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50米跑教学策略(50米跑教学建议)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体育50米短跑训练技巧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中考体育的考试了,相信中考体育的训练技巧也是大家备受关注的。我一起看一下中考体育50米短跑训练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起跑

采用站立式起跑方式,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紧靠起跑线后沿,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半长,两脚左右间隔半脚,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抬头眼向前看3~5米处,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或“跑”的口令。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脚用力蹬地。后退蹬地后迅速前摆,前腿迅速蹬直,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而有力的摆臂,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快的跑速。

推荐阅读:中考体育1000米技巧

在起跑教学中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① 让学生体会后蹬力量。方法:采用对抗性练习。

② 如何集中注意力。

③ 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要保持长期性的练习,可在每节课的准备或结束部分进行。

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加速度能力

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训练:

1)20~30米加速跑6-8次;

2)下坡跑20-30米左右(要求在坡道上逐渐加速,在平道时达到最高频率和最大步长,以体会最高速度感);

(3)20~30米站立式听枪起跑:6-8次。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体育50米短跑训练技巧,仅供大家参考,更多中考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站!

小学50米跑步技巧和动作要领

第一步,50米跑,最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孩子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能够使孩子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

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

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在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这个孩子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

如果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第二步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起跑阶段

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动作过程主要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环节。

1. 当听到‘各就位’时,两脚依次前后踏在起跑器的支撑面上,后膝跪地,两手撑于起跑线后沿,两臂伸直,两手距离与肩同宽,四指并拢与拇指成拱形支撑。

2. 听到‘预备’时,平稳地抬起臀部,臀部抬高于肩,重心前移,此时重心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的脚掌上,前后腿应保持一定角度,不能蹬太直,两腿紧贴起跑器,使整个身体如紧压的弹簧一样成稳定状态。

3. 听到‘跑’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地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

起跑后的加速阶段

上体主动前倾,后蹬积极有力,蹬地腿蹬离地面后,起跑后2--3步两腿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着地,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腿着地点逐渐合拢到一条直线两侧。

起跑后就转上加速跑,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千万不要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在加速跑中要注意:

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点。

②掌握好步幅,逐渐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体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长与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后蹬角度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加速快。前摆稍低,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

途中跑阶段

跑是支撑与腾空快速交替的周期性动作,动作结构分为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后缓冲三个紧密联系的动作阶段。

1. 当身体重心迅速移过支点的垂直面,支撑腿缓冲达到一定限度时,开始后蹬,此时摆动腿摆过支撑腿并迅速带动同侧髋关节向上摆动,支撑腿在摆动腿的配合下,积极蹬地,继续伸展髋关节和快速有力地伸展膝、踝关节。

2. 着地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后,膝踝关节应继续弯曲缓冲,当缓冲到一定限度时,摆动腿略超过支撑腿,大小腿折叠角度最小,在最大缓冲时,膝、踝关节弯曲如被压紧的弹簧状态,不但减小了着地时的阻力,也为快速有力的后蹬创造了良好条件。

要注意:眼看前方,不要昂头或低头。昂头,看不见前方路易出现抢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危险;低头,没有方向感。无论昂头和低头都不利维持身体平衡,易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运动。要看准目标,保持斗志,一鼓作气,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或减速跑,特别最后10米左右,最易减速。

终点跑阶段

终点跑与途中跑技术相同,应保持自然放松的跑法,在进入终点时,上体前倾快速摆臂,在距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极速前倾,以胸,肩部撞压终点线。

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好。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绩。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跑过去。把终点定远5-7米,保持高 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

第三步就是相应训练方法

高抬腿跑

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尽量快速。两臂前后摆,上身挺直,目视正前方,前脚掌着地,两脚先后抬起与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势两脚交替向前匀速前进。在高抬腿跑的过程中,上身应始终保持挺直,逐渐加快抬腿频率。高抬腿跑能促进50米途中跑的步幅。

小步跑

也是经典训练动作之一,练的是一种感觉,脚蹬地的感觉。身体重心微微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主要增加踝关节的支撑力量,提高跑的频率,而且能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改善身体各关节特别是踝、膝、髋关节的灵活性。

单脚跳

身体保持直立,两臂自然摆臂,单脚起跳,前脚掌着地,着地后缓冲连续跳起。行进间单脚跳连续主要促进前脚掌力及踝关节力量,有助于50米加速。

跑楼梯

前脚掌着地,以高频率来向上攀爬楼梯,距离不要太长,力求短期加速。

摆臂练习

眼睛直视前方,肩部尽量不晃动,手臂大约成90度角,放松自然摆动,可以体会不同摆动速度。

起跑训练

作为一个短距离项目,起跑十分关键,可以让同学帮忙发令,找到一个感觉,提升反应速度。主要训练反应和精神集中。

韧带训练

其实韧带也是跑步的一个核心,压好韧带,成绩又会有新的突破。

深蹲

练习腿部肌肉爆发力,还是很有效果的。

中小学生应该怎样通过平时的体育训练来提高50米跑的成绩?

在小学毕业升中学、初中毕业升高中的体育考试中,多数采用50米跑的测试来评定学生速度素质指标的优劣。可见练好50米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0米跑距离短,在身体素质方面应着重抓好爆发性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发展;在技术动作上要反复强调跑的动作协调,自然轻快,注意两腿蹬摆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正确的上体姿势和摆臂技术。同时还应加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能力的训练。在进行50米跑训练的时候,首先要反复抓好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1、途中跑技术动作练习

这些练习包括:

①在直道上进行中等速度反复跑30——60米。

②采用各种专门性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弓箭步摆臂练习等。

③从加速跑开始,到最快速度跑10——20米。

2、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在众多的方法中可选择以下方法练习:

①站立式起跑。体会起跑后加速跑的技术。

②蹲踞式起跑练习20~30米。

③原地慢跑,听信号快速起跑练习。

3、各种跳跃练习

如立定跳远,单脚跳,跨步跳等。训练爆发性力量。

4、练习终点跑和全程跑

这些练习包括:

①中速跑30米至终点线前1米处,上体前倾做撞线动作。

②以最快速度跑过终点,不做撞线动作。

③用站立式,蹲踞式起跑动作做计时的50米全程跑对比训练。

在进行50米跑的训练时,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合理运用练习方法,克服困难,每次训练力求做到动作技术有一定的实效性。只要坚持进行训练,量的有效积累必将带来质的飞跃,50米跑的成绩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50米跑步技巧

1、前倾身体:全程保持身体稍微前倾(但不至于跌到),不要弓腰。前倾角度越大,速度越快。

2、S形体姿:跑步时,背部挺直,全程(包括脚踩地时)保持双膝微屈。跑步时头顶所处的高度应当比平时站立时头顶(距离地面的高度)低2~3英寸(1英寸=2。54厘米)为宜。

3、步幅要小:单脚落地时,应当处于身体下面,而非前面(步伐过大时,前脚会处于身体前面)。记住:步幅越大,身体的平衡感就越差;相反,较小的步幅,双脚接近身体核心部位,才能更好的发力,跑起来也更稳健。

4、脚前掌(而非脚跟)着地:一开始只用脚趾肚着地。如果脚跟触地,会导致身体遭受最大的地面冲击力,从而妨碍向前奔跑,正如刹车原理一样。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选择一双好的运动鞋是首要的啦,一双柔软的运动鞋可以让跑步的过程中不会脚步疼痛。普通跑步鞋就可以,不用太贵也不用多么名牌,防滑柔软即可。

2、穿纯棉可以吸汗的衣服:运动服或者是T恤,只要宽松吸汗的就成了。不要穿太紧的衣服,那样跑步会不舒服而且紧在身上很难受的。纯棉吸汗就好,冬天不要穿太厚,避免一跑步就出汗,比较麻烦。

3、跑步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腿,膝盖,脚踝在跑步前要一定要活动开了,不然跑步的时候会疼,热身运动十分钟左右就可以的哦,不需要很久,微微出汗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50米跑

  • 评论列表:
  •  澄萌将离
     发布于 2022-09-05 01:41:34  回复该评论
  • 速冲刺。第三步就是相应训练方法高抬腿跑重要作用是提高步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尽量快速。两臂前后摆,上身挺直,目视正前方,前脚掌着地,两脚先后抬起与地面成90度直角,依此姿
  •  假欢怎忘
     发布于 2022-09-04 20:18:53  回复该评论
  • 身体下面,而非前面(步伐过大时,前脚会处于身体前面)。记住:步幅越大,身体的平衡感就越差;相反,较小的步幅,双脚接近身体核心部位,才能更好的发力,跑起来也更稳健。4、脚前掌(而非脚跟)着地:一开始只用脚趾肚着地。如果脚跟触地,会导致身体遭受最大的地面冲击力,从而妨
  •  双笙弥繁
     发布于 2022-09-05 02:42:06  回复该评论
  • 前倾快速摆臂,在距终点线前一步时,上体极速前倾,以胸,肩部撞压终点线。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好。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