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吉林体育学院单板滑雪怎么考
1.要有滑雪的基础,然后开始准备考证,没有基础考试过关性不大。2.要找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培训,练就一身真正的滑雪本领在手。3.积极的参加各种滑雪比赛,让自己的获得部分证书,对于考试很有帮助。4.自己的滑雪具有一定的水准后,开始搜索各种考试的网站和信息。5.在专业的机构进行报名,然后约定考试日期,准备考试。6.充分做好考试准备,让自己拿出超水平的发挥,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获得滑雪证书。
吉林体育学院怎么样?
简介:吉林体育学院始建于1958年,学院是集“教育、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育院校,经几代人上下求索,逐日昌盛,为国家育世界冠军百余人。近年来,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员工,锐意改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办学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规模、制度创新、教学改革等领域都开创了全新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在国际上有影响、在国内有特色的办学新路,为吉林省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凝炼办学理念 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的保证。吉林体院建院以来,经几代人上下求索,依《周易》“厚德载物”,急国家素质教育之所需,抵 “重物轻人”体育之世俗,逐步凝炼出“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突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体育人才。长期以来,学院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的指南,并多渠道筹措经费,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可供发展的建筑面积由1994年的1749平方米,猛增到现在的87560 平方米,并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购置了新校区,完成了包括综合训练馆在内的五项大工程;拥有冰上、射击、射箭等14个教学训练基地、一流的田径、网球等训练场馆。同时,建设成立了以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保健实验室、运动测量实验室、运动生化实验室、运动医学实验室、标本陈列室为主体的、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形成了开放型的教学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在2006年成功建设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而使学院办学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学院在籍各类学生由1994年的40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6000人,从而使学院一举成为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在短短的十年的建设后,吉林体育学院的教学实力在同类院校排名中,一下子由过去的末位一举跃升到国内中上游水平,成为了一所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努力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新课程体系 上个世纪末,吉林体育学院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并提出了术科要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变“技能传习”为“文化传承”;学科要做到基本理论与变化的环境结合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使该院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成果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大会首先发言,《解放报》和《文汇报》给予全文转载,教育部通过体育专业院校长培训面向全国给予两次推广。 目前,吉林体院有一支由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武林百杰、省管社科专家、省十大名师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成功取得了体育专业所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已达6个,建立了1个国家社科基地,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优秀课程、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取得了4项国家(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吉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成果奖。 党委书记、院长宋继新教授首创的“体育冰山学说”和人性修炼原理,针对当前国内体育偏重于追求冰山水面上物化的训练,忽视其水面下无形的人性修炼,以致国内赛场黑哨和假球等“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率先在全国研究了冰山上下、“人物双修”的体育新理念,为形成学院“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成果已成为部分国家队和吉林省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指导思想,并被省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向中外学者介绍了这一改革成果。其相关著作《竞技教育学》不仅在全国出版,又被北京体育大学、日本仙台大学、韩国又石大学作为硕士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并存放在洛桑奥林匹克历史博物馆内,受到国际好评。该院在吉林省“武事文取”的体育工作理念和“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创建了“教学、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办学新体制。该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同国际竞技体育接轨,不但被国家体育总局研究成果赞誉为“地方体育院校改革成功的范例”和“吉林模式”,而且还为国家进行“运动队院校化”的改革提供了依据,尤其是该院新组建的女子散手队、女子拳击队和越野滑雪队已达国际水平。 形成特色育人体系 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吉林体育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的体院精神,遵循“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潜在课程为载体,构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体育人才提供保障。学院为将德育工作“实体化”,重点抓住“教室、公寓、场馆、食堂四个德育基地”的建设,力求在德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行为,得到校内外一致好评。 公寓文化建设是体院学生工作的亮点工程。学院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布置寝室文化,并定期开展“学习型寝室”、“特色寝室”、“阳光工程”等系列评比和“文明寝室杯辩论大赛”活动;建立学生公寓管理激励制度,定期表彰在公寓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建立学生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寝室的模范作用。经过几年努力,体院公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2006年被吉林省高校公寓管理委员会评为“阳光公寓”,吉林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院寝室文化进行宣传和报道,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声誉。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建设年,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寓意深刻的学生活动。如以“思想道德建设年”,“综合素质提高年”, “双五”工程建设年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强调变外部的管理为内心的自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确保了学院 “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实现了以“学生社团”为主体,以“活动”为平台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并且,学院还帮助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通过“三下乡”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和民情,增强了责任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了数十场市级以上大型演出,并连续多年为CBA联赛的东北虎队做主场拉拉队;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省市级大型课外文体表演等活动;有60余人次获得了市级以上表演奖。在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共21名学生,10件作品获得大奖。其中该院学生发明的《新一代多功能篮板仪》和《排球多功能训练器》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是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的获奖单位,这项活动的成果在全院学生中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院学生也积极投身于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长春市各大健身俱乐部中,该院学生担任教练的占大多数,得到了当地体育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吉林省各大媒体给予了多次报道。学院连续6年被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4次获得“吉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吉林体育学院经过50年的探索,凝炼出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办学新体制,构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建设了一个国家级社科基地和一个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两门国家级精品课,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教育教学的飞跃和德育实体化。省委、省政府领导也亲临该院视察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体院有滑冰专业吗
有
吉林体育学院招收普通类专业名单: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射击、射箭、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BMX小轮车、击剑、现代五项。
吉林体育学院是专科吗 是本科还是专科
一、吉林体育学院是专科吗 吉林体育学院不是专科,属于本科院校,该校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
学校始于1958年长春体育学院,1961年,学院更名为吉林体育学院,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
二、吉林体育学院简介
吉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地处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的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2004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并入吉林体育学院。建校近六十年来,吉林体育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级各类体育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南岭和临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2.7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近600人,各类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不仅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长白山学者、省资深高级专家、省高级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级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著名专家学者,而且,一大批教师担任着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和世界、全国各类体育协会(学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务。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授权点。拥有省级“重中之重”重点立项建设一级学科1个(涵盖4个二级学科),二级省级重点学科2个。1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中专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1个;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健身志愿者培训基地1个。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主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建设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主编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
竞赛成绩卓著,学校的拳击、散打、滑雪、跆拳道、射击、射箭、游泳、体育舞蹈等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一系列优异成绩,其中拳击队、散打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已达国际水平。建校以来培养了世锦赛女子举重冠军李亚娟,世锦赛、世界杯女子速滑冠军叶乔波,世锦赛女子花样滑冰冠军陈露,世锦赛、世界杯短道速滑冠军李佳军,世锦赛、世界杯女子拳击冠军李金子,世锦赛女子散打冠军鄂美蝶、刘玲玲,亚洲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赛冠军董玉萍,四大洲花样滑冰比赛男子花样单人滑冠军李成江等一大批世界和洲际冠军,为国家赢得了殊荣。
学生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学校连续八年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精神文明建设收效显著,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国际交流日益活跃,近年来,连续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台湾地区等一些国家和地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每年互派教师、学生开展访学和交流活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吉林体育学院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吉林体育学院将按照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发扬“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的体院精神,坚持创新、创业、创优,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道路,为实现“吉林体育学院特色、国内体育院校一流、世界竞技体育水平”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吉林体育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吉林体育学院教务处电话
吉林体育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吉林体育学院在哪里
吉林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吉林体育学院有几个校区
吉林体育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好的重点专业名单
吉林体育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吉林体育学院招生办电话
吉林体育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