位。世界杯总共共12支队伍,像美国、巴西、荷兰等国采取根据队伍选择首发二传,仅以一个队伍一个二传这样排名,斯塔特塞娃的传球效率是极低的。斯塔特塞娃传球效率低分两方面,一方面自身实力弥补不足,另外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主攻+自由人的一传体系保障不足造成。
世界杯前三名的队伍中冠军中国女排由龚翔宇(第4)和张常宁(第9);银牌得主美国队罗宾逊(第1)和巴奇(第10);而铜牌得主俄罗斯女排最高的一传效率是排名第12的帕鲁贝茨,这样的排名是与球队实力不符的,说明主攻一传保障有待提高;同时自由人加尔金娜11场比赛下来只接了23个一传且效率较低说明俄罗斯女排自由人保护主攻能力差且一传面积不大,相比老自由人相差较多。要知道在世界杯,老自由人和谢尔班是俩人接一传体系。
实力下滑原因四:外部环境,俄超失去顶级联赛的竞争实力,不如土超和意甲意大利女排联赛和土耳其联赛是当今世界顶级俱乐部的聚集地,也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球员,造就了飞速成长的意大利女排和土耳其女排。
俄罗斯当家球星冈察洛娃接受采访时提到如今的俄罗斯联赛已经大不如前,以至于2019年世俱杯已无俄罗斯俱乐部队伍,赛季的欧冠赛程,8强赛中也仅有一家莫斯科迪纳摩身在其中,但最终也遗憾出局。以往的俄罗斯超级联赛是众多球星争相前往的地方,吸引当时排坛的众多名将,也是欧冠和世俱杯的夺冠热门。联赛的水平一定程度反映出国家队女排,如今的俄超水平下滑很难再为俄罗斯女排国家队输送出优秀的选手。
俄罗斯女排能重回巅峰吗?
虽说俄罗斯女排实力下滑,但是底蕴犹存。具备冲击强队的实力,如今的各支队伍实力相差不大,只要取长补短,在比赛时临场准备充足都值得各支队伍引起格外重视。
重回巅峰潜质一:双塔副攻攻拦俱佳年世界杯的拦网排行榜,副攻科洛乐娃以每局1个有效拦网排名第一,令人羡慕的是第三名同样是来自俄罗斯的副攻埃菲莫娃以每局0.8平均拦网。这样的副攻拦网组合令人羡慕。同时科洛乐娃是年世界杯最佳副攻,以122分的总得分位居所有攻手的第12位。
重回巅峰潜质二:主教练有战术意图,欲召回名将科舍列娃俄罗斯女排主教练布扎托在家乡意大利接受采访,他表示:我们正在俄罗斯女排制定训练计划,并在积极沟通名将科舍列娃召回国家队。世界杯后主教练布扎托的教练职务稳定,并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这对俄罗斯女排是一大利好消息,同时科舍列娃如果能够顺利回归,她的领袖气质绝对能够提高队伍战斗气质。如果合理安排好阵容,巧妙调动好冈察洛娃和科舍列娃,这样的进攻实力令人担忧。同时给主教练的排兵布阵提供更多选择。
总结
每支排坛传统强队都会经历高峰和低谷,同样都有着自己多少年来积淀的战术特色,背后更有着每个国家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秘密武器,同时还要根据排坛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融入传统的战术体系。很显然俄罗斯女排因为三度换帅丢失了传统特色,同时缺乏对高快的战术体系缺乏研究。但是随着新帅位置的尘埃落定以及备战时间较长,尚有时间对队伍加强短板,召回老将科舍列娃对战术体系提供更多选择,仍是各支队伍不可忽视的一支劲旅。
近期去过莫斯科的朋友请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谢谢。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Moscow)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
自然地理: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仅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最高点253米)。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82毫米,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全市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洁干净。
历史概况:莫斯科是一座历史悠久和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始建于12世纪中期。
莫斯科市名来源于莫斯科河,关于莫斯科河的语源,说法有三: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莫斯科市作为居民点最早见诸史册是在公元1147年。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林”一词,一说源出希腊语,意为“城堡”或“峭壁”;一说源出早期俄语词“克里姆”,指一种可作建材的针叶树。后来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围逐渐形成若干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村落。13世纪初成为莫斯科公国的都城。14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从而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莫斯科建城860周年庆典
15世纪中期莫斯科已成为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纪初。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仍发挥着俄国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今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1812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这个城市在大火中焚毁,但很快又重新建设起来。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铁路。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莫斯科紧随彼得格勒之后,也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3月从彼得格勒(后改名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为苏联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镇纳入城市范围,组成大莫斯科区。1987年,莫斯科市政当局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定为城庆日,举行各类城庆活动。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1987年,莫斯科市政当局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定为城庆日,举行各类城庆活动。
行政区划和人口:1968年全市分为30个区(包括环城公路外的新兴城镇泽廖诺格勒),其中13个内城区的人口、面积均少于17个外城区。人口中俄罗斯人占89.2%,其余为犹太、乌克兰和鞑靼人。
从1897年到1926年,莫斯科的人口从103.9万人增加到208万人。从1926年到1939年,莫斯科居民增加了2.2倍,达到460.9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莫斯科的人口继续增加,但速度有所缓慢。1959年为613.3万人,1970年为719.4万人,1979年为814.2万人,1995年为887.5万人,1989年为897.2万人。自1989年以后,莫斯科的人口开始呈下降趋势,1993年为871.7万人,1997年为863.9万人,1998年为850万人,2000年为838. 9万人。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为1000万,连同外来人口约为1200万。截至2006年1月,人口约1415万。
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达29000人/平方公里。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万人(1976),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仅为2.5‰(1976)。
生态环境:莫斯科生态保护良好,在环保问题上执法严格。1997年俄罗斯全国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300多件刑事案,其中150件就是莫斯科立案的。一般大城市预算中生态保护费占百分之三,莫斯科达百分之五。早已实行汽油无铅化,但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污染汽体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八,城市加强了汽车废气检测,禁止污染超标车上路,限制二手车进口和老汽车登记。由于历史原因,市中心区64万居民人均绿地仅9平方米,市政府决定市、区政府每年各拨款200万卢布,把6000个小公园改造为自然保护地,禁止在那里修建任何建筑物。1998年,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签发了在全市新辟8个自然保护区的决议,其中包括市东工厂区附近1200公顷伊兹迈洛沃森林松园、叶利钦总统等领导人居住区所在地克雷拉茨科耶丘陵和莫斯科大学所在地的麻雀山(前列宁山)。新辟的自然保护区加上原有的四片保护区,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00公顷,再加上全市星罗棋布的街心花园和公园,使绿地面积共达达2万4千公顷,约占全市面积40%,人均绿地30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卢日科夫因此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最佳生态师”奖。
文化教育: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设施众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学校和84所高等学校。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为最著名。列宁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藏书3570万册(1995年)。每年出版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学工作者人数达20多万。除国家科学院外,还设有全国性的艺术、医学、教育和农业研究院。
市内有121个剧院。国家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家中央木偶剧院、莫斯科国家马戏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享有世界声誉。有110个电影院、31个歌舞厅和72个文化宫。电视以4个频道播出。莫斯科广播电台以多种国内语言和60余种外语播出。出版34种报纸。市内有65座博物馆,美术馆中以国立普希金艺术博物馆、特雷塔雅科夫美术馆以及兵器馆(克里姆林宫内)、国立历史博物馆等较为著名。
体育设施有大型体育馆(座位在1500个以上)1970个(1997年),体育场96个(1997年),其中奥林匹克综合运动场面积达11557平方米,1980年曾在此举办第22届奥运会。还有65个游泳池、290处足球场、1200个健身房赛车场4个和1600个蓝球排球场。
医疗设施包括193所医院和1000个诊所。
工商业: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以后先后成为苏联、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两万多家工厂。以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业为最重要,其他工业项目有汽车制造、化工、纺织、电子、航空、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筑、印刷等。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工业很发达,市郊农业也很发达。
当地发电站以经管道从中亚、北高加索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输入的天然气为燃料。建有大型天然气库和环城管道。伏尔加河上的乌格利奇、雷宾斯克、高尔基、萨马拉、伏尔加格勒水电站经高压输电线向莫斯科供电。市东有热电站。
莫斯科也是独联体最大的商业中心,俄罗斯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业办事机构都设在这里。设有全国银行、保险机构总部、66家大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中以“儿童世界”、中央百货公司和国家百货公司为最大。
交通运输:莫斯科交通发达,是全国铁路、公路、河运和航空的枢纽,电气化铁路和公路通向四面八方。
作为俄罗斯铁路系统的中心,莫斯科营运货物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该市有9个客运火车站,在离市区约50公里的外围修筑了全长550公里的大环形铁路。铁路通往圣彼得堡、基洛夫、基辅、弗拉迪沃斯克、哈尔科夫、顿巴斯、明斯克、华沙、柏林等国内外城市和乌拉尔、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中亚、克里米亚、西伯利亚、波罗的海等地区。
地铁是莫斯科客运最大的交通工具,全市共有8条地铁线路,营运里程达212.5公里(1995年)。
莫斯科河流经市区,有3个河港。莫斯科运河的开凿,将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沟通,水上交通可达海上。伏尔加河-顿河运河通航后,莫斯科成为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及里海的“5海之港”,当地3个河港年货运量2900万吨。
莫斯科作为独联体航空网的中心,拥有4座机场,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首都和纽约、蒙特利尔、东京等外国城市有直达航线,与97个国家、122个城市有国际航运业务。市内交通较发达,地铁和公共汽车为主要工具,私人汽车在稳步增加。
市政规划:1971年通过《莫斯科发展总规划》。城市布局严整,呈环形和放射状,从内向外分别为街道环、园林路环、大莫斯科环城铁路和莫斯科环城公路。每个环区的作用和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反映了莫斯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克里姆林宫城堡处在全市中心,早期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后成为苏联国家的象征。
全市共分八个区,高尔基大街是全市的主要干道,也是最繁华的大街。列宁大街宽50多米,加里宁大街是全市最现代化的大街。市区内花园、街心花园、文化休息公园、绿化园林带比比皆是。
主要建筑和景点:莫斯科是一座历史名城,以布局严整的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伸展。克里姆林宫是俄国历代沙皇的宫殿,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原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都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克里姆林宫城堡内有精美的教堂、宫殿、钟塔、塔楼,建筑气势雄伟,举世闻名。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心教堂广场,有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有凝重端装的报喜教堂,有容纳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克里姆林宫东侧是国家仪典中心——红场,红场内有列宁墓,南端有波克罗夫斯基教堂(1554-1560)。园林路环以内主要为政府机构和商业区,大部分国家机关和主要饭店、商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原经互会总部均建在此。园林路环和环城铁路之间多工厂、火车站和货场。
其他名胜有诺沃德维奇女隐修院教堂钟楼、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驻地、列宁中央体育馆、乌克兰饭店和国立莫斯科大学。环城铁路以外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厂和住宅区。
雕塑是莫斯科市内别具风格的装饰,市内多处屹立着用青铜或大理石雕塑的塑像和纪念碑。全市有11个自然森林区,近百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内有街心花园800多个。
在莫斯科近郊有新圣母修道院、特罗伊察东正教大修道院、西蒙诺夫修道院等。城郊的新村银松林、希姆基、奥斯坦基诺等地翠林茂盛,清幽宜人。
1995年5月16日,莫斯科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俄罗斯是传统的体育强国,这个国家的什么体育项目最厉害?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传统的体育强国,在每次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中都是名列前茅,而俄罗斯在夏季奥运会中的最强项目是花样游泳,在冬季奥运会上的最强项目是女子单人花样滑冰。
首先,俄罗斯的花样游泳队实在是太强悍了,基本上历届夏季奥运会的花样游泳比赛中,俄罗斯都能够获得奖牌,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金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我国的花样游泳队第一次拿到了金牌。
结果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的两枚金牌再次被俄罗斯收入囊中,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依然是俄罗斯的花样游泳队强势夺冠,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中还是俄罗斯拿到花样游泳项目的两枚金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俄罗斯在未来几届夏季奥运会中,依然会包揽花样游泳的两枚金牌。
其次,关注过本届北京冬奥会的观众都知道,来自俄罗斯奥委会的“三娃”在女单花滑中,完全就是“降维打击”,而俄罗斯在女单花滑项目中的优势,从索契冬奥会时期就开始建立了,当时俄罗斯选手安迪琳娜·斯托尼科娃力压韩国名将金妍儿,拿到了花样滑冰的冠军,到了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俄罗斯的两名女单花滑选手直接包揽了金牌和银牌。
而从2020年开始,俄罗斯开始进入现在的“三娃时代”,她们分别是瓦利耶娃、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这三位的实力完全就是断层式领先,如果不是瓦利耶娃今年被兴奋剂影响严重的话,那么北京冬奥会女单花滑比赛的金牌、银牌和铜牌都将被俄罗斯包揽,而且未来几年内,这“三娃”将继续统治女单花滑比赛。
俄罗斯在奥运会上有那些优势项目?
选段:女子撑杆跳高的伊辛巴耶娃、女子跳远的莱贝德娃代表了俄罗斯田径的最高水平。摔跤和拳击方面俄罗斯保持了原有的水平,花游和艺体则一如既往属于俄罗斯的“专有领地”。在自行车、击剑、跳水、游泳、女排、举重、赛艇、现代五项等项目上,俄罗斯也都有争夺金牌的实力
俄罗斯优势项目
2008-07-17
俄罗斯体育一向以夺金点多著称,但是在雅典奥运会上,他们的很多项目发挥并不理想,最终他们只在11个大项上获得了27枚金牌,位于美国和中国之后,排在奖牌榜的第三位,这也是自1952年苏联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以来,他们首次在奖牌榜上跌出前两位。
其实自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已经难以在奥运会上和美国相抗衡,96年和2000年俄罗斯两次位于美国之后列第二位。在雅典,俄罗斯军团从一开赛开始就表现不顺,在他们的强项射击上,数位世界顶尖高手都未能按计划夺金,反而输给了奖牌榜上的直接竞争对手中国选手,这也直接造成了俄罗斯队最终在金牌数量上落在中国之后。
俄罗斯的另一个强项体操,虽然有涅莫夫和霍尔金娜这等殿堂级名将领军,但却难奈岁月的流逝,竟然在这个一直以来的夺金大项上一无所获。此外,在开赛初期的击剑、蹦床、跳水、柔道等项目上,俄罗斯也错失了一些金牌。虽然俄罗斯的强项一向是在比赛后期进行,而他们后半程的表现也确实不错,在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上都包揽了金牌,摔跤也有五金入帐,但是由于前半段表现实在不佳,还是没能在最后阶段超越中国。
鉴于俄罗斯体育近年来的下滑趋势,总统普京开始亲自过问,他表示俄罗斯将加大对体育的投入,争取在短期内重新恢复俄罗斯往日的风采。最近这个奥运周期,俄罗斯的体育确实也有复苏的迹象。他们的体操选手虽然在06的世锦赛上依然没有获得金牌,但是以扎莫洛德奇科娃和克留科夫为代表的新一代选手,已经表现出了令人不可小看的实力。
在06年的射击世界杯总决赛上,俄罗斯显示出极为强大的实力,他们一举在15个项目中拿下9枚金牌,远远把其他国家甩在身后。在男子手枪和飞碟的六个项目上,俄罗斯竟包揽了全部冠军,而女子的六个项目,她们也拿走了一半的金牌。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场上,俄罗斯神枪手们必将有所作为。
此外,在俄罗斯的传统强项上,他们也基本保持住了优势。女子撑杆跳高的伊辛巴耶娃、女子跳远的莱贝德娃代表了俄罗斯田径的最高水平。摔跤和拳击方面俄罗斯保持了原有的水平,花游和艺体则一如既往属于俄罗斯的“专有领地”。在自行车、击剑、跳水、游泳、女排、举重、赛艇、现代五项等项目上,俄罗斯也都有争夺金牌的实力,北京奥运会,他们必将成为中国军团的一大竞争对手。
转自:新浪体育
体育强国俄罗斯,为何近年来体育水平呈现不断下滑趋势?
俄罗斯作为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资产最大的国家,不管在什么方面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作为世界性大国的俄罗斯在体育方面更时如此,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逐渐降低。在这样的环境下,曾经的体育强国俄罗斯,多项运动的竞技水平正在下降。
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是体育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为了提高国家人民身体素质水平,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青少年体育以及大众体育。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现在一直想重回苏联时期的辉煌,但是现在的俄罗斯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不断下滑的经济状况下,俄罗斯把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军事发展上。
可以说为了维持世界强国,俄罗斯不得不有所取舍。由于经济状况的问题,也导致俄罗斯很多顶尖的运动选择了并谋出路。可以说现在特别烧钱的体育项目也是俄罗斯不得不放弃的领域。
另外就是,现在俄罗斯对待竞技体育的关注度在下降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待体育项目的发展,他们是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了大众体育上面。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的总统普京他就是一个超级体育迷,有他主政俄罗斯对于体育的重视肯定不会放松。但是俄罗斯的现状不允许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竞技体育方面,也许俄罗斯通过更好的普及大众体育,可以让很多年青的运动员迅速成长起来。
通过对大众体育的经营,也许俄罗斯也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体育强国之路。
各位读者,对于现在俄罗斯的体育水平状况,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