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知识分享

专注于互联网知识技术分享平台

体育练习的基本要素(体育训练的构成要素)

本文目录一览:

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

运动的三要素:

1、要素一:时间;每次锻炼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准备活动(5-10分钟)、正式运动(30分钟以上)、调整放松活动(5-10分钟)。中强度下运动的时间在30-60分钟。

2、要素二:强度;以运动中的心律(脉搏)来判 断运动强度,合理的强度可自行用公式推算。推算公式:合理心率=170-年龄。例如,55岁的人,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115次/分钟水平为好。

3、要素三:频度;一般每星期锻炼的次数以3-5次为宜。什么是有氧运动 _持续较长时间的、有大肌肉群参与的、中低强度的运动锻炼称为有氧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

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身体的结构会随着运动而变化,可以加强了自身的体质,促进新陈代谢,运动是人类离不开的一种生活方式之一。

扩展资料

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率。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达到治病和预防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

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的三要素是什么

制定高效训练计划,应该遵从的三大原则。

一 专门性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你想提高哪一方面的能力,就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动作进行训练。

比如你想增加引体向上的个数,正确的训练计划,应该是各种宽距,窄距,澳洲引体等引体相关动作的练习。而不是去练习俯卧撑,深蹲等,那对你的引体基本起不到帮助。

比如你喜欢打篮球,希望有一天能灌篮,那么你设置的专门性练习,应该是腿部爆发力的练习,各种深蹲,各种腿部爆发跳跃的动作,才应该作为最主要的练习动作。

总结来讲,专门性原则,就是哪里不会练哪里。

二 超负荷原则。

意思就是你的锻炼要在适当的时候增加强度,身体才会不断变强。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了解超量恢复在运动健身中的作用了。

”超量”涉及到运动总量这个概念,影响运动总量主要包括强度,次数,组数,组间休息。如果你想增加运动总量,达到超负荷的效果,那么你可以提高负重强度,增加次数,增加组数,缩短组间休息的时间。

比如你的引体能达到10个,平时练习引体拉的总量是20个,分成5次4组完成。那么如果你还是按照之前的强度进行训练,那想要再进步是非常难的。

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增加运动量,通过超量恢复来不断增加自身的体能。比如训练计划设置为7次4组,总量28个。

那么按照这种超负荷训练的原则,再练习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的单次引体个数增长了。

总结,机体的适应能力很强,你要通过不断增加负荷,从而使机体不断变强。

三 渐进式原则。

渐进式原则,指的是你在进行超负荷训练的时候,要一步一步慢慢增加强度,使机体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断变强,而不是一部到位,你刚能推50kg,明天就上100kg,那这样的后果就是受伤。

健身新手要特别注意渐进式原则。很多无意的受伤,就是因为锻炼的冒进造成的。

比如你想练习单手引体,那么正常的渐进训练应该要,双手引体达到20个,然后不断偏重引体,单臂辅助锁定,单臂锁定,单臂离心下方,单臂辅助引体等等一些列的练习,这才是合适的训练方法。

如果你双手引体数量才达到10个,接下来就练习单臂锁定,很明显,你的肌肉还没准备好,你受伤的概率将会很大。

超负荷原则跟渐进性原则,最关键是要把握强度增加的量,强度不增加,你无法进步,强度增加太大,容易受伤,只有不断适量增加强度,符合渐进性原则,你才能逐渐变强。

专门性,超负荷,渐进性,三大原则,是我们制定训

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运动处方即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希望你们喜欢。

更多体育锻 炼运动的相关内容 (点击下方↓↓↓) △▽ 体育锻 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 △▽ 无器 械练手腕力量的 方法 △▽ △▽ 女生长高的科学方法运 动 △▽ △▽ 健 身者的鸡胸肉最佳吃法 △▽ △▽ 女生健 身的正确饮 食方法 △▽ 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 健身操 。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 游泳 、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 球类运动 等。

(二)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 太极拳 、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 体操 、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体育锻炼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每kg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的主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

(1)公式推算法

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年龄在50岁以上,有慢性病史的,可用:靶心率=170-年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用:靶心率=180-年龄。

例如:年龄为40岁的健康人,其最大运动心率为:220-40=180次·min-1­,适宜运动心率为:下限为180×65%=117次·min-1,上限为180×85%=153,即锻炼时心率在117~153次·min-1之间,表明运动强度适宜。

(2)耗氧量推算法

人体运动时的耗氧量、运动强度及心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用耗氧量推算靶心率,以控制运动强度。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70%~80%(即:70%~8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25~165次·min-1;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50%~60%(即50%~6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10~135次·min-1;小强度运动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以下(即:小于40%VO2max),运动时的心率约为100~110次·min-1。在实践中可采用按年龄预计的适宜心率,结合锻炼者的实践情况来规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4.自感用力度自感用力度是Borg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疲劳程度来衡量相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是持续强度运动中体力水平可靠的指标,可用来评定运动强度;在修订运动处方时,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自感用力度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密切相关,如:吸氧量、心率、通气量、血乳酸等。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决定力量练习的运动量的因素

(1)参加运动的肌群的大小:大肌肉群运动的运动量大,小肌肉群运动的运动量小。如:肢体远端小关节、单个关节运动的运动量较小;肢体近端大关节,多关节联合运动,躯干运动的运动量较大。

(2)运动的用力程度:负重、抗阻力运动的运动量较大:不负重运动的运动量较小。

(3)运动节奏:自然轻松的运动节奏其运动量较小:过快或过慢的运动节奏其运动量较大。

(4)运动的重复次类:重复次数多的运动量大。

(5)运动的姿势、位置:不同的运动姿势,位置对维持姿势和克服重力的要求不同,运动量也不同。

2.力量练习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力量练习的运动强度以局部肌肉反应为准,而不是以心率等指标为准。

在等张练习或等动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的大小和运动次数来决定。在等长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和持续时间来决定。

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即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练习);在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即中等负荷、多次重复的练习)。在康复体育中,一般较重视发展肌肉力量,而肌肉耐力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得到恢复。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如“太极拳、广播操等,其运动量相对固定。如:太极拳的运动强度一般在4~5MET或相当于40%~50%的最大吸氧量,运动量较小。增加运动量可通过增加套路的重复次数或动作的幅度、架子的高低等来完成。

2.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小运动量是指做四肢个别关节的简单运动、轻松的腹背肌运动等,运动间隙较多,一般为8~12节;中等运动量可做数个关节或肢体的联合动作,一般为14~20节;大运动量是以四肢及躯干大肌肉群的联合动作为主,可加负荷,有适当的间歇,一般在20节以上。

体育锻炼处方的持续时间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时间

运动处方中的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分钟,一般须持续20~40分钟;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5分钟以上。在计算间歇性运动的持续时间时,应扣除间歇时间。间歇运动的运动密度应视体力而定,体力差者运动密度应低;体力好者运动密度可较高。

运动量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在总运动量确定时,运动强度较小则运动时间较长。前者适宜于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后者适宜于老年及体力较弱者。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可由较高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老年及体力较弱者由低的运动强度开始锻炼。运动量由小到大,增加运动量时,先延长运动时间,再提高运动强度。

(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

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主要是指每个练习动作的持续时间。如等长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一般认为6s以上较好。促最大练习是负重伸膝后再维持5~10s。在动力性练习中,完成一次练习所用时间实际上代表动作的速度。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

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一般较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有较大并异。如:24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4分钟;42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6分钟;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总运动时间由一套或一段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套数或节数来决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体育锻炼处方的运动频率

构成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如何确定运动强度

基本要素: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注意事项级位调整;

方式:根据心率、主管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来确定。

身体练习有哪些要素结合体育实践

身体练习要素是指构成身体练习的基本因素 ,包括身体姿势、练习轨迹、练习时间、练习速率、练习速度、练习力量、练习节奏等。因各个练习性质特点不同 ,故各有所侧重 ,或仅表现其中某些方面。如静止用力练习 ,力量要素特别突出 ,而并不表现出轨迹、速率、节奏等要素

  • 评论列表:
  •  忿咬笙痞
     发布于 2022-10-03 01:20:52  回复该评论
  • 本文目录一览:1、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2、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的三要素是什么3、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有哪些4、构成体育锻炼处方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如何确定运动强度5、身体练习有哪些要素结合体育实践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运动的三要素:1、要素一:时间;每次锻炼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  只酷寒洲
     发布于 2022-10-03 00:03:17  回复该评论
  • 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
  •  青迟橙柒
     发布于 2022-10-03 03:07:28  回复该评论
  • 力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即中等负荷、多次重复的练习)。在康复体育中,一般较重视发展肌肉力量,而肌肉耐力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得到恢复。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1.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