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四川体育公共服务(四川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本文目录一览:

成都大运会的闭幕式会在什么地方举行,会有什么活动?

4月29日下午,2021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

发布会上,大运会成都筹备工作委员会通报了赛事筹备情况。据悉,本次世大会开闭幕式场地已经确定将在位于成都龙泉驿的东安湖体育中心进行,该中心计划在2021年4月建成。

发布会现场

第31届大运会将于2021年8月在成都举行。届时,预计将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前来参赛。第31届大运会设置18个比赛大项。其中必选项目15个,即田径、跳水、射箭、篮球、排球、游泳、水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击剑、柔道、乒乓球、跆拳道、网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武术、赛艇、射击3个项目作为自选项目。

场馆

开闭幕式在东安湖体育中心进行

据介绍,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将作为第31届大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举办地。该中心占地678亩,由“一场三馆”构成,其中“一场”为4万座综合运动场,“三馆”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综合小球馆和5千座游泳跳水馆。

体育中心规划建设兼顾赛事要求和赛后利用,赛后将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文化综合体,除承包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外,还可满足大型综艺、综合展会、群众健身、体育培训、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要求,让成都市民共享大运成果。

“三馆”项目已于2018年10月25日全面开工,土方、桩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实施主体施工,将于2021年4月底前完工并启动大运会相关测试。

此外,东安湖体育中心除了承担开闭幕式之外,还将承担游泳、体操比赛,双流体育中心将承担田径比赛,凤凰山体育中心、四川省体育馆等场馆将承担其他比赛。全部51个场馆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39个比赛场馆,分布于成都16个区(市)县,新建场馆已经全部启动建设,改造场馆正在制定建设改造指导标准,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运会运动村选址成都大学,已顺利完成前期申报和建设改造方案编制工作,于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大运村新建项目共计37.4万平方米,包括运动员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等8个项目,预计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运营测试。

配套及服务保障

征集工作启动,官网同步上线

29日起,本届大运会口号、会徽、吉祥物的征集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球广泛征集。

全球各地的专业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各大院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爱好者等,均可以个人、组织或者团体名义,通过官网上传设计作品,参与投稿,并阐述设计理念。最终获选的口号、会徽、吉祥物将于今年8月对外公布,获选作品设计者将获得丰厚奖金。

与此同时,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网同步上线,域名为:。同时,相应官方社交平台账号也开始运营。

在服务保障方面,成都也将全力以赴。

一是加快接待酒店的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市政设施改造提升,进一步规范交通指示牌等市政管理设施;大力提升交通、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针对重要节点、主要干道、重点片区、比赛场馆等区域,分阶段实施城市环境治理、夜景光彩、绿化美化和风貌提升工程;大运会相关重要点位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将会再提升一个层级,城市形象将会发生较大改善和变化。

二是在成都招募大运会志愿者队伍,并按照国际大型赛事要求进行严格培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

成都市体育条例(2016)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增强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四川省体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第三条 体育工作应当满足城乡居民健身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全民健身为基础,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人才,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条 市和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统筹、协调、管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市和区(市)县有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体育工作。

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应当按照章程,发挥优势,建立行业规范、落实行业标准、开展体育活动。第五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体育事业经费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投入体育产业,促进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支持、兴办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第六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安排、规范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强化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定期公布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七条 本市对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全民健身第八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市和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宣传、普及全民健身知识,组织开展体质监测,指导开展科学、文明、健康的全民健身活动。第九条 每年1月1日为本市健身越野跑活动日。

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本市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市民健身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本市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周,市体育主管部门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

市和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围绕“运动成都”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开展棋类、太极拳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第十条 市体育主管部门每四年举办一次老年人健身运动会,推动建立业余比赛等级制度,指导举办等级升位比赛。

市和区(市)县教育、体育主管部门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

区(市)县人民政府每四年举办一次具有民间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会。

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建立基层全民健身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第十一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实现农村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利用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场所,规划建设群众健身设施。

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应当依据相关标准规范,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高于01平方米或者室外人均用地高于03平方米执行,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现有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群众健身设施,或者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应当整合资源、开拓空间,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第十二条 本市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市民免费或者优惠收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向市民公示其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需改变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的,应当提前七日向公众公示。

本市收费的公园、旅游景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健身活动的市民优惠收费开放。

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提倡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第十三条 中小学校在学生体育工作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规定修建体育场地、配置体育设施和器材;

(二)按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配齐体育教师;

(三)科学安排学生课间操和课外体育健身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健身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

(四)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

(五)加强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引导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技能;

(六)开展学生健康检查和体质监测;

(七)建立、完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和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措施。

四川省体育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四川省体育局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信息、机要、档案、安全、保密、信访以及政务协调、政务公开、督查督办、绩效管理等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各类大型体育活动。

(二)政策法规与宣传处。

拟订全省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起草和修订有关地方性体育法规、规章草案;承担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承担体育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行政调解等工作;负责体育宣传和新闻发布工作,掌握体育理论动态,收集、整理和反馈体育工作重要信息;推动全省体育文化建设。

(三)社会体育处。

拟订全省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指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和推动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城市体育及其他社会体育的发展;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指导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

(四)竞技体育处。

拟订全省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和体育竞赛管理制度;指导全省体育训练和运动队伍建设;负责在省内举办的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组织工作,组团组队参加国内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性、全国性的体育竞赛;承办全省国际级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申报和一级裁判员等级称号的授予工作;确认和公布省纪录及青少年纪录;指导体育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攻关,承担组织、监督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工作。

(五)青少年体育处。

拟订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和青少年业余训练管理制度;指导监督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指导全省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及有关学生文化教育工作和青少年业余训练及相关活动;负责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和全省性青少年体育比赛的竞赛组织及运动员资格审查等工作。

(六)体育经济处。

拟订全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承担规范体育服务管理,推动体育标准化建设具体工作;指导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承担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彩票销售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承担体育统计、预算管理、计划内投资管理及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对举办攀登山峰活动的审批。

(七)人事处。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承办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负责局党组管理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全省性体育社团领导人员的推荐等工作;承办国际健将、运动健将运动员等技术等级申报和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授予工作;负责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及评审的有关工作和本系统涉外及涉港澳台有关事务。

(八)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其办事机构的设置方式,由省体育局党组按照省委规定确定。

  • 评论列表:
  •  听弧缪败
     发布于 2022-09-11 18:00:58  回复该评论
  • 范交通指示牌等市政管理设施;大力提升交通、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针对重要节点、主要干道、重点片区、比赛场馆等区域,分阶段实施城市环境治理、夜景光彩、绿化美化和风貌提升工程;大
  •  语酌风晓
     发布于 2022-09-11 12:03:37  回复该评论
  • 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全民健身第八条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市和区(市)县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