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农村高中篮球体育项目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篮球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
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篮球项目开展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学校场地器材,这与他的“课余”属性不无关系。随着现代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课余锻炼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广泛重视,也已成为所有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在农村地区往往容易忽视课余体育锻炼,因而对课余休有锻炼的场地器材配备上引起不重视。课余锻炼与课余训练在时间上正好冲突,往往仅有的场地、器材要首先保证课余训练的使用,再加上绝大多数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班级多,场地器材很难满足个体学生课余锻炼的需要。没有场地、器材的保证,课余锻炼怎么进行开展?由此作为水担学校体台工作的体台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器材在所有因素中占第一位。
二、学校现有观念的滞后
经过对多所农村中学调查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律不去“浪费”时间,许多农村中学为了片血追求升学率,常常休有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它活动挪做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大法得到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人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为数不少的校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家长方面的因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长们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了。开始有时间关注子女的文化成绩,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希望子女要学好文化知识,不要重走自己的路造成了很多家长反对子女参加学校篮球运动的学习和训练,因为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认识还不够了解。盲目的认为子女上学就是学习文化知识,篮球运动只是娱乐,不必花时间太多时间在篮球运动里。如果文化课不及格,篮球打得多好也没用。就是这样的思想,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小学篮球运动的发展。
上海市第四中学的学校特色
在学校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管乐、射击、乒乓、排球、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等特色项目,这些特色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的荣誉和奖励。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要求做到“常规+特色”,常规长抓,无常不稳;发展特色,无特不活;我们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注重在课程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学生心理社团、并尝试团体心理辅导,加强心理科研,对外进行合作交流,是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试验学校,2006年11月接受区“优秀心理辅导室”的工作验收。
2、家庭教育。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抓手,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成为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3、管乐团。我校管乐团有二位专职音乐教师负责乐团指导工作
上海市第四中学
,聘请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作为各乐器声部的专业指导。全校共有四个教学班共200余人,乐团成员除了接受专业训练外,还要接受队列、礼仪、仪仗等多项训练,管乐教学班能胜任各种演出任务。除了在全国、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外,在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管乐新年音乐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活动中都应邀作精彩表演,四中的管乐团已在全市一百多支学生管乐团队中名列前茅。
4、射击是我校的市级传统特色项目,乒乓队和排球队是我校的区级特色项目,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市区级比赛,取得优秀的成绩,获得多项奖励。学校射击队2006年5月参加市射击锦标赛获女子团体第一名,2006年10月参见市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获二金二银五铜,以及六项等地奖。个人、团体获奖人次共23人。学校乒乓队2006年10月参加市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获一银三铜,以及4项等第奖。学校排球队2006年5月参加徐汇区中学生排球比赛获第二名,2006年11月参加市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十一名。
总之,学校多年来一直遵循着学校的教学目标:继承传统,崇德启明;
1、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
2、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3、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试验学校
4、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5、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6、上海市生命教育试验基地
7、徐汇区体育特色校
8、徐汇区艺术特色校
9、徐汇区科技特色校
10、徐汇区优秀家长学校
11、市级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射击
12、区级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乒乓、排球
历史及成绩
初高中共有五十一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名。校内环境幽雅,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电视转播中心、多个电脑房、多媒体电化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馆、排球馆、乒乓房、射击馆、管乐排练房等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2007年,学校校舍进行了大修,学校“启明楼”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经过修缮和维护,今天仍然是我们的教学主要场所,也是学校发展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我校先后成为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学校、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实验基地、上海市TI数理教学技术实验学校,
上海市生命教育试验基地、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试验学校等。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被评为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学校有一支敬业爱生、勤奋踏实、不断进取的教师队伍,目前有教职工182人,其中区学科带头人3名,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12名,中、高级教师占教师队伍的82%。学校先后获得了上海市中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东港市第三中学的特色体育项目
他们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如果您也想一睹橄榄球运动的魅力,那不妨去东港市第三中学的校园里看看。
东港三中橄榄球队获2009年全国七人制橄榄球冠军赛男子青年组亚军。副校长李玉盛表示:这样的荣誉,来之不易。要知道,东港三中橄榄球队从2007年7月建队以来,一直是个地道的靠自主发展的球队。目前,中学橄榄球队在省内乃至全国也仅有那么几支,在探索中成熟,在拼争中壮大,让这个高中生橄榄球队渐渐走近了大众视线。
谈起校橄榄球队的参赛情况,李玉盛如数家珍。“2007年9月,该校举办首届‘校园橄榄球比赛’,2008年4月和沈阳体育学院校橄榄球队进行了为时一周的友谊赛,队员们提高很快。同年7月,该校橄榄球队报名参加在山东诸城举行的‘全国七人制橄榄球冠军杯’比赛并荣获青年组亚军。”据了解,这支年轻的球队已拿了三次全国性赛事的亚军。
东港三中橄榄球队一时间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而没人知道队里的孩子们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其难度也可想而知。“该校毕竟是所普通高中,所有学生将来都要面临高考,所以平时训练绝对不能耽误正常学业,集训一般都选在早晨的活动课、下午体育、体活课展开,训练虽然艰苦,但孩子们都咬牙坚持着。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体育精神。”东港三中体育教师徐方杰在大学期间是校橄榄球队主力队员。如今,任教经验丰富的他挖掘不少“好苗子”,从而提高了这支队伍的整体实力。 2008年7月末,国家体育总局向东港三中发去信函。“上级要求该校橄榄球队组队代表国家参加在日本千叶县举行的中、日、韩三国体育交流大会,像这样的机会我们都没敢想过。”李玉盛说。
随后,孩子们转至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封闭集训。“国家队都在这儿训练吗?”“这儿的训练场地太好了,简直是完美!”能在此训练,孩子们私底下都很兴奋,但在训练场却变得异常沉稳,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2008年8月24日,东港三中橄榄球队与中国代表团组成的共11支体育代表队一同飞赴日本千叶,参加为期一周的体育比赛。
比赛打得很苦,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队员们用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去拼每一场比赛,就算受伤也不轻易下场,比赛中亮点频出,虽然与其他队伍还存在差距,但这些孩子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虽败犹荣。中国橄榄球队比赛结束后,博得了全场观众长久不息的掌声,而这种掌声浸润了每个在场中国人的心。大会结束后,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胡家燕对球队给予充分肯定:“橄榄球队纪律严明,作风最顽强。”2009年8月,经国家体育总局要求,以东港三中为基础组建中国青少年橄榄球队赴韩国参加“第17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也得到了举办方和其他运动员的高度赞赏。 “虽然我们大赛经验有限,但从没想过放弃任何一场比赛,我觉得一场比一场打得好。比赛结束,日本代表团主动和我们交换球衣并合影留念,这感觉也不赖。至少我们获得了尊重。”东港三中橄榄球队队长,18岁的王骞论说。“比赛的锻炼提高了我们的技战术水平和战术素养,出国比赛也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幸亏我当初没因为训练艰苦中途放弃橄榄球。”橄榄球队队员孙强守说。
因对橄榄球运动的卓越贡献,国家体育总局于2009年7月,将东港三中命名为“中国橄榄球青少年培训基地”。
大赛历练之后,队伍开始频繁与擅长橄榄球项目的大学和多家俱乐部比赛交流,像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沈阳体育大学等都为东港三中橄榄球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三中也希望借此向各大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像2008届毕业生刘超是校橄榄球队队员,因学习成绩合格并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的体能测试,成为该校的橄榄球项目特长生。
橄榄球运动丰富了东港三中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相信他们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辽宁省东港市第三中学橄榄球队于2007年7月成立。建队初期只成立了男队,共有队员22名。
球队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发展橄榄球运动为出发点,在学校的支持下,有条不紊的正常的运作起来。经过近一年的系统训练,2008年7月该校橄榄球队参加了在山东省诸城市举办的“2008年全国七人制橄榄球冠军杯”的比赛,并取得了青年组第二名的成绩。通过这次比赛,体育总局小球中心也对我们这支球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大力支持。
2008年8月,该校女子橄榄球队正式组建并且开始了正式训练。
2008年8月,受国家体育总局指派,东港三中橄榄球队男队将组队代表中国国家青少年橄榄球队,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在日本千叶举办的《第十六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2008年8月2日,该校橄榄球队18名队员集中云南海埂国家体育训练基地,进行为期18天的封闭训练,8月23日随国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六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参加这次大会,该校橄榄球队无论球队作风、队员的拼搏精神,还是球队的及技战术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国家体育总局在总结大会上几次表扬了橄榄球队在整个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2008年11月,东港三中橄榄球队在大连与大连舰艇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比赛和教学交流。
2008年11月国际橄榄球理事会教练梁先生莅临东港三中指导训练,交流经验,培训教练。
2009年球队经过了一年多的更为系统和科学的训练,东港三中橄榄球队在规模上和整体的技战术水平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2009年5月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 《09年全国七人制冠军赛》,2009年10月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09全国七人制锦标赛》,两次比赛中均分别获得青年组亚军的好成绩,而且球队明显地缩短了于解放军青年队的实力差距。通过国内大赛的良好展示,东港三中橄榄球队这支队伍进一步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关注与肯定。
2009年6月30日,东港三中正式成为《中国橄榄球青少年培训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参加挂牌仪式的领导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副主任崔志强和一部部长刘荣耀、丹东市和东港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领导。
2009年7月17日——8月16日首届《中国青少年橄榄球夏令营》在东港三中举行,彻底掀开了中国青少年橄榄球运动新的一页。
2009年8月,东港三中橄榄球球队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在韩国木浦举办的《第十七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通过此次大赛拉近了与日韩国青队的实力水平差距,队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总局领导和对手的一致好评。