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国乒功勋王涛近况如何?
- 2、作为乒乓球当时第一左撇子的王涛,现在仍然活跃乒乓战线吗?
- 3、中国篮球历史中的明星人物有哪些?
- 4、足球解说员王涛结婚了吗?
- 5、崔志强是谁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力气抢救他?
- 6、国家体委三大球主任是
国乒功勋王涛近况如何?
国乒功勋王涛近况:夺冠后培养出世界冠军王皓,如今生活很幸福!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国乒知名度最高的教练,无疑是目前的乒协主席刘国梁。刘国梁是一位性格非常耿直的教练,网友们曾以他的事迹,做出了很多非常幽默的小段子。而刘国梁在运动员时期的时候,在队内的表现也非常了得。当年的国乒功勋王涛,在1996年的奥运会上都没能打得过他。
虽然现在王涛的知名度,相对而言,没有刘国梁那么高,但王涛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乒乒球教练。同时,跟刘国梁一样,也曾是中国乒坛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国乒处于低谷之时,挺身而出,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为中国队赢得了一枚至关重要的金牌。当年的那枚金牌,对中国队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鼓舞了众多国乒队员们的士气。同时,王涛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此后,王涛跟他的搭档吕林,又接连参加了两届世乒赛,在这两次比赛中,均为中国赢得了冠军。因此成为了当时国乒队伍中,炙手可热的王牌组合。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王涛在国家队取得的成就,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对王涛而言,却始终有一个遗憾,因为他在职业生涯期间,没能获得过单打冠军。
然而,一开始王涛首先学习的,并不是乒乒球,而是小提琴。据说是因为他的父亲想让他成为一位小提琴家。但王涛并不愿意学习小提琴,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手不适合小提琴。其父母亲纵然有些遗憾,但也别无他法,于是就让他继续学习了他喜欢的乒乒球。
此外,据说王涛刚开始接触乒乒球的时候,因为身高原因,曾经跟着女队员们训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跟队员们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之后,才得以回到男队。王涛在国家队多年,为国乒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因此,他也被中国授予“少将”的军衔,由此可见,王涛中国乒坛中的地位。
然而,王涛即便是夺冠退役后,也培养出了不少世界冠军,王皓就是其中之一。相信他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世界冠军,让我们拭目以待!如今王涛的生活很幸福,有一份如此有意义的、能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希望他以后越来越好!
作为乒乓球当时第一左撇子的王涛,现在仍然活跃乒乓战线吗?
现在的王涛仍然活跃在乒乓球界里,他在退役之后还曾经担任过八一球队的主教练, 后来又去了体育总局里头当了中心副主任,总的来说,他还在乒乓球界发光发热。
王涛,现在很多乒乓球迷可能已经不太熟悉他了。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王涛可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是刘国梁的老大哥,也是在刘国梁之前“最懂球的胖子”。提起乒坛悍将王涛这个名字,很多老一代关注乒乓球的球迷耳熟能详。此人身高165cm,出生于1967年,天赋极高,3岁学打乒乓球,13岁被召入八一队。
21岁进入国家队,4年后,他搭档队友吕林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成功摘得男双冠军,大大提振了中国乒乓球队的自信心,成为国乒走出低谷的关键性人物。一届奥运会收获两枚银牌,对于王涛来说,岂是遗憾两个字能简单形容的。据说王涛奥运会前对刘国梁的胜率保持着碾压式优势,但偏偏在决赛中阴沟里翻船。
1997年世乒赛,王涛因为伤病发挥不理想,之后不久选择退役。退役后的王涛,选择回归校园进修,但是他并没有远离乒乓球场,时隔一年后,王涛出任了八一乒乓球队的主教练。2017年11月,王涛来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职务,继续为乒乓球发展继续做着努力。
中国篮球历史中的明星人物有哪些?
张 卫 平
(1950-) 北京人。运动员、教练员。中锋,身高1.93米。
1965年入选北京青年队。先后代表北京青年队、北京队、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达200余场。曾获第七届亚运会第3名,第八届亚运会冠军,第八、第九、第十届亚洲锦标赛冠军,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第11名。他个人攻击意识及得分能力较强,内线技术全面熟练。被选为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最佳运动员和第九届亚洲锦标赛最佳阵容。
1983年任北京青年男篮主教练,1984年至1985年任北京女篮主教练,1985年任国家男篮教练。
撰写了《篮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分析》、翻译《策应打法成功的诀窍》、《篮球运动实用方法》等书。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宫 鲁 鸣
(1957-) 江苏徐州人。运动健将,核心后卫,身高1.72米。
1973年选入江苏省代表队,获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男篮冠军。1976年代表江苏省男篮参加全国甲级联赛、全国锦标赛和两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多次名列全国第2、第3名。1977年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世界中学生比赛获得第八名,1981-1990年曾入选国家队参加日本麒麟杯、罗马尼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日本国际邀请赛、捷克斯洛伐克大奖赛。参加1986年第11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10届亚运会。1990年第11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11届亚运会篮球比赛,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男篮比赛。1977年在江苏省青年队时该队曾荣获集体二等功,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他评为最佳抢断球手,1984年成都全国联赛获最佳远投、抢断球两项技术奖。
他的个人技术特点:技术较全面,控制支配球能力强,比赛经验丰富,善于组织反击,战术意识强,快攻推进迅速,传球及时、准确,有较强的攻击力,远投较强,防守脚步动作灵活,观察面广,协防补防能力强,拼劲足,作风顽强。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他被评为最佳后卫和最佳远投手。
他现在为中国女篮主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匡 鲁 彬
(1956-)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队著名后卫,身高1.93米。
曾代表武汉部队篮球队、"八一"篮球队,多次取得全国冠军称号。1978年选入国家队,获第8、9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12名,获第9届、第10届亚运会冠军和亚军,1979、1981和1983年第10、第11、第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他攻守兼备,技术全面,中距离跳投准确,是国家男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12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被选入亚洲明星队。
1987年在"八一"男子篮球队任教练员兼队员。从八一队转业后到国家体委篮球处工作,并于2001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运管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字号队伍领队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田 国 庭
(1942-) 浙江上虞人。国际裁判员。1958年从事篮球裁判工作,1965年批准为国家裁判员。参加第一至第五届全运会篮球比赛裁判工作,第三、四、五届全运会担任篮球副裁判长,1978年批准为国际裁判员。自1960年以来,担任国际比赛裁判100多场。包括1980年第六届亚洲青年男女篮球锦标赛、1983年世界青年男女邀请赛、1985年美国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女篮锦标赛和1986年亚洲第十届亚运会等裁判工作。
现任中国篮球协会委员、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篮球协会委员、江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撰写有关篮球规则和裁判法专业文章多篇。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吴 忻 水
(1944-) 浙江宁波人。身高1.78米,运动健将,"八一"男篮队长。1980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之一。自幼随父练篮球。60年代先后进济南部队、南京部队篮球队。1965年选入"八一"队。1972年入国家队。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勤学苦练,形成了"快、活、狠、准"的独特风格,是场上核心后卫。1979年在同美国大学生明星队的两场比赛中表现突出,以其快速突然、灵活多变的技巧、顽强拼搏的精神,带领全队团结奋战,连挫美国大学生明星队。他还作为中国男篮的主力队员参加了第十、第十一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并获得冠军。
1980年起任"八一"青年男、女篮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穆 铁 柱
(1949-) 山东东明人,身高2.28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全国优秀高大中锋。1971年入济南部队篮球队。1973年入"八一"队。1977年任国家队主力中锋。
他进攻腹地具有强大威胁,善于同外线队员做策应配合,为内外进攻创造投篮时机,具有单手握球远传和单手握球作传、投假动作的能力,多次代表解放军队和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是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队的主力中锋,曾代表"八一"队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获亚洲区冠军,是"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大学生明星队的内线实力人物。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钟 添 发
(1938-)广东东莞人,武汉体育学院篮球教授。196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本科。曾多次代表湖北男篮参加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好,曾打破湖北省田径五项全能纪录。从事篮球教学训练与科研,多有建树。由他组建与训练的武汉体院运动系女子篮球队,1979年和1982年两次获得全国体院篮球比赛冠军,为湖北队和武汉部队队输送了一批优秀篮球选手。编著《篮球训练》一书,先后发表近30篇论文和专业文章。《篮球心理训练刍议》论文获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他参与撰稿及编导的"篮球技术教学"影片获中国篮球协会一等奖,《中国篮球史》编写组成员。被选为"湖北科技精英"。
1983年任武汉体院院长,湖北省五届人大代表,湖北省高校体协副主席,湖北省篮协副主席,湖北省高教学会理事,中国培养篮球研究生会理事长。
20世纪九十年代,调入北京,任国家体委一、二司司长,后任计划财务司司长。运动项目中心成立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他曾担任过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高 才 兴
(1941-) 江苏常州人。现为南京军区体工队篮球教练,我国著名国际级篮球裁判员。1959年起从事篮球裁判工作,196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961年至今近30年来共担任了300多场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和担任国内高水平篮球比赛2000余场的裁判,多次担任全国篮球比赛的正、副裁判长,1978年被国际篮联批准为国际级篮球裁判员。高才兴在裁判工作中执法公正、严、准,反应敏捷、果断,被誉为篮球竞赛公正的法官。
高才兴临场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有较深的造诣,近几年来致力于培养年轻裁判的工作,多次受中国篮协委托为国家级裁判员考试的考官,两次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曾主编《篮球裁判法》,翻译了国际篮联最新的《篮球裁判员手册》。多次参加了《篮球竞赛规则》的编审工作,发表了100多篇文章。现为中国篮协委员,中国篮协竞赛、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篮协顾问、军校体育教材审编委员。1987年被聘为河南大学体育系体育专业副教授。1992年被武汉体育学院聘为篮球客座教授。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田 文 惠
(1942-)河北深县人。运动健将。后卫,核心队员,身高1.64米。1958年至1973年先后代表贵州女篮、中国青年女篮和中国女篮出访过罗马尼亚、古巴、苏联、法国、卢森堡、波兰、智利、朝鲜等国。迎战来访的捷克斯洛伐克、古巴、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美国等队。
1963年获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一届亚洲新运会冠军,1973年获哈瓦那四国邀请赛和意大利第八届海峡杯邀请赛亚军,评为最佳后卫。她技术全面,快速灵活,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好,突破分球能力强,攻守能力兼备,特别是防守中抢、断、打球能力较强,临场组织进攻头脑清醒。1974年退役,调国家体委机关工作。长期从事青少年的训练管理工作,并任助理巡视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郭 永 林
(1954-) 辽宁大连人,身高1.91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优秀前锋,有"神投手"之称。
1971年入辽宁青年篮球队,1973年入武汉部队篮球队,1978年选入"八一"队,1979年为国家队主力前锋。擅长跳起高手头上、高手头侧、高手后仰和空中变向等多种形式的中远距离投篮。在对方严密防守时突然跳起的投篮命中率达58-60%。全国联赛平均每场得30分左右。"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国家队,他每场得20分以上。在第10、第11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他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手。1979年黑海杯比赛,他也是得分最多的队员。1980年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亚洲区比赛,被评为最佳运动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修 丽 娟
(1957-)吉林人,优秀运动员,中锋,身高1.83米。
曾任国家女篮副队长。她动作稳健,既能在人丛中拔起投篮或拼抢篮板球,又能机警地为同伴作掩护和敏捷参与快攻。在高大队员中,她是不可多得的多面手。无论是进攻或防守,她都能做到动作简练,不拖泥带水。在中国女篮的国际征战中,她屡建功劳。
他从吉林出来后,到广东深圳继续发展自己的篮球事业。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李 亚 光
(1958-) 江苏省镇江人。著名篮球攻击型后卫,身高1.88米,运动健将。
他1975-1977年代表重庆市,1977年代表四川省男子篮球队参加全国比赛,1980年入选国家男篮二队,1981年入选中国男子篮球队。之后,李亚光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和参加国际邀请赛、亚洲与世界性重大比赛,1981年和1983年中国男篮分别获得第11届世界大学生和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第11名和第5名,1983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第 12、13届亚洲锦标赛的第1名和第31中,1982年和1986年曾获第9届和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9名,1984年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中,获第10名。李亚光的技术特点是,攻守技术全面,中远距离投篮准确,突破能力强。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有"拼命三郎"的美称。
他个人攻击能力强,投篮准确、有效,攻击区域比较大,有一定的3分远投的准确性。比赛总能政党发挥,能外能里,经常偷袭和迂回于内,外线出奇制胜攻击对方,机智灵活,比赛意识强。李亚光多次被评为"神投手",曾在四川省被评为"十佳运动员"。1986年,李亚光随中国男子篮球队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他与队友们发挥了顽强的拼搏精神,由世界24支篮球劲旅中冲杀出来,终于取得第9名的好成绩。李亚光为中国男篮的出线和获得较好的成绩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被选入世界男篮最佳阵容。现为中国篮协副主席。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宋 晓 波
(1958-) 北京人。优秀运动员之一。前锋,身高1.82米。国家女篮队长。
她17岁便成为国手,在1976年第6届亚洲女篮球锦标赛上初露头角,在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一百多场国际比赛中,多次被评为最佳选手和优秀运动员。她技术全面,擅长过人突破,跳投出手角度多变,底线穿插灵活,是一名攻守俱佳的选手。1979年和1983年代表北京市获第4、第5届全运会冠军,1983年代表中国女篮参加第9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获第3名,被选入世界女篮最佳阵容,第3号最佳投篮手。1985年参加第9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对南朝鲜队和日本队两役,她一人投进35分,为夺得亚洲锦标赛金杯立下大功。
1985年出任国家女篮助理教练。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孙 凤 武
(1962-) 江苏淮安人。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队员,核心后卫,身高1.85米。
1980年从江苏省队选入国家青年队,1983年为国家男子篮球队主力后卫。他技术全面,运球、突破能力强,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熟练,投篮准确,战术意识和组织能力强。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评为优秀得分手,同时在亚洲篮球锦标赛被选为亚洲最佳阵容,最佳防守队员。曾获江苏省体育荣誉将。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现任国家女篮二队主教练。
王 立 彬
(1963-) 天津人。亚洲明星运动员之一。中锋、前锋,身高2.01米。
1977年选入陕西青年队,1980年选入中国青年队,1981年选入国家男篮。1980年和1982年代表国家青年队获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和亚军。1982年代表中国队参加第九届世界男篮锦标赛获第11名。1983年获第1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冠军,1984 年在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获第10名。1986年在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获得9名和第十届亚运会冠军。
他灵活多变,篮下攻击力强,外围中距离跳投较准,是一个"盖帽"能手。1985年全国甲级联赛被选入全国最佳阵容,1983年在第十二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被评为亚洲篮球明星。
邱 晨
(1963-) 江苏人。运动健将,优秀女篮队员。后卫,身高1.80米。
自1978年起先后代表空军队、解放军队、国家青年队和国家女篮队,参加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获冠军,1983年世界锦标赛上获第3名。1984年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获铜牌。在1986年亚洲女篮锦标赛和第十届亚运会上获冠军,第十届世界女篮锦标赛第5名。
她身体素质好,作风勇猛顽强,基本功比较扎实,控制支配球的能力强,善空切、运球突破和跳投。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被选入全国"最佳阵容",并获"最佳投手奖",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新长征突击手。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陈 月 芳
(1963-2001) 宁夏人。中国女篮主力中锋。身高2.08米,体重120公斤。
1977年选入兰州部队篮球队,1978年进"八一"队,1980年入选国家女篮。作为主力中锋代表国家队多次参加国际重大比赛,1982年获亚运会冠军,1983年获世界女篮锦标赛第3名,1984年获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第3名。
她篮下攻击,特别是篮下左侧接高吊球投篮威力很大,为我国女篮主要是分手之一。
柳 青
(1965-) 黑龙江人。中国女篮优秀运动员,中锋、前锋,身高1.88米。
原是黑龙江省篮球队队员,弹跳出众,助跑摸高达3.10米,抢篮板球能力强,身体素质好。选入国家队后第1次参加亚洲锦标赛,就获得了"敢斗奖"。1982掉第9届亚洲女篮锦标赛时为中国女篮夺得金杯立下汗马功劳。1983年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获第3名。1984年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又获铜牌。1986年世界女篮锦标赛上获第5名。第10届亚运会上获冠军。
简单概括如下:
新中国篮球名人:穆铁柱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杨伯镛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钱澄海 (12/7 3:10)
新中国篮球名人:吴忻水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郭永林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孙凤武 (12/7 3:9)
新中国篮球名人:宋涛 (12/7 3:8)
新中国篮球名人:张勇军 (12/7 3:8)
新中国篮球名人:刘玉栋 (12/7 3:7)
新中国篮球名人:胡卫东 (12/7 3:7)
新中国篮球名人:陈月芳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郑海霞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邱晨 (12/7 3:6)
新中国篮球名人:丛学娣 (12/7 3:5)
新中国篮球名人:柳青 (12/7 3:4)
足球解说员王涛结婚了吗?
足球解说员王涛结婚了。
王涛,男,汉族,1967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涛3岁起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学打乒乓球,1980年被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1988年11月入选国家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
王涛的整体技术以近台为主,正手快攻结合弧圈球动作小,能和反手的生胶近台发力结合起来,防守也多以快带弧圈球为主,坚持不退台,借对方弧圈球的力量和旋转来实现反攻,常常让对手猝不及防,同时也保证了极高的命中率。
他的反手是其技术体系的一大核心,生胶水准至今乒坛无人可出其右,反手弹击出手快、突然性强,线路灵活,速度和质量都不错,且注重技巧变化,尤其是对于对方的弧圈球,往往能实现直接回击。占据左手的优势,王涛的接发球多主动搓长球到对方的正手大角度,以发挥出自己的反手弹击弧圈球的优势。
退役后,王涛进入西安体育学院学习,担任八一乒乓球队总教练。2003年,曾参演电影《警察有约》,在片中饰演小周。2017年11月,任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
崔志强是谁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力气抢救他?
崔志强1961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基础理论专业,1985年率领中国第一支高尔夫球队赴日本研修高尔夫球,主修高尔夫球俱乐部管理和经营、竞赛管理,高协秘书长、原体育总局小球中心副主任。
国家体委三大球主任是
目前,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篮管中心主任是信兰成,排管中心(代理)主任是刘文斌。2016年2月,原足管中心被撤销,现任中国足协主席是蔡振华,原足管中心主任张剑担任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