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塑胶跑道施工细节注意事项有哪些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跑道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0,在跑的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现实中有一些体育场修建时,没有完整的设计施工图纸,有的图纸也没有经过有关专家论证,致使施工过程的相当的不规范。
一些体育场地的排水和上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下大雨20min以内不能快速把水排出,有的上水系统设计在塑胶面层地下面,一旦水管裂开,发生跑水,塑胶底层被泡、脱离地基,修理时还要去掉塑胶面层,挖掉地基层才能修整,这样造成的浪费会相当的严重。
请问谁知道塑胶跑道施工验收规范?
塑胶跑道验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胶跑道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和维修。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弹性体铺设的体育场、馆跑道。
2、定义
塑胶跑道是指用具有橡塑性质的合成材料弹性体铺设的用于田径比赛的场地铺面面层。
3、引用标准
GB/T 531 橡胶邵A硬度试验方法
GB/T 1681 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
GB 2941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 9865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
GB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 10633 钢卷尺
GB/T 10654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4、技术要求
4.1 外观与尺寸
4.1.1 外观
无裂痕或分层现象;防滑层与底胶层粘合牢固、凹凸现象;表面色泽均匀、耐久。
4.1.2 标志线
标志线应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各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应小于1/10000。
4.1.3 平整度合格率
塑胶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4.1.4 厚度
用于比赛的塑胶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其他非比赛用辅助面积厚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4.1.5 坡度
塑胶跑道的横向坡度不大于1:100,纵向坡度不大于1:1000。
4.2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指标
硬度(邵A),度 45~60
拉伸强度,Mpa ≥ 0.7
扯断伸长率,% ≥ 90
压缩复原率,% ≥ 95
回弹值,% ≥ 20
阻燃性,级 1
注:1)该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5、试验方法
5.1 平整度合格率的测定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5.2 厚度的测定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
5.3 长度的测定
在直道上的跑道长度用精度不低于±10mm/km的测距仪或符合GB10633规定的1级钢尺测量。当用钢尺测量时,应按钢尺的全尺长校正值及温度膨涨系数对钢尺示值进行调整,包括弯道的距离长度,弯道部分长度,应将长度值换算成以半圆圆心为圆心的该长度所对的圆心角角度值,再和精度不低于±2〃的经纬仪测量。
5.4 坡度的测定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
5.5 硬度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531规定的方法测定。
5.6 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1.654规定的方法测定,拉伸速度为100±10mm/min。
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拉伸强度不大于0.2Mpa,扯断伸长率不大于22%。
5.7 回弹值的测定
试样按照附录D中D3.1条的规定制备,用GB/T 1681规定的方法测定。平行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大于4%。
5.8 压缩复原率的测定
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
5.9 阻燃性的测定
按照附录E规定的方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 生产厂应保证产品质量。每批产品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说明书。
6.2 组批和抽样:
检验时以每项塑胶跑道工程为一批。每批均应进行外观与尺寸检验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时按6.2.1~6.2.4条规定取样,每块试样均应进行测试,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6.2.1 以施工时每一次混合料量为一抽样单元,按表2规定的规格及数量,随机地按施工顺序与施工平行抽取。样品在现场条件下停放时间不得少于48h。
6.2.2 样品应用塑料袋包装,并置于阴凉干燥上,包装上须注明工程名称、取样日期、取样部位、现场气候条件、取样人及有关特殊说明。
6.2.3 样品固化14天以上方可进行测试。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加速固化。样品有效期为六个月。
6.2.4 必要时,可以直接在竣工后的塑胶跑道上挖取样品,抽样时以20m3为一抽样单元,按GB 10111获得随机数再按预先规定的顺序确定抽样点。
6.3 合格判定:
检验结果符合4.1,4.2要求时判为合格。
当检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另行双倍取样进行检验,其算术平均值仍不合格,则判该批塑胶跑道不合格。
7、使用、保养、维修
7.1 在具备适当排水设施的情况下,可全天候使用。
7.2 应按其使用范围合理使用,要保持清洁,避免长期荷重,避免机械冲击和摩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7.3 维修应由专业施工队进行。
塑胶跑道的从素土到混泥土基础层施工阶段,南北方的施工差异表现在哪里?
我国的地域辽阔,横跨的经纬度也很大,地理条件差异是明显可见的。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建设塑胶跑道工程,在工程施工上冠奥通觉得确实是有所差异的,为什么呢?且看!1、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新建专业性的体育场塑胶跑道工程多采用原土路基,即在原地的基础上其进行排水、碾压、挖、填处理,在满足95%压实度的要求后作为运动地面路基:垫层多30cm厚的级配砂砾层和15cm厚的水泥石屑稳定层组成:基层由厚度为6cm的中颗粒改性沥青混凝土和厚度为4cm细颗粒改性沥青混凝土组成。若该运动场塑胶跑道为非专业性场地,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可使用5cm中颗粒和3cm细颗粒组成;但是也应选用有尽有非改性沥青油,保持稳定性。对于改建的塑胶跑道运动场地可视原基础的状况直接铺设水泥石屑稳定层和沥青混凝土基层。2、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冬季与夏天温差大,为防止冻溶破坏。要新建专业性的运动场塑胶跑道就要以20cm以上的灰土层作为路基;由于北部地物理环境及资源特点,选用石灰、粉煤灰砂砾合料作为运动场的垫层,厚度一般定在15cm-20cm。基层同样由中、细两层沥青混凝土组成,但无论是否用于专业性的比赛场地、非专业塑胶跑道训练场地沥青混凝土一般均采用改性沥青油,以保证塑胶面层与基层的贴结牢固。对于改建的运动场地可先对原有基础进行土工检测后然后进行合理利用,减少结构厚度,降低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