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体育吉祥物冰墩墩为何这么火,体育吉祥物又有哪些进化史?
- 2、想知道南非世界杯的吉祥物的来龙去脉,谢谢!
- 3、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如何产生的
-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媒创意
- 5、运动会为什么设吉祥物?
体育吉祥物冰墩墩为何这么火,体育吉祥物又有哪些进化史?
除了冰墩墩本身的萌外,最大的流量来源还要数北京冬奥会。现在能让王府井实力排长队,天猫旗舰店一出货就高兴,外网一倍赏十三倍的高价,一百八十多美元倒卖疯抢的我看也就只有那火爆的冰墩墩了。而市场似乎早就预料报道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周边会火,冬奥会特许商品经营权的名单一公布,就看到什么啊、元龙雅图啊、金尼文化呀、王府井啊等等上市公司的股价就跟着出现疯涨。现在更是跟着冰墩墩的火爆,成为a股当中的明星。
接下来说一下奥运吉祥物的商业发展史。从第一个奥运官方吉祥物瓦尔定的1972年亮相莫尼黑奥运会开始呢,奥运吉祥物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商业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之前的非商业阶段吉祥物当时更多也就是一个文化标志。这个阶段就是商业初期。
第二个阶段,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堪称是吉祥物商业化的元年,那一年的吉祥物是委托迪士尼设计的山姆瑛,那会做生意的洛杉矶奥组委就签订了一批吉祥物的特许经营商,而这组委会呢除了能拿到特许经营费之外呢,还会参与周边商品它销售收入的分成。那一届的奥运会,单是一款山姆鹰办公摆件就卖出了三百多万个。
第三个阶段,就是国际推广期,那要从那两千年的悉尼奥运会说起,当时呢国际奥委会呢和悉尼组委会呢是决定将奥运周边呢是推广到一百多个国家进行销售。市场扩大的同时呢,吉祥物呢还从独行侠进入了团体组合时代。08年的北京奥运,也算是奥运周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号称是史上奥运周边数量最多的一年,跟有五个吉祥物有关,产生了八千多个周边,在全世界一千一百多个呢零售点的进行销售。难怪北京奥运组委会最终能盈利啊约十一亿元。而周边当中销售最火的就是吉祥物。根据奥组委的官方数据,二零一八年奥会周边当中,百分之二十五的销售收入都是来自于吉祥物、绒毛玩具。以上就是体育吉祥物的发展史。
想知道南非世界杯的吉祥物的来龙去脉,谢谢!
吉祥物是一只名为“Zakumi”(暂译为扎库米)的明黄色的豹子。
其中Za是南非的国际代码,寓意南非;Kumi在很多非洲语言中是10的意思,代表世界杯在2010年举办
。扎库米身着白色T恤,绿色短裤,一头打着许多结的运动长发,就像一个驰骋绿茵场上的足球明星
。
组委会首席执行官丹尼•乔丹说,扎库米的整个筛选过程历时将近一年,设计和生产过程全部在南非
进行。他解释说,最终选择豹的形象来作为世界杯吉祥物是因为南非的5大动物(狮子、大象、水牛
、犀牛和豹)中,其他四个已被多次作为体育赛事的吉祥物使用,“豹是个新鲜的想法,”乔丹说,
“扎库米”是“地道的南非人”,也是第一次在非洲举办的世界杯的理想形象大使,他年轻、机敏并
且充满活力,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喜爱。
自1966年英国世界杯首次发布吉祥物(一只狮子)以来,吉祥物在此后的世界杯赛事中发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如何产生的
2010年5月20日凌晨(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5月19日晚),2012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公布了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温洛克(Wenlock)。吉祥物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羊为原型。在吉祥物的头上还有黄灯标志。据称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他们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
温洛克,是以1850年现代奥运会的雏形--英国温洛克奥林匹亚运动会命名的。
残奥会吉祥物名叫曼德维尔,是以1948年首先举行残疾人体育比赛的英国曼德维尔国立脊髓损伤中心命名的。
文洛克和曼德维尔是两个具有金属现代感的独眼卡通吉祥物。它们的大眼睛其实是一个摄像头,头上的黄灯代表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伦敦出租车,而手上则戴着代表友谊的奥林匹克手链。
这两个独眼吉祥物据称是为儿童设计的,一些儿童和家长也参与了设计过程。儿童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给它们的来历写了一个小故事:工人们在工厂为奥运会场馆炼钢,在钢水出炉的刹那,两小滩钢水落在地面,后来,一个退休工人将两个冷却凝固的钢块捡回家,并且雕琢成了两个长着一只大眼睛的精灵,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就此诞生。
奥运会的吉祥物文洛克名字来源于马齐·文洛克的施罗普希尔村。在那里,曾经举办过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这项古老的赛事正是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创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灵感来源地之一。为了纪念文洛克奥林匹克运动会,伦敦奥运会决定将吉祥物命名为“文洛克”。
伦敦残奥会吉祥物的名字曼德维尔则是受到了白金汉郡斯托克曼德维尔的启发。在上世纪的40年代,格特曼医生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建立了脊髓科,帮助所有受到脊髓疾病伤害的退役军人。在当时,并没有很好的医疗手段,所以格特曼医生鼓励他们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达到康复的目的。随后,这样的体育运动演变成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而这项赛事也被认为是现代残奥会的先行者。
温洛克
曼德维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媒创意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的过程是一个奥运文化的传播的过程,它不仅推动了北京奥运三大理念的实施和普及,促进了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的持续增长,而且为北京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升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形象提供了推广和宣传的途径。本文把北京2008年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进行研究,突出了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功能,提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化整合、文化创造、文化积淀。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不仅要体现“新奥运”所展示的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还要推广“新北京”的现代城市形象,提升北京城市文化的现实影响力,打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
关键词:奥运传播 城市推广
奥运会不仅为举办国带来了全球化的体育文化消费的机遇,也为举办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城市推广的平台。雅典奥运会成功地向世界传播了希腊体育文化理念的精髓,展示了现代希腊的风采。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并以文化奥运为起点,运用现代信息、数字技术等科技力量为保障,使北京奥运传播超越了传统的体育宣传及体育传播本身的意义,逐渐形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国家、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目标,着眼于促进奥运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影响力,以奥运为契机,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北京城市形象和文化中国的大国风貌,而且有利于推动“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一、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
其一,作为文化传播,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和人自身的过程。
奥林匹克文化是西方竞技运动文化的典型代表,它起源于希腊文明,因而奥林匹克文化中蕴含着大量西方文化的成分,如《荷马史诗》中大量对奥林匹克运动场面的描写、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先哲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著名论断、广为流传的奥林匹克雕塑艺术、丹纳《艺术哲学》中对古希腊体育雕塑的欣赏、以及顾拜旦的《体育颂》。奥林匹克运动从古至今都是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它随着西方文明进程的全球化传播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世界语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在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因素正在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筹办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它为人们认知体育文化、认知体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机遇。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人们或者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了解全球化的奥林匹克文化,或者通过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体育广告、体育用品、体育雕塑景观、申奥宣传活动等直观的感受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创意。北京奥运文化理念的提出和广泛传播,更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当代转型的契机,为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精神动力源泉,为“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积极的文化动力。
其二,作为融合中西体育文化的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具有跨文化传播性质。
当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是一种全球性、国际化的传播现象,它既是西方竞技运动文化的代表,也由于举办国自身的文化特点而具有文化的交融性。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是在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因此需要全球性思维和开放的文化理念。例如:北京申奥宣传片作为“跨文化影像文本”,运用了把中国文化的内容放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下的成功表达,旨在体现中国人“天地人和”的精神观念,它试图选用中国式的“人文关怀”来积极而有效的阐释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因此,北京申奥宣传篇“虽然无法证明是最有威力的,但至少具有别样的意义。”[2]它作为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视觉游说的经典读本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作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其所倡导的“把体育运动同文化和教育相融合,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传播了体育的文化教育理念,适应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的需要,起到了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人文提升的作用。
此外,体育文化的进步是通过体育的物化形态和传播方式实现的,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有赖于北京奥运会创造出更多既融汇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特点又体现中国文化创意的奥运产品。奥运吉祥物福娃、奥运纪念品、奥运景观、奥运场馆、以及让世界充满期待的奥运会开闭幕式等等,作为物化形态的奥运文化传播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中的体育文化。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们对当代体育文化的理解,也内在地改变着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建构的内容和方式。
其三,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具有创新性。
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动力系统。北京奥运会文化传播不仅仅是对西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也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推介。北京奥运会的文化传播具有创新性的使命和特点。“奥运是以数字方式全面提升北京整体产业水平的极好机遇;奥运传播采用数字高清电视是北京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北京需要准备好生产数千万种内容文化产品,尤其是供全球电视与网络传输的内容文化产品,以供2008年五洲来宾选用;北京是否准备好了培养一个以创意为目标的阶层、群体,并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与技术的创意项目和产品,以满足全球40亿电视观众、20亿网络观众。我们的重点是把更多精力投诸于奥运会所需要的创意内容产品,实现奥运文化产业的高端起步,数字融合。……我国人文奥运的开展适逢当代内容产业、体验经济、创造性生产力和注意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3]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激活了体育文化的创造力,正在推动着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2006大会以“奥林匹克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北京奥运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讨,为我国奥运文化传播走上创意性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做出了前期的理论探讨。
二、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功能
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文化资源需要通过整合、创新、积淀等文化传播的过程体现其自身文化价值,并通过奥运文化本土化的创新与改造,融入多元化化的奥林匹克文化价值体系。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和文化积淀三个方面。
首先,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是一个文化的整合过程,它将起到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的作用。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既不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单向输入过程,也不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立输出过程,它为中、西方的交流与沟通搭建了一个体育、教育、文化相融合的平台。以此为基础,北京奥运会将使世界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中国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融入世界。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中、西文化的整合,是通过各种与奥运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实现的。在奥运会筹备阶段及举办期间,我国将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和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的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如:围绕北京奥运会,我国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每年都将举办奥林匹克文化节,以奥运会为契机,北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国内外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构建北京与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交流网络。
其次,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它促进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文化在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领域的创造力。[4]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创新性特点,为奥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了先决条件。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作、奥运吉祥物的构思、奥运场馆的建筑设计等,既体现了奥运文化理念传播的现实效果,也实现着奥运文化理念对奥运文化创意产业推动。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巨大成功的奥运创意产业的经典个案,雅典奥运会以其文化创意的优势,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体育文化享受。由此可知,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创造过程,通过不断创造奥运文化的新看点,创造体现北京奥运文化特色的新形象,进而促进北京体育文化的创意化发展。
再次,北京奥运文化传播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它将为世界贡献独特的奥运文化遗产。
北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遗产丰富,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62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12处、重点保护历史街区40处(胡同和四合院)、地下历史文物保护区35处、博物馆58所,传统工艺14种,百年老字号67个。[5] 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和文化积淀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环境。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奥运传播采用数字高清电视,是北京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全面实现传播业的升级换代。北京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其实质实是一个透过奥运文化传播使人们重新认知体育文化的过程,伴随着这一文化传播的发展过程,将为举办地中国乃至世界留下独特的奥运文化遗产。
三、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城市推广的影响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广国际城市形象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通过增加城市体育文化新亮点,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为北京塑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新形象添上浓墨重彩。2003年7月1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北京要创建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具备几个条件:拥有众多的体育人口,具备国际水准的竞技体育实力,形成发达的体育产业,举办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体育赛事和建设一流的体育设施。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在以奥运为契机推广城市形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奥运文化传播提升城市软实力。
随着北京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迈进,健康、科学、文明、时尚的健身和生活理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正在成为市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和方法,宣传体育理念、价值观,赋予体育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传媒对奥运文化的传播,将为提升北京市民人文素质,更新体育观念,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做出积极贡献。奥运文化传播将以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广泛普及和推广为核心,以体育文化提高市民人文素质,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城市软环境,提升城市内在的竞争力。
其次,通过奥运文化传播打造城市体育的国际品牌。
大型体育赛事在打造城市形象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际大都市,多年来北京致力于举办的是符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世界最高等级的体育赛事。大型体育赛事要成为城市体育的主流,融入城市发展轨道,就必须走紧密结合并服务于城市经济和社会之路。因此,通过奥运文化交流与传播,打造城市体育国际品牌,是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
再次,通过奥运文化传播培育城市体育文化产业。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文化在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领域的创造力,是知识经济发展在体育领域的重要表现。北京申办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北京市居民体育休闲、娱乐享受的需求和体育消费,潜在地孕育着一个日益壮大的体育产业。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北京注册的经营性体育企业有919家,经营性体育场所6000余处,涉及80余项体育运动项目;各类体育中介组织、经纪公司50家,体育经纪人超过1000名,体育培训机构200多家。2004年全市体育产业营业总收入196.2亿元,体育从业人员达到7.7万人。2001年至2005年,北京体育产业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5%,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现代服务业中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北京将力争201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通过奥运文化传播,促进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以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为支柱的体育服务的发展,培育北京的城市体育文化产业。
四、以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促进城市推广的策略
(一)北京奥运文化传播要形成现实的文化影响力。只有具有社会性、大众性、广泛性和参与性的文化,才能产生持久的文化效应。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首要任务是,一方面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的介入,普及人文奥运理念,使北京奥运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抓住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全球化的体育文化消费、体育文化营销的机遇,把人文奥运这一核心文化理念,转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发展战略来实施,把奥运文化理念转化为奥运文化现实,为北京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营造更具有文化影响力的体育文化环境。
(二)北京奥运文化传播要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奥运文化传承体现在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发展与创新。奥林匹克文化作为西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世界性体育文化。北京奥运文化的传播在其源头上要吸收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优势互补,实现奥运文化的多元交融,让奥运文化真正扎根中国文化的土壤,形成北京城市体育的文化特色。
(三)北京奥运文化传播要实现文化的创新性,以奥运为契机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和筹办,为我国体育文化传播在科技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背景下融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创造了绝好的机遇。整个奥运会的策划(包括开、闭幕式等文化活动)需要体育文化理念的创新;奥运文化产品从设计、规划到营销、推广都离不开体育文化创意的支持。因此,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推动北京奥运文化的创新性,为发展北京体育文化产业服务。
北京奥运会文化传播已经远远越出了体育赛事传播的自身的范畴,它对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精神、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软环境建设、增进国际交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北京奥运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将不断地创造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奥运文化遗产,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凝聚精神动力,为北京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提供健康、创意的文化影响力。 (本文发表于《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运动会为什么设吉祥物?
吉祥物象征吉祥如意,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富于浪漫的联想。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设吉祥物以来,历届奥运会和一些重大的世界性体育大赛都要设计一个吉祥物。
吉祥物是每届奥运会中有趣而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一般都是以东道国的国鸟、国兽或珍爱的动物为原型,用夸张的拟人化的艺术手法设计出的生动的形象。在紧张激烈的比赛场上,自始至终有这么一种可爱的吉祥物陪伴,不仅大大活跃了比赛氛围,让人们心理上得以轻松和平衡,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会友谊和节日的气氛,表达了对运动会的良好祝愿。
至今为止,奥运会上共设过6种吉祥物。1972年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上,吉祥物为原联邦德国的纯种猎狗,取名“瓦尔迪”。
第21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选为加拿大珍稀动物水獭,取名“阿米克”。
第22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苏联名种北极熊,取名“米沙”。
第23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美国国鸟山鹰,称为“奥林匹克之鹰——山姆”。
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只老虎,名为“荷多里”。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拟人化的狗,取名“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