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分布图
- 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结构布局
- 3、社区文化体育中心内部应如何布置,5到6层,建筑面积在5000平米,最好能有平面大致的布置图,框架结
- 4、中国十大著名体育馆,看看哪个设计的最漂亮呢?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分布图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分布图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分布图,根据《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和已初步确定的竞赛项目,目前杭州市属第一批33个场馆及设施建设任务已经明确。行动大会对场馆及设施建设的时间进度提出了要求
有多少场馆?
2022年杭州亚运会杭州市场馆及亚运村分布图
根据《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和已初步确定的竞赛项目,目前杭州市属第一批33个场馆及设施建设任务已经明确。其中,新建场馆5个、续建场馆7个、改造提升场馆12个、临建场馆7个、新建亚运村1个、利用现有资源改造提升亚运分村1个。
大会向33个场馆及设施建设所涉的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淳安县、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等11个责任单位下达了任务书。
新建场馆5个
拱墅区城西体育公园体育馆(乒乓球)
富阳区射击射箭馆(射击、射箭、现代五项)
富阳区水上运动中心(皮划艇、赛艇)
富阳区激流回旋场地(激流回旋)
淳安县场地自行车项目(场地自行车)
续建场馆7个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馆(排球)
杭州奥体博览城主体育场(田径)
杭州奥体博览城网球中心(网球)
滨江区体育馆(羽毛球)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篮球)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游泳、跳水)
萧山区瓜沥镇文体中心体育馆(卡巴迪、武术)
改建和改造提升场馆12个
杭州市体育中心(轮滑)
杭州体育馆(拳击)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场(橄榄球)
杭州棋院(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
江干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足球)
西湖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
萧山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足球)
萧山区体育中心体育馆(举重)
萧山区临浦体育馆(柔道、摔跤)
余杭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足球)
余杭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排球)
富阳区体育馆(手球)
临建场馆7个
拱墅区城西体育公园体育场(曲棍球)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壁球、击剑)
淳安县公开水域项目(公开水域游泳)
淳安县公路自行车项目(公路自行车)
淳安县山地自行车项目(山地自行车)
淳安县小轮车项目(小轮车)
淳安县铁人三项项目(铁人三项)
何时建成?
行动大会对场馆及设施建设的时间进度提出了要求:2017年10月场馆和设施建设全面启动;2018年6月新建场馆及设施全面开工;2021年3月所有场馆及设施全面竣工交付,并启动场馆化运行,达到满足赛事要求。
场馆建设的要求
绿色 ,要积极倡导在场馆设计、建设中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利用;
智能 ,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产业优势,以 “ 互联网+ ” 推进智慧场馆设计、建设和运行,全面提升场馆及设施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
节俭 ,强调最高标准与节俭办赛的有机统一,做到 “ 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 ”,亚运会场馆及设施尽量做到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
文明 ,注重功能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力把 “ 大国风范、江南特色、杭州韵味 ” 融入场馆及设施的设计、建设每一个细节,让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各国代表品读“中国故事”,品味 “ 杭州文化 ”,展现杭州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
各处亚运场馆新情报,一起来瞧瞧!
先来看看杭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杭州奥体中心由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小球中心(综合训练馆)、网球中心组成。大家熟悉的大小“莲花”已然在这里绽放。
淳安县
杭州亚运会淳安场地自行车馆位于千岛湖旅游度假区界首鲁能胜地项目区块,设计灵感来源于地平线上升起的`红日以及鱼跃水面溅起的水滴。
设计建筑空间充分考虑了室内外景观的互动,在观众大厅,通透的景观界面使千岛湖山水成为建筑的生态展览。
拱墅区
运河亚运公园(亚运场馆)位于拱墅区申花单元,东至学院北路、西至丰潭路、南至申花路、北至留祥路。场馆功能布局以花园岗街为界,“南馆”为乒乓球比赛馆,“北场”为亚运曲棍球比赛场地。
余杭区
余杭区体育中心北临人民大道,西临东湖南路,东临南兴路,将改建余杭区体育馆、余杭区体育场,新建排球热身馆、综合训练馆等。其中余杭区体育馆比赛项目拟定为排球,余杭区体育场(临平职高体育场)比赛项目拟定为足球。
余杭区另一个亚运会比赛场地位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场(余杭塘路2318号),比赛项目拟定为排球和橄榄球。
富阳区
现代五项是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人顾拜旦先生发起创立的项目,包含射击、击剑、游泳、马术和跑步五个比赛项目。
亚运会射击射箭馆(现代五项场地)位于富阳区银湖街道九龙大道与龙溪北路交叉口西北侧,规划用地约413余亩,将会举办包括射击、射箭、现代五项三大类竞赛项目。
北支江水上运动中心项目包含一座水上运动中心场馆、长4.2公里景观带以及通往场馆的主要道路。其中,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占地115亩。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结构布局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分为三部分:北部是6.8平方千米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部是3.15平方千米的中心区、南部是1.64平方千米的已建成和预留区(奥体中心)。
已建成和预留区原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北四环中路以南、北辰路以东的地区,所有场馆均为1990年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和英东游泳馆。其南部的预留地将被开发为文化商务区。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部,科荟路以南,北四环中路以北。其西北角设有奥运村,南部设有各个主场馆,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赛时为击剑馆、国际广播中心)等。此外,奥林匹克多功能演播塔(玲珑塔)、数字北京大厦、主新闻中心也在这一区域 。森林公园位于科荟路以北,利用挖湖堆山的中国古代园林技术,建造出“奥海”、“仰山”,作为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的终点。园区以五环路划分为北区和南区,南区以人工景观为主,北区的定位则更贴近自然野趣。两区中间设置一座跨越五环路的“生态廊道”。其西侧设有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及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现称“国家网球中心”)。另一种划分方式中,除了奥运村之外的各区域按照规划功能进行组合,划分出五个片区:
国家体育场北路以南为“体育功能区”,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等主要体育设施位于此区域内。国家体育场北路和科荟路间,龙形水系东侧为“文化科教区”,赛后开放的中国科技馆新馆、规划中的中国美术馆新馆、中国国学中心等科教文化设施设置在这一区域。国家体育场北路和科荟路间,龙形水系西侧为“特色商业区”,国家会议中心、北辰洲际酒店、下沉广场商业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瞭望塔位于此区域 。科荟路与五环路间为“森林游憩区”,对应森林公园南区。五环路以北为“生态康体区”,对应森林公园北区。
奥林匹克公园围绕贯穿整个园区的中轴线设计了不同的景观,设计了三条轴线——中轴线、西侧的树阵和东侧的龙形水系。在龙形水系和中轴线之间设置了三段不同的空间(庆典广场、下沉花园、休闲广场),水系两岸也分别配套进行了景观设计。在园区之中设置了一个标志性景观塔——玲珑塔,赛时为媒体提供演播室、电视转播等服务。此外,园区中已有的历史遗存,包括北顶娘娘庙等古迹在内,也放在了景观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
中轴线本身设计为景观大道,总面积40万平方米,中间不设置建筑物(称作“虚轴”,与内城设置建筑物的“实轴”相对)。大道南起熊猫环岛,北至森林公园南门广场,总长3.7千米,在宽度为21至60米不等的范围内采用灰色花岗石模仿中国古建筑中的御道进行铺装,即使与市政道路相交的位置也保持不变,以保持大道的完整性。
西侧的树阵景观带宽100米,长2.4千米,南起四环路北侧,北至科荟路,中间在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东侧断开以形成广场。树阵中的树木间隔为6米,矩阵排列,树种以北京本地物种为主,考虑到成本没有全部使用银杏,而是以油松、毛白杨、国槐、栾树等树种为方阵主体,两侧以银杏阵列贯穿。树下则从南部的硬质透水砖,变成中部的规则绿篱,最终变为北部的自由绿化,逐渐融入森林之中。
东侧的龙形水系总长约2.7千米,宽度20至125米,总面积16.5公顷,南起鸟巢南侧,北至森林公园奥海。虽然是人工水系,水源也是污水处理厂中生产的中水,但是在建设中人工构建了生态平衡,以达到自然净化的效果。西岸的湖边西路为非机动车道,在下沉花园旁设置了亲水平台,并辅以台阶、平台、座椅等设施。东岸则设置了带状绿地,西侧植被种植较矮较稀疏,东侧叫高较密,这样一来既利于从东岸向西观赏中心区,也使得中心区向东望去的景色富有层次感。
三段空间中,南段的庆典广场与中轴广场相连,为周边的国家体育场、游泳中心、体育馆提供赛时和赛后大型活动人流集散和室外活动举办的空间,南北两侧设置了喷水池。中段的下沉花园结合周边的地铁站和20多万平米的地下商业设施进行设计,以“开放的紫禁城”为主题设置了7个院落,自南到北依次排开,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4、5号院由道路分隔,采用同一设计),体现出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北段的休闲花园则自然种植了植被 ,作为中心区逐渐过渡到森林的缓冲地带,植被中间留有空地以便活动;在建的瞭望塔位于休闲花园内。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环形交通走廊通道全长9.9公里,其中主干道长4.5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城市隧道。条环形通道的走向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南一路、湖边东路、北一路和景观西路大致相当。其中东西两段距地面13米,南北两段距地面7.8米。通道主体长4498.92米,与附1713.8米,与地面相连的出口长3719.06米,整个地下工程全长9931.78米。通道宽12.25米,共有3条车道。通道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只允许逆时针单向行驶,且限速每小时30公里。25个出入口连接周边路网。地下通道内平均每两三百米就有一个出入口,总计有25个之多。密集的出入口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周边的北四环路、成府路、大屯路、科荟路、北辰路等近10条市政道路相通。其中,与地面道路相连的有6个入口和7个出口,与大屯路隧道及成府路隧道相连的有6个入口和6个出口。地下通道还与周边楼宇内的地下车库相通,并为那些还在图纸上、没有开工的楼宇预留了接口,这样的接口共有34个。此外,地下通道并非单纯的交通过道,里面有完备的附属设施,其中包括5个独立的人员逃生出口、1座消防泵站、1个监控中心及排风机房和送风机房。
社区文化体育中心内部应如何布置,5到6层,建筑面积在5000平米,最好能有平面大致的布置图,框架结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万M2):25.8
座席数:91000
赛时功能:田径、足球
赛后功能:将用于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中国十大著名体育馆,看看哪个设计的最漂亮呢?
月初,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备受瞩目的《“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即将出台,规划中着重提及的,就是各部门要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省市综合水平的提高,体育赛事所依附的体育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其中不乏投资巨大,规模宏伟的满足国际水平的高端建筑,如正在筹建的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游泳馆和成都mgm竞技展演中心,也有如沈阳盛京NBA国际演艺中心一样不了了之的。
但不管怎样,建造场馆容易,如何利用好这些“巨无霸”是摆在各单位面前的最大难题。下面体育bank为您依照体育场馆的规模来梳理现今国内的十大体育馆,他们都有上万人的容量,定位于体育赛事,每年也都会举办各种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从他们的构造和运营中,可能会给各方以新的启发
地点:南京
投入使用时间:青奥会开始时
容量:20000人
占地面积:总用地约101万平方米
投资总规模:整个公园总投资34亿
场馆介绍:按NBA比赛标准建设的六层建筑,内场4000平方米,中央有一块大屏实时转播赛事,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体育馆。根据节俭主题内部的硬件大多为临时性的,将在赛事结束后处理。
设计特点:主推的“江鸥展翅”造型从规划设计首次揭秘开始就足够博人眼球,白色的线条宛若翅膀上的羽毛,错落有致很有层次感。其两翅除了2万座的综合体育馆,还相邻着1.8万座的体育场,与体育场相邻一个更为大型的体育馆也可以看出设计师独特的构思。
建造意义:作为南京青奥会的重点场馆之一,最初建造的宗旨就是服务于青奥会,确保奥运级别的赛事上能有与其配套的硬件条件。
运营模式:整个场馆作为青奥体育公园的重中之重,计划将在公园落成之后承办体育赛事、演唱会、文艺表演、大型展会等活动,同时将实行公益性运营、向社会免费或低价开放,把整个公园打造成江北新城乃至全市市民的健身场所,真正体现“跨江发展”、造福于民的建设初衷。
场馆现状及未来趋势:总投资约34亿的体育公园,在青奥会结束之后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原计划2014年6月份全面竣工的青奥体育公园却迟迟没有回应,但作为主场馆的综合体育馆,将在未来确保南京能承办更为高端的赛事。
地点:北京
容量:18000人
占地面积:6.87公顷
投资总规模:8.5亿元左右
场馆介绍:俗称折扇,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内设18000个固定座位数及2000个临时座位数,拥有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保温玻璃幕墙、玻璃“衣”等设施。
设计特点:馆内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九层复合结构,通过构造多功能技术的复合屋面以解决屋面雨点噪声,减少对体育馆正常使用的干扰。从绿色、人文、科技三大方面,充分考虑到废料处理,看台设计,工程材料污染等棘手问题,运用填埋和数学规划等合理的解决办法,环保节俭办奥运。
建造意义:与鸟巢、水立方构成奥运三大主场馆,突出奥运会的人性化、环保的设计,奥运会后成为北京设施最先进、座席最多的室内运动馆,以组织各类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和大型体育、文艺商业性表演活动为主导功能。
运营模式:从最初设立开始时,已经可以确定了国家体育馆的地位,在之后的几年中,陆续有开展“2012CCTV体坛风云人物”等大型体育活动和“启航2013——元旦晚会”等文艺活动,
场馆现状及未来趋势:考虑到场馆硬件设备和所在地域,从竣工国家体育馆一直以来有较高的使用率,很多大型赛事都愿意于此举办,现已经成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活动中心,在未来将会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
地点:北京
容量:18000人
设计方:HOK、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
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
投资总规模:4.2亿
场馆介绍:国内少数几个能与NBA场馆相媲美的专业篮球馆,场馆18000个坐席全部为软包座椅,顶部装有美国进口达科漏斗型显示屏系统,可升降至任何位置,四面屏还可收入八面屏中并升至屋顶。同时配有NBA标准的达科All Spor5000计时计分系统,顶一站式装卸区直通后台及场地区及五星级标准的后台功能区。
设计特点:外观主体颜色采用金色倍显豪,2.1万余块金色铝板组成外部墙体,错落有致,像是有着生命的律动,将“绿色、科技、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工作贯穿于设计、施工以及设备选型的建设全过程。
建造意义:在满足2008年奥运篮球比赛需要的同时,它和五棵松棒球场,以及附近其他文化体育设施共同组成文化体育中心,还将成为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
运营模式:国内少有的拥有冠名的场馆,从万事达卡到乐视体育,乐视体育生态中心从2008年起一直保持着高绩效,每年近10场的大型体育文艺活动让场馆优质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也是其他场馆运营商可以考虑的模式。
场馆现状及未来趋势: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现成为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大量的精彩赛事仍旧会考虑到在此举办,也充分体现出了乐视体育生态中心的影响力,考虑到配置上的优势,乐视体育生态中心的服役期还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